更新时间:2023-05-23
孩子早恋那可是严重事情,早恋发生在青春期比较多,小孩子容易成熟的就早早的有那想法。在中国,“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居多。那么家长怎么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早恋?下面大家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1早恋的特点
由早恋的各种情况综合起来看,早恋通常有下列4种特点:
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
变异性
友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因为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正是这样,常常令双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有明显的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极其隐蔽,通过书信、电话、手机或者网络等传递感情,进行秘密的私下沟通和感情交流,家长和老师难以发现,但也有青少年会公开他们的关系,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
在程度上,大多数早恋者还主要是交流感情,或者一起玩耍;从人际关系上看,一般没有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但有的早恋者关系发展得很深,除了交流感情外,有时甚至发生性关系。
在年龄的喜好上,女孩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大、比较成熟的男孩,而男孩则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孩,且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年龄相当时,女孩会采取主动,但根据实际情况看,更多的是男孩采取主动。这现象尚没有定论。
2家长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早恋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许多孩子的早恋与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关,所以充实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可以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一位父亲发现儿子谈恋爱,不仅没有斥责,反而比过去更关心儿子了。知道儿子喜欢语文,便鼓励他参加年级朗诵组,还指导儿子写日记。于是,儿子的作文频频出现在班组的墙报上,还被选上班干部。1年后,儿子的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全年级第三,被评为“优秀学习标兵”。学习、集体娱乐活动成了儿子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心理逐渐淡化、消失了。
——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本来就不应该回避“性”问题。由于影视娱乐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孩子发育快,心智也更早熟,他们的性观念、性态度已不同于上一代的传统想法。对于性方面的问题,父母不要等到孩子产生了浓厚的“性”趣,甚至早恋之后,再向孩子进行教育。
父母平时可以利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谈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比如在下列情况下,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对“性”的认识:
孩子小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共浴的时间,自然地和孩子谈起性器官发育,以及如何清洁卫生的问题。
利用观察动、植物的机会,解释生物如何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新闻报道有关两性相处、青少年怀孕或强暴事件时,父母可以听听孩子的看法,甚至和孩子一起观看讨论两性关系的节目
——不可将异性友谊和早恋混为一谈
在某重点中学进行的“如何看待异性朋友的友情“的问卷调查中,有50%的人赞同与异性朋友交往。面对同样问题,只有4.3%的父母赞成自己的孩子交异性朋友,反对自己的孩子与异性朋友交往的父母竟达92.7%。
有些父母一提到异性朋友就想到早恋,一想到早恋,便想起性过错和性犯罪,于是谈“恋”色变,恨不得把男女同学们隔离开,老死不相往来。虽然父母们对此战战兢兢,但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起到丝毫的正面影响。一位重点中学高二的女生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 “大人们总是对这个话题如此敏感,我怀疑他们就是早恋过来的。”
3这6类孩子容易进入早恋
1.性格外向、相貌出众的学生,比性格内向、外表平平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早恋。
因为性格外向的人大多敢作敢为,敢于触犯校规,不安份守己,有适合自己的对象,就会大胆追求,并且相貌出众的学生,常常是大家追求的目标,尤其是漂亮的少女,往往经不起别人的追求,她们以被男孩爱慕为荣,听信甜言蜜语,很快陷入男孩子的情网。
2.喜爱文学、有文艺才华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学生由于受环境熏陶,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喜欢用书中、歌里的浪漫情节来类比自己的生活,效仿艺术家笔下的主人公,追求理想的爱情天地。加上他们有某个方面的才华,常被异性羡慕,故很容易获得爱的信息。
3.性格软弱、虚荣心强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部分人以女生多见,她们从小娇生惯养,依赖性强,找了男朋友,便觉得有了依靠,她们把自己附属于一个男孩,因此,很容易成为男生的爱情俘虏。而那些虚荣心强的女生,大多是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使她们乐意接受男孩子的殷勤、赞美以及小恩小惠。有的学生是出于“攀比”心理,而走上早恋的。她们看到自己的同龄人有了男朋友,进出于电影院、舞厅、酒馆等,于是,也不甘落后。
4.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早恋。
这些学生常不受老师欢迎,在学习上很少受到特殊关心,也无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根本不会从学习中获得乐趣,于是,他们便把无处打发的精力和时间转向爱情,转向社会,以弥补感情上的空虚。这些学生大多不以班上的同学为追求目标,尤其是女生,常找社会青年。
5.缺少家庭温暖和爱护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人常见于父母感情破裂、离婚、受继父继母虐待,或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得不到温暖,生活在一个冷漠、压抑,甚至受辱的环境里。于是,渴望得到他人温暖,而异性的抚慰正可以弥补这一点,使他们尝到了爱情的甘甜。
6.环境不好的学生容易早恋。
这些学生接触些不三不四的人,或者与他们一起玩的朋友都是早恋者,在旁人的教唆和指使下,也大胆效仿,正如古人云:近墨者黑。
4孩子早恋真的不好吗
3~6岁是性观念空前好奇的阶段
晏秀祥还提到,3岁~6岁是孩子对于性观念空前好奇的阶段,而父母过于简单粗暴的回答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因此必须耐心回答、循循善诱,当孩子对于生殖器表示关注时,“往往不把它当回事就不是一回事。”
他说:“孩子摸耳朵、鼻子时你毫不在意,他摸生殖器时你却大惊小怪,这就会起反效果,孩子会觉得摸一下‘那个地方’会引起你的关注,于是反而经常为之。因此以平常心看之,孩子就不会特别去关注自己的生殖器。”
当孩子提到与其他小朋友“结婚”的字眼时,晏秀祥认为,也不要“以大人之心度小朋友之腹”,这其实是小朋友表达与其他小朋友亲近的一种方式。
收到“小纸条”的女孩更自信
“孩子进入青春期主要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对异性好奇,二是开始反抗,三是对未来充满丰富的想象。”晏秀祥说,这一切都是再正常不过了,相反,如果孩子没有出现这些特征,家长可能还注意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很多家长谈早恋色变。”晏秀祥说:“早恋其实是好事啊!随着生理发育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同龄异性无异于一面镜子,他们经常拿来‘照’,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同龄异性的赞扬和肯定。”
晏秀祥说,根据他的研究,13岁~17岁的女孩,如果曾经收到过两三个男生写给她的“小纸条”,她会在以后的成长中更自信,她会觉得自己很优秀;相反,这一阶段的女孩,如果从来没有收到过男生的“小纸条”,即使她的成绩再好,她也会自卑,她会充满挫败感。
晏秀祥提醒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早恋不要慌张,而是要带着赞赏的态度去引导。“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却对异性一点兴趣都没有,这并不正常,家长这时候倒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是否压制了孩子。”
晏秀祥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反抗家长,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建议:“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用一种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孩子的叛逆,而不是硬碰硬。把它当作一件好事,它就会变成好事。”
5孩子为什么会早恋
1 、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人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交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
2 、青春期教育的缺乏。 青春期如何进行健康的异性交往,如何正确区分友情与爱情,与异性交往的行为规范如何。青少年缺乏这些知识,又无行为规范训练,客观条件往往也造成与异性交往的阻力,缺乏与异性朋友建立纯真友谊的条件。
3 、青少年独立意识的作用。 他们对成人世界盲目向往和追求,以为能恋爱就代表自己的成熟,而忽视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长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早恋》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