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生理性病害

更新时间:2023-05-23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兼药用菌,脆滑爽口,营养丰富。生产上如栽培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这里给大家介绍金针菇五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1金针菇生理性病害

催蕾时每平方米叠放240个瓶子,防治方法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培养室的温度不能低于2℃,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短时间使子实体腐烂变质,报纸经常保持湿润,采收完第一批菇后,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蛋白胨2克,4℃以下与34℃以上停滞生长,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2)人工干制法,但此时切勿全部撑开,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按照棉籽壳84%、麦麸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0%、硫酸镁0.25%、多菌灵0.55%的配方,不能周年供应:二是大众菜店,1、发生症状金针菇接种后菌种不萌发,接着在塑料袋口上覆盖报纸,②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烘干后装袋储藏,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菌柄长不长,形成白色菌落,让其两面出菇,又要通气、保湿性能好,使室内的小水珠风干,每天2-3次直接朝袋内喷水,3、一旦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子实体,保持木屑潮湿,以获得更多的子实体,高压灭菌结束,用17cm×330n聚乙烯裁口袋,三级种是否受到隐性污染,可密集排放于栽培层架上,一般不需要加石灰或石灰水,因料内水分已大量消耗,产生垂直光,使用优质、新鲜的菌种也是重要的措施。

适温栽培待彻底冷却后,促进菌柄伸长,培养料明显收缩,后期一般在18℃以上时开始慢慢腐烂,异常景象的起因①菌盖粘连、蒺藜状菇、叠生菇等是因为虫害引起的应加强防虫,子实体的生长适温是5—20~C,袋栽金针菇,要求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让冷风进入降温散湿,四、栽培1,是增加菇体重量,偏磷酸50%,最适温度23℃左右,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容易弯曲,抑制了菌盖的生长,严格控制含水量,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正常,然后覆盖地膜,普通袋栽缺乏通风、调湿等设备,则要在袋口上盖湿布或在盖纸上勤喷水,袋内培养基表面分泌出黄褐色细小水珠,菌柄基部发生水渍状小斑,加大通风量,袋筒不宜太宽,或过早进行套袋,可在水中加少量尿素、白糖、磷酸二氢钾等,逐渐加大室内通风,北部地区气温下降4-6℃,防治:控制高温高湿,13、封装:对杀菌后的酒液进行灌装、封口、贴标、装箱,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经25天--32天菌丝体就能长满全瓶,抑蕾结束后,配方三:棉籽壳97%,实际配料时含水量以70%为佳,因此它的价格比河北金菇价高:10元/公斤左右,晴天洒水要轻、勤、细,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就会抑制菌盖的发育,需要足够的氧,原基形成最适宜温度为12℃-15℃,菌盖就过早展开,。

2不让金针菇长“斑”

1.黑斑病 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毫米~4毫米,边缘整齐。该病以危害菌盖为主,偶尔也侵害菌柄。患病的菌盖再传播到相邻的籽实体,严重时整个菌盖变成黑色,有轻微的臭味。菌盖颜色变黑影响商品性,发病重时金针菇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方法 防治金针菇黑斑病最重要的是控制适宜的温、湿度,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籽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否则会使菌盖吸水过多,诱发黑斑病的发生。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掌握轻、勤、细,阴雨天少洒或不洒。每次洒水后要加强通风,然后再覆盖地膜。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发病后要及时将病菇摘除,并喷洒每毫升含100个单位~200个单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

2.锈斑病 主要侵染金针菇菌盖。初期为针头状,后扩大成芝麻粒大小,连缘不整齐,病斑之间又能联合成不规则的大锈斑。该病的病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存在于培养料及漂浮的空气中,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条件下锈斑病易发生,先感染培养料,然后传播到菌盖造成斑点。

防治方法 为预防锈斑病,菇房洒水时不要直接洒向籽实体,防止料面出现积水。洒水后要及时通风,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超过95%,菌袋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要待籽实体水分蒸发后再盖。发病初期,防止病菌向健康籽实体蔓延,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每毫升含100个单位~200个单位浓度的农用链霉素喷洒防治。

3金针菇主要栽培品种

人工栽培的金针菇类型,按出菇的快慢、迟早分为早生型和晚生型;按发生的温度可分为低温型和偏高温型;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可以分为细密型(多柄)和粗稀型(少柄)。

