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胆脂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5-23

外耳道胆脂瘤是胆脂瘤的一种,是外耳道的皮肤脱屑,胆固醇的结晶推挤,和上皮包裹着形成的一种囊状的团块,与胆脂瘤性中耳炎相似,但外耳道胆脂瘤是侧重于外耳道的疾病。这种病一般产生在中老年人之中,会引发听力下降,在治疗的时候,一般是手术取出,也有用冲洗法冲洗的,具体要看医生的安排,要注意及时治疗,手术后记得要注意预防,保持耳内的干燥,不然很容易再复发。

1外耳道胆脂瘤复发怎么办

1.器械去除法

没有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胆脂瘤,可以用耵聍钩沿着外耳道的壁缓慢伸入胆脂瘤内侧将其钩出。由于在外耳道各壁中后上壁的敏感性较差,所以可先从后上壁夹取胆脂瘤。贴近鼓膜的胆脂瘤团块或不能合作的患儿均不宜采用此种方法,以免损伤外耳道及中耳其他重要结构。

2.外耳道冲洗法

胆脂瘤坚硬难以用器械法取出者,可先用3%~5%碳酸氢纳溶液或硼酸甘油等滴耳,每日3~4次,3日后用冲洗器将软 化的胆脂瘤一次或分次冲洗干净。冲洗时注意: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鼓膜穿孔者忌用;冲洗液应接近体温,过冷或者过热,都可能会引起迷路刺激症状,导致 患者头晕;冲洗时方向必须斜对外耳道后上壁,如果直对鼓膜,可引起鼓膜损伤,直对异物,则有可能将其冲至外耳道深部而更难取出。合并感染者,应先抗炎治 疗,可滴入3%硼酸甘油或4%酚甘油,每日数次,必要时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3~4日待炎症控制后再取。但单纯的炎症控制很难彻底,根据经验最好在控制感 染的同时分次逐渐取出胆脂瘤。

3.全麻下内镜下或手术显微镜下取出法

对于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的患者可考虑用此法。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须随诊观察,若有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随时清理干净。

4.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和(或)中耳者应行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为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及破坏的死 骨,扩大外耳道,恢复听力。彻底清理外耳道底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在局麻或全麻下,行耳内或耳后切口,于显微镜下行胆脂瘤取出术,同时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行 耳甲腔成形术及鼓室成形术。术后换药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5.术后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

此类胆脂瘤一般都可在门诊局麻下通过耳内入路来清除干净。方法为打开囊壁吸出胆脂瘤,建议取干净后在外耳道放置一张硅胶片,持续3周,可以防止粘连及复发。

上述文章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外耳道胆脂瘤复发的治疗方案,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外耳道胆脂瘤复发为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大家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外耳道,一旦外耳道生了胆脂瘤及时去医院治疗。

2外耳道胆脂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外耳道胆脂瘤是阻塞于外耳道骨段的含有胆固醇结晶的脱落上皮团块又称外耳道阻塞性角化病其组织学结构同中耳胆脂瘤但常混有耵聆碎屑。

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如耵聍栓塞炎症异物真菌感染等)而产生慢性充血致使局部皮肤生发层中的基底细胞生长活跃角化上皮细胞脱落异常增多若其排除受阻便堆积于外耳道内形成团块久之其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

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成年人单侧多见可侵犯双耳无继发感染的小胆脂瘤可无明显症状胆脂瘤较大时可出现耳内堵塞感耳鸣如继发感染可有耳痛头痛外耳道有分泌物具臭味检查见外耳道深部为白色或黄色胆脂瘤堵塞其表面被多层鳞片状物质包裹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外耳道骨段明显扩大鼓膜完整可充血内陷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外耳道胆脂瘤的诊断:

根据病史及外耳道有特征性白色胆制瘤团块即可作出诊断取胆脂瘤送检可确诊注意和原发于中耳和胆脂瘤外耳道癌变及坏死性外耳道炎鉴别必要时作颞骨CT扫描或乳突X线拍片。

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

无合并感染的胆脂瘤较易取出清除方法同耵聍取出术可用%硼酸甘油或%-%碳酸氢纳溶液(合并感染时忌用)滴耳使其软化后再取。

合并感染时应注意控制感染但单纯的控制感染很难迅速奏效只有全部或部分清除胆脂瘤后方能促使炎症吸收。

感染严重取出十分困难可在全麻及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应随诊观察清除残余或再生的胆脂瘤%水杨酸究竟滴耳或可预防复发。

