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肚脐是人体与外界交换的窗口,我们都知道,自己的肚脐不能受凉,不能用手指头去触摸,最好是不要管它,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注意,一定要从方方面面来护理肚脐,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不错的身体。
1肚脐眼是怎样形成的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我们身上会有肚脐眼?肚脐眼是怎样形成的呢?有什么作用呢?不要急小编跟您一一解答。
肚脐眼是脐带脱落后形成的,在娘肚里是传输氧气和营养的传送带。
脐带的伤疤!!!
出生时护士把你和母体连接的脐带剪断然后打个结,随着日后的生长,脐带那个结就缩到肚子里形成肚脐,但它不与肚子里边相通。
在母体中时,母体通过脐带输送营养给婴儿,离开母体时,脐带与母体仍相连,医生会剪断脐带,缝合打结,使得脐带内血管与婴儿本体无法连通,导致里面神经坏死脱落,最后留下一个疤痕。
绿色天然的吧!
脐带是胎儿与母亲的纽带,当胎儿脱离母体时这种枢纽作用既告结束,所以断脐后胎儿就建立了自己的血液循环,留下的脐带残端既形成了肚脐。
肚脐解释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厘米。
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或是一个小突出。肚脐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个凹陷。肚脐的细小通常带来一定的组织弱化并使它易受脐疝气的影响。肚脐是柔弱的部分,日常要注意保护,不可受冷或手抠等。
肚脐的作用
胎儿要在母腹中生长发育,就必须不断地从妈妈身上摄取营养和氧气。然而,在母腹中,胎儿有嘴不能吃食,有鼻无法呼吸,新生命在孕育过程中所需的一切,只能靠胎盘吸附在母体上摄取,通过脐带输送到胎儿体内。婴儿呱呱坠地以后,胎盘和脐带失去了。
原有的作用,完成了历史使命,于是医生就把它们从婴孩身上剪了来。由于脐带上没有什么痛觉神经,婴孩也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那剩下的一截过几天还会自动脱落,从此就在人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肚脐眼.人出生后肚脐还是有用的.人的内脏可以通过肚脐获得部分的氧气.如果你用胶带把肚脐贴上会出现便秘的情况。
对于女性而言,肚脐神经与阴蒂紧密相连,也是一个重要的兴奋点,很多女性对肚脐的亲吻、爱抚都会有强烈的反应。而在时尚界,女性的肚脐一直是最暧昧又最开放的视觉表现元素。从人体黄金分割上来说,肚脐是女性身体重要的一个视觉标识。
2肚脐怎么保护
在生活中,对于肚脐的地方要格外保护,因为夏季的衣服都比较薄,很容易让肚脐受伤,而且肚脐本身也是比较脆弱的,一定要避免一些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一定要注意对肚脐的保暖,如果肚脐感觉到很凉的话,是能够引起肚子痛的,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会让你的肚脐变得很凉,不要忽视了温度,不要将肚脐露出来,尤其是一些人喜欢骑着车去旅行,这种旅行方式会给你自己带来很多快乐,同时也喜欢露着肚脐,认为这样很帅,其实这个时候漏肚脐往往会让分趁着这种机会进入到身体内部,引起不适。
每天清洗身体的时候,最好是在肚脐的地方也清洗一下,可以用棉花棒蘸取酒精进行擦拭,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而且最好是每天都用温水来清洗,效果还是不错的,最起码会减少停留在肚脐中的细菌,不要用手直接去和肚脐接触,有的时候会引起细菌感染。
肚脐是脆弱的地方,不要给肚脐上进行任何装饰,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的肚脐贴上很多不同的图案,这样是展现美的一种表现,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肚脐如果被封闭起来,不利于同外界的交换,有的时候,甚至是会引发一些其他的皮肤疾病,而且有很多图案的成分也不是太好,特别容易让肚脐感染。
3从肚脐看女性健康
肚脐又名肚脐眼,在中医学中称之为"神阙"。国外医生临床发现,从肚脐眼的形状可以看出身体健康与否。
向上形:肚脐眼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一个顶端向上的三角形。具有这种肚脐的人,应多留意胃、胆囊、胰脏的健康状况。
向下形:应注意预防罹患胃下垂、便秘、慢性肠胃疾病及妇科疾病。
圆形:肚脐若为正圆形,女性表示身体健康,卵巢功能良好;男性则表示精力充沛、血压正常,五脏六腑都很健康。
海蛇形:为肝硬化等肝脏疾病的征兆,要注意。
满月形:看起来结实丰盈,下腹有弹性,对于女性来说是卵巢功能良好的表征。
肚脐偏左:应预防肠胃功能不佳、便秘或大肠黏膜病变。
肚脐偏右:应注意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肚脐凸出:当腹部有大量积水或卵巢囊肿时,肚脐就会向外突出。
肚脐凹陷:肥胖或腹部发炎时,如患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肚脐会向内凹陷。
肚脐浅小:表示身体较为虚弱,体内激素分泌不正常,浑身无力,精神状况不佳。
4肚脐凸凸的小宝宝