三明1号菌株

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70-80天便可完成整个栽培周期。产量高,生物效率可达70%-100%。质量好,菌柄粗细均匀,色泽淡,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4.5%,高于一般菇类。适温宽,3-21℃下均可出菇。抗逆性强,病菇与畸形菇少。

浓色品系007、008

幼菇菌盖淡黄至黄褐色,菌柄上部色淡,为白色至浅黄色,下部色深,为金黄至暗褐色,密被褐色短绒毛。抗逆性强,接种后菌丝吃料快,出菇早,产量较高。菇蕾生长期间只需微弱散射光(5-10 勒克司),菇体颜色随光照增强而加深。浓色品系金针菇菌盖软滑,菌柄脆嫩,香味浓郁,适于生产鲜菇内销。

白色品系F21

出菇整齐,每丛200株左右,柄长15-23厘米,菌盖内卷,不易开伞。白色品系对光线不敏感,即使栽培环境有较强的散射光,子实体仍是通体洁白,有光泽,适合制罐或盐渍加工出口。

白色品系金针菇菌丝生长较慢,抗逆性差,抗杂能力弱。瓶、袋栽培时,菌丝不易长透培养料。出菇期间对二氧化碳耐受力弱。在通气不良的环境中,菇蕾发生虽多,但成菇数量少,且菇柄易扭曲、畸形或腐心。这种现象在后期尤其严重,故生产中常只收前两茬菇,所以产量较低。白色品系金针菇菇体洁白,适合于加工成出口商品。因其味淡,内销有时不及浓色品系金针菇受欢迎。

杂19

菇体白至浅黄色,下部黄至浅褐色,菌丝生长温度3℃-30℃,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18℃,最适温度13℃-15℃,生物学效率80%-120%0。

苏金6号

菇体白色至浅黄色至黄色,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20℃,最适温度13℃-15℃,生物学效率80%-120%。

FU088

菇体纯白色,不易开伞,菌丝生长温度3℃-30℃,最适温度22℃-24℃,子实体形成温度3℃-18℃,最适温度12℃左右,生物学效率60%-80%。

病虫害防治

1.选用优良的抗病虫菌种

如三明1号菌株、浓色品系007、008和白色品系F21等。

2.栽培菇房位置的选择

菇房必须建成南北长条形,这样有利于通风透气。同时要注意菇房周围的环境卫生,不要把出口处建在靠近堆肥舍和畜舍的地方。要远离酿造酒曲厂,否则容易感染杂菌。

3.栽培房的消毒

栽培房使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灭菌。其具体方法为:

(1)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一般每立方米的室间需用40%甲醛8毫升,高锰酸钾5克气化熏蒸,也可以每10平方米使用福尔马林原液210毫升,生石灰210克,浓硫酸21毫升。要注意先加右灰、福尔马林,最后加入浓硫酸,加入后立刻气化。熏蒸时,要注意把门窗缝漏处糊起来。

(2)二氧化硫熏蒸消毒

方法是在栽培室内燃烧硫磺,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来消毒。在室内放一个陶瓷容器,其上放纸或刨花,再加上硫磺,然后把纸或刨花点燃,进行熏蒸。因为二氧化硫气体比空气重,一且发散成气体,就会下沉,所以燃烧硫磺的容器最好放在栽培室的上方。这种气体会腐蚀金属和衣服,消毒时必须注意。

(3)漂白粉消毒

高效的漂白粉即是氯化石灰、氯化镁,含有效氯量40%-80%左右。使用方法是1克的漂白粉加1.8升水,静置1-2小时,取其上清液在室内全面喷雾,每平方米喷施1升。

菇房内外,栽培架都要用5%的硫酸铜溶液全面喷射。

及时杀灭害虫

危害金针菇的害虫主要有菇绳、尖眼蕈蚊、螨类。温度升高时,这几种害虫发生特别厉害。在菌丝蔓延期间,只要见成虫飞出就要用杀虫剂防治。敌敌畏是理想的药物,马拉硫磷、二嗪农、除虫脲或溴氰菊酯都可以用。有菇蕾发生时,即应停止使用。