外耳道胆脂瘤侵入乳突者应按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手术治疗。

以上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外耳道胆脂瘤治疗方法,外耳道胆脂瘤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治疗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外耳道胆脂瘤是可以治疗好的,患者们不用过于担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注意护理我们的耳朵,希望患者们可以早日恢复健康。

3外耳道闭锁或狭窄

先天性多为完全性闭锁常伴中耳发育不全。听力障碍见于先天性小耳畸形。后天性者多为烧伤、感染或外伤(包括手术)后瘢痕挛缩所致,轻者可影响听力,重者可发生外耳道胆脂瘤,甚至累及鼓膜中耳和乳窦,X线检查可了解中耳及乳突情况。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瘢痕松解挛缩,恢复外耳道形态口径大小及其传导功能。用肉面朝外的中厚皮片包裹橡皮或塑料管植入。皮片成活后继续支撑6个月防止回缩。外耳道口的膜状瘢痕或蹼状瘢痕可用局部交错皮瓣或行"Z"成形术修复。

4胆脂瘤性中耳炎和浆液性中耳炎的特点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非真是平时所说的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侧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

胆脂瘤性中耳炎的特点:

耳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如病变波及耳蜗,耳聋呈混合性。CT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并指导手术。

胆脂瘤形成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胆脂瘤的直接压迫或者其释放的化学物质的作用,可以破坏周围骨质,使炎症扩散,能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所以“胆脂瘤型中耳一定要尽早手术治疗”。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疗原则就是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预防并发症,以获得一干耳,并酌情行鼓室成形术以提高听力。

浆液性中耳炎是成年人传导性聋最常见的原因,特点是鼓室内积存浆液性稀薄水样的非化脓性液体。浆液性中耳炎与粘液性中耳炎不同,临床上应注意加以鉴别。 中耳是一个含气的体腔,经咽鼓管与外界相通。在正常情况下,咽鼓管呈关闭状态,仅在吞咽或呵欠时短时开放。

浆液性中耳炎的特点:

据统计咽鼓管每分种开放数次,每开放1次,大约有1微升气体进入中耳。咽鼓管的主动开放可以调节中耳与外界的气压平衡、更换中耳腔的气体成分,从而维持中耳的正常功能。

浆液性中耳炎的根本原因是咽鼓管阻塞。咽鼓管阻塞妨碍了中耳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耳腔的气体逐渐被吸收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充,遂使中耳呈负压或部分真空状态。中耳负压可以导致中耳粘膜毛细血管浆液漏出,形成浆液性中耳炎,这一理论称为“补空性积水”。

5外耳道胆脂瘤表现

外耳道胆脂瘤表现有哪些?在疾病之初期,若无感染,由于胆脂瘤较小并无特殊不适症状。随着团块的不断堆积,胆脂瘤体积不断增加,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1、耳部闷堵感

当外耳道胆脂瘤体积增大堵塞外耳道时会出现耳部闷堵感。

2、听力下降

外耳道管径被阻塞2/3以上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有时当局部继发炎症时,导致外耳道皮肤肿胀,可致听力骤降,应与特发性突聋鉴别。

3、耳痛

外耳道胆脂瘤具有破坏性,常常继发感染,可出现剧烈的耳痛。

4、耳漏

如果继发感染可有耳部流脓,脓液具有特殊臭味,或带血的血性分泌物。

5、其他

巨大的外耳道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下、后壁,通过破坏处进而侵犯到乳突、鼓窦及上鼓室,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也可侵犯面神经乳突段引起周围性面瘫、侵犯鼓索神经引起味觉障碍。胆脂瘤进一步增大,病情严重者可出现颈侧脓肿、瘘管、眩晕及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症状。

6、体征

检查时可以见到外耳道内有灰白色或者黄色角蛋白碎屑、上皮样物堵塞,表面被多层鳞片状物包裹,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糜烂,可伴有肉芽形成。较大的胆脂瘤清除后可以见到外耳道的骨质暴露,被破坏、吸收,外耳道骨段明显扩大,软骨段一般无明显改变。鼓膜一般是完整的,或充血,内陷,如果被胆脂瘤破坏,则会导致穿孔、萎缩和粘连。

以上就是关于外耳道胆脂瘤表现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外耳道胆脂瘤表现已经非常清楚了。如果我们出现上述症状的话,有可能就是患上外耳道胆脂瘤了。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外耳道胆脂瘤这种疾病。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耳道胆脂瘤治疗方法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