正常肚脐的形状应该是凹陷的,但是如果宝宝有一个凸凸的肚脐,除了可能有脐疝气的情形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合并症发生;若有其他异常情形,如发育迟缓、腹腔有肿块等,就必须尽快就医诊治。
肚脐是每个人都曾经与自己的母亲血脉相连的珍贵证据,因此也延伸出不少有意思的传说--肚脐的形状及深浅系着个人的命运和财气。到底肚脐的真实面貌和功能是什么?如果小宝宝有个与众不同、不凹反凸的肚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该不该动手术加以矫正以绝后患?这些都是家长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肚脐情事。”
脐带--联系母体与胎儿
在胎儿早期,约怀孕五周左右,脐带即开始成形,先出现初始的结构,而后再逐渐形成独特的脐带,除了联结胚胎与附着在母体子宫壁上的胎盘,以接收由脐血管(一条脐静脉)输送来自母亲的养料与温情之外,同时也将胎儿体内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经由脐带中的血管(两条脐动脉)运回母体内,由妈妈代劳处理。这样母子相连的极亲密关系一直要持续到宝宝出生了为止。
由于肚脐曾经是宝宝的命脉--脐带必经之处,因此原本就留有空间让脐带当中的重要构造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及周遭具保护及稳定作用的胶质组织毫无阻碍地通畅;为了维持脐带的通畅,在腹壁肚脐的部位形成一个相当具有弹性,由环状结缔组织组成的结构,并由四周的腹壁肌肉层及韧带等将其撑住,以保持畅通。不过肚脐的角色地位在宝宝出生之后便一落千丈,只成了见证母子曾经血脉相连的遗迹了,它会因为“结束营养”而逐渐结疤、萎缩成了小小的肚脐眼,似乎也是必然。
脐疝气怎么办
有些时候肚脐不甘心地位中落,会相当突兀地膨出在肚子的正中央,形成了让不少家长颇为担心的“脐疝气”状况。到底这种肚凸凸的情形要不要紧?需不需要检查或开刀?有人说,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有问题,是不是真的?其实宝宝的腹壁肌肉层较薄较松驰,肚子里因气体较多而形成较大的腹内压力,肚脐本身的环状结构缩紧关闭的力量也不够,因而很容易便会有脐疝气。
只要宝宝的健康情况良好,成长发育顺利,并无任何并发症,肚疝气也不太大,其基部仍为敞开的环状结构,直径不超过一厘米,那么通常无伤大雅,等宝宝渐渐长大,身体的构造功能成熟之后,一般在一岁左右会自行缩小而消失的,少数大型的脐疝气,基部直径大于两厘米,在一两岁之前仍未能自动关闭不见的,则需照会小儿外科医师,排除肠子可能会自缺陷处溜出来卡死的危险性,必要时必须手术强制加以缝合,以绝后患。
当脐疝气不单只是脐疝气,也就是说还合并其他不正常的症状时,家长可要提高警觉了,特别应注意的是有无外观的畸形?生长发育是否异常?新生儿筛检的报告是不是没问题?如此可以及早查出可能隐藏着会危害孩子健康的重大问题,尽快寻医求治,好让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常见脐疝气的情形
造成脐疝气常见的情况有:
(一) 生理性脐疝气,为良性状况,通常在一两岁之间自行消失。
(二) 合并有脐膨出的脐疝气,腹腔的肠子等器官由肚脐缺陷处冒出来,必须立即开刀治疗。
(三)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必须补充甲状腺素。
(四) 先天性代谢异常,特别是粘多醣累积症,高雪氏综合症等。
(五) 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症;
(六) 肌肉张力不足的疾病,如脑性麻痹,肌肉萎缩症等。
(七) 其他会造成腹内压力增加的疾病或状况:如腹腔肿瘤、肝脾肿大、肠道后段阻塞造成的肿胀、接受腹膜透析的孩子等,不一而足。
不要听信偏方
以上各项有的为良性,有的则需赶快看医生,如果没有把握的话,还是在发现宝宝有“肚脐凸凸”的情况时,就立刻请教小儿科医师,绝不要自作主张找偏方,或听信老一辈的说法,用个大铜板贴住肚脐,寄望会压平突出的大肚脐,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孩子不必要的伤害。
5春季宝宝肚脐发炎怎么办
肚脐发炎
在出生后第三周,新生儿的肚脐可能仍会潮湿,甚或有轻微的出血。假如您只有在肚脐附近看到少许疹子,不需要太担心;但是如果皮肤有红肿的情形,就应该请医师马上检查。这样的发炎,通常是所谓的肚脐肉芽肿,其实就是在愈合较慢的伤口上常见的疤痕罢了(这种状况在脐带连接处会有一处2~3毫米的伤口)。医师会以硝酸银“笔”轻擦伤处,您可以依照医师的指示在家护理,或者依据下列步骤进行:以75%酒精或其他消毒液清洁伤口,一天1~2次;轻拍至干,或使其风干后上药粉(如Wecesin消炎粉)。肚脐通常不必以绷带包扎,因为干净的尿布一样卫生,而且能更常更换。在这样治疗下,婴儿肚脐周围的小疹子就会消失。要注意的是,使用消毒液或酒精三四天后,可能会开始出现刺激的反应,所以不要使用超过四天;假如肚脐那时候仍有丘疹,您的医师可能就要再次以硝酸银治疗了。您也可以使用婴儿油做后续的护理。
通常,对于在婴儿的肚脐周围戳弄,母亲们都很戒慎恐惧,但是实际上您不必害怕会因此而戳进腹部里面。肚脐里的分泌物、痂皮及残余的粉末都可能造成刺激,有时甚至会流一点血。约三星期后,就可以以棉棒沾些婴儿油积极地清洁肚脐了。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肚脐怎么保护》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