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白内障(Cataract)是发生在眼球球内的晶状体组织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都可称为白内障。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地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的白内障,不列入临床白内障手术行列。白内障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1白内障护理
1.对症护理
(1)避免提拉重物、剧烈运动,防眼内压波动。
(2)外出时防风沙,可佩戴眼镜等,防止异物进入眼内。
(3)手术切口约4周左右基本组织框架愈合(糖尿病患者还应适当延长时间)。此期间内洗脸、洗头注意不要让污水进入手术眼内,防止感染。
(4)术后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手术眼严禁外力碰撞、按压、低头、揉眼、挤眼,午睡和夜间睡眠要平卧或向非手术眼侧卧,并戴眼罩,以防伤眼。
2.一般护理
(1)多吃些富含天然维生素 A、C 、E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芹菜、白菜、青菜、番茄、草莓、柑橘、鲜枣等。
(2)要多吃粮食、绿色蔬菜和生菜、胡萝卜与西红柿, 特别是多吃柑橘类水果、葡萄、柠檬、香蕉、杏子。还要 经常吃些含钙食物。
(3)要避免饮酒、抽烟,少吃动物脂肪和糖。避免阳光直射与反光污染。
2纵观白内障的整个发展过程
1.病症发展速度因人而异
患了白内障后,一般会经过很多年慢慢发展,发展速度因人而异。如果是年龄增长型白内障,一般来说其病情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需要经过数年乃至20年的发展。
除了外伤性白内障等特殊情况外,不可能出现某一天突然发现眼睛看不见东西了,加有此状况就要怀疑是否患了其他疾病。
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患者本人已经说突然发现眼腈看不见了,但即使这样,仍没有注意症状的发展变化情况,而是用另一只没有患病的眼睛来辅助那只患病的眼睛进行工作。
如果年轻人患了后囊下白内障,在患病的早期,就会出现难以看清物体这种症状,虽然此时病症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主要是由于晶状体发生混浊的部位是从晶状体中心部分开始的,疾病自身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对较为缓慢,白内障病情的发展速度和视力的下降速度并不一定会一致。
如果白内障患者同时还患有糖尿病,或是经常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其病情发展速度会加快。
2.能否对白内障置之不理
如果白内障处于成熟阶段,晶状体就会发生膨胀,眼压将会随之升高,并引发急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因此需要尽快治疗。
如果发展到最终阶段的过熟白内障,晶状体的内容物就会混浊得呈牛奶状并外流至囊外,进入前房,引发晶状体溶解青光眼(急性开角型青光眼)或葡萄膜炎。在极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晶状体的晶核脱落至晶状体后部的玻璃体中,并由此引发视网膜剥离。
如果这样,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3.根据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可以分为4个阶段
◆开始出现自觉症状时即进行治疗
白内障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
①初发期白内障
晶状体的一部分出现混浊的初级阶段,不会出现视力下降或其他自觉症状。
②发展期白内障
混浊部分开始逐步扩散至晶状体的中心部分,晶状体还有透明部分,但此时已出现视力障碍等症状,视觉变得模糊,眼睛怕光等自觉症状也开始出现。
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开始治疗,如果视力进一步下降并已影响到日常生活,可以通过手术加以治疗。
③成熟期白内障
所有晶状体已完全变得混浊,矫正视力仅为0.1以下,瞳孔看上去变白。
④过熟期白内障
过熟期白内障属于成熟期白内障进一步发展的末期症状阶段。此时视力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仅能分辨明暗。即使在这个阶段,还存在通过手术摘除晶状体从而恢复视力的可能性。
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处理而任其发展,包裹晶状体的囊就会破裂,内容物就会外流,并同时引发青光眼和视网膜剥离等病症,从而导致更大的伤害(参照上段)。
因此,此时最重要的事是尽早接受治疗。
3白内障的病因是什么
1、缺氧在缺氧的情况下,可使晶体内钠、钙增加,钾、维生素C相应减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内障的形成。这是常见的白内障的病因。
2、营养素代谢通过动物观察,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的病因有关,通过动物观察,发现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与白内障形成有关如钙,磷,维生素E、A、B2等。
3、阳光与紫外线多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阳光参与了人类白内障的形成,同样属于常见的白内障的病因。在紫外线影响下,磷离子可能与衰老的晶状体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钙,从而导致晶体的硬化与钙化。