4金针菇的热量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 、冻菌、金菇、智力菇等,植物学名为Flammulina velutiper (Fr.) Sing。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的热量(以100克可食部分计)是26大卡(108千焦)。每100克金针菇的热量约占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普通成年人保持健康每天所需摄入总热量的1%。

功效作用

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肝、益肠胃、抗癌的功效,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肿瘤等病症。金针菇中锌含量较高,对预防男性前列腺疾病较有帮助。而且金针菇还是高钾低钠食品,可防治高血压,对老年人也有益。补肝,益肠胃,抗癌;主治肝病、胃肠道炎症、溃疡、癌瘤等病症,益智。

营养

金针菇是腐生真菌,只能通过菌丝从现成的培养料中吸收营养物质。在栽培中,培养料的选择对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金针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所需的营养包括氮素营养、糖类营养、矿质营养和少量的维生素类营养。氮素营养是金针菇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原料,在栽培配料中麦麸、大豆粉等原料含有大量的氮素养料。糖类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它是金针菇生命活动的能源和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金针菇的热量相对于其他食物来说还是很低额,所以使用金针菇是不会那么容易造成肥胖的。食用金针菇这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治疗肠胃炎的症状,只要肠道能够正常的运作,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吸收到食物体现出来的营养价值。食用金针菇还可以预防高血压。

5金针菇栽培过程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几种杂菌病害

1.细菌性根腐病 病原菌为肠杆菌,欧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很密,表面面积很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就产生热量,病原菌便在适温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根腐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禁止将水喷到菇体上。一旦发病,要立即采收,对菌床进行喷施1‰多菌灵处理。

2.霉菌污染 霉菌是金针菇的大敌。冬季生料栽培金针菇为害最严重的属木霉和青霉。

木霉有许多种,如绿色木霉、康氏木霉、多孢木霉等。易与青霉混合发生,外观颜色略不同,青霉感染色较深,呈蓝绿色,而木霉色浅,多呈绿色或铜绿色。经培养后,用显微镜观察,木霉的菌丝有横隔,蔓延生长,形成平的菌落,菌丝无色,向上伸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孢子梗再分支成两个相对的侧支,最后形成小梗,小梗的顶端有成簇的分生孢子。菇床上一旦发生木霉,会很快延伸到子实体上。

青霉,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很广,极易感染。条件适宜经1~2d孢子萌发成菌丝,并很快发育成白色菌丝体。初期难以辨认,直到长出许多绿色孢子并在培养料表面看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蓝绿色污染区时,才能被发现。一旦发生蔓延极快。常发生在第一潮菇以后。

菌床上发生霉菌污染后,要尽快挖除带菌的培养基。加强菇床通风,出菇期间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防止菇丛染上细菌病害并由于提高床温而诱发霉菌繁殖。

(二)常见害虫菇蚊、菇蝇和螨类

这些害虫多发生在生产后期,因为栽培前期温度较低,不易发生这些害虫。防治的办法,是生产后期(菇房温度提高到18℃以上时),可预防性在菇房内喷施一些杀虫、杀螨剂。

(三)病虫综合防治措施

掌握金针菇与杂菌的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积极的生态防治手段。

1.低温栽培 几乎所有的杂菌的孢子、芽孢或其休眠体,都要在24℃以上才能萌发。而金针菇菌丝体在7~11℃的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加之金针菇又是低温结实性菌类,因此金针菇具备低温栽培的条件。而低温栽培是防治病虫害的最重要手段。

2.低湿养菌 金针菇菌丝在料水比1:0.5~1:0.9条件下仍能继续生长,在料水比为1:1~1:1.5时,生长较快,不易污染其他杂菌,而料水比达到1:2.1时,金针菇菌丝停止生长,并全部污染杂菌。这是由于培养料水分过多,一则冲淡了菌体细胞原生质浓度,使之抵抗力下降,易染杂菌,二则培养料水分过多,会造成空气不足,使菌丝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导致菌丝早衰而染菌。所以在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菌丝生长期间,培养室空气湿度要适合;出菇期间,不要将水喷到菇床上,这些低湿培菌措施可使菌丝生长旺盛,菇体生长健壮,而杂菌得到控制。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针菇生理性病害》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