4、外界的温度:国外学者普查在高温下工作的60岁以上的工人白内障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5、硬化脱水:人体在发生脱水的情况下,体内液体代谢紊乱,就会产生一些异常物质,损害晶体。动物实验证明,给予高渗脱水后,晶体出现空。
6、内分泌:内分泌紊乱可以促使白内障的产生,从糖尿病病人发生白内障较一般人高,就足以说明。
4白内障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裂隙灯检查法:以裂隙灯作光学切面检查,从前至后,可见许多明暗相间的层次结构,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晶状体核,各层次透明度不完全一致,其中以前囊,成人核前表面及胚胎后表面较为清晰。
2、检眼镜彻照法:将光线投入瞳孔区内,正常时可见均匀之红影,如晶体或屈光间质混浊,则可见红影中有黑点或黑块,检查时可令患者转动眼球,看黑影移动与否,以了解混浊之部位。
3、焦点照明检查法:用灯光直接照射,看晶体有无混浊及脱位。
4、虹膜投影法:以细光呈45度自瞳孔缘斜行投射至晶体,如晶体混浊位于核心部,在混浊区与瞳孔缘之间有一新月状透明区,混浊越重阴影越窄。如晶体全部混浊则新月状阴影完全消失。
5白内障并发症
白内障术中、术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必须根据各个并发症的原因做对症处理。术后并发症可见:
1.术后浅前房与低眼压。主要是切口渗漏或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引起浅前房。针对发生的原因,相应对征治疗,多可恢复。对切口渗漏性浅前房,多主张重新缝合切口;如果程度较轻,可通过加压包扎术眼,有时浅前房可以恢复,如果脉络膜脱离伴有切口渗漏时应重新缝合切口,形成前房;如果脉络膜脱离范围较大,脱离区后巩膜切开引流可加速眼压的恢复和脉络膜脱离复位;如脱离范围较小,无明显的切口渗漏,可加强抗炎,加压包扎数天后脱离多能逐渐消失,在瞳孔阻滞的早期可用强的散瞳剂,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或全身用高渗剂。然而,最根本的措施是重新沟通前后房的交通,虹膜切开术可达到此目的,YAG激光进行周边虹膜切开则更为简便。
2.角膜水肿及失代偿。主要是手术器械或灌注时间与速度引起。一般水肿经过术后保守治疗多可恢复。少部分本来角膜内皮功能较差者,可能无法恢复。由于角膜内皮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生了持续性角膜水肿,角膜光学性恢复有赖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于不便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局部可通过高渗剂,佩戴软性接触镜或去除病变区的上皮细胞层后用结膜瓣遮盖来缓解症状,术中应避免器械和人工晶体接触角膜内皮,使用黏弹剂保护角膜内皮,避免长时间冲洗前房;术后尽快处理玻璃体及其他组织与角膜内皮的接触,均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术后持续性角膜水肿的发生。
3.眼内出血。分前房积血与玻璃体积血。前者多由于切口和虹膜血管出血。后者多由于糖尿病、视网膜裂孔或继发于低眼压。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4.感染性眼内炎。是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0.07%-0.12%。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感染性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5.高眼压和继发性青光眼。术后青光眼的治疗,根据病因,相应给予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必要时联合小梁切除术。
6.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保守治疗无效时一般均采取手术复位,必要时将人工晶状体取出或更换人工晶状体。
7.炎症反应。主要是手术刺激而引起的虹膜炎症反应。表现为房水混浊,细胞浮游,晶体表面沉着物,严重可形成纤维白膜。多数保守治疗可消除炎症,纤维白膜若厚得不能吸收,则需要手术切开切除。
8.瞳孔异常。由于人工晶状体挟持于瞳孔,虹膜、瞳孔扩约肌损伤或玻璃体脱出而致瞳孔变形或移位,严重的虹膜反应导致瞳孔后粘连。
9.后发障。YAG激光囊膜切开术是治疗后囊膜混浊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如已植入人工晶体,激光切开时应避免损伤人工晶体。此外,也可用穿刺刀从睫状体平坦部进入眼内,将混浊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开,对视网膜并发症,如黄斑囊样水肿可应用吲哚美辛、皮质类固醇,而视网膜脱离者应当手术治疗。
10.人工晶体混浊。随着软性人工晶体的应用,已有远期人工晶体混浊报道。尽管少见,但仍需重视,以水凝胶材料多见。其机制有待观察研究。
11.黄斑囊样水肿。最不具有预测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严重影响视力,但经过治疗多能治愈,但也少部分迁延不愈。原因可能与前列腺素释放有关。
12.视网膜脱离。随着小切口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推广,发生率很低。一旦发生手术介入治疗。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纵观白内障的整个发展过程》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