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安眠药 弊大于利

更新时间:2023-05-23

失眠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受到了失眠症的困扰,这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些老人选择服用安眠药片来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睡眠。但是,日前发表在英国杂志上的一份分析文章却指出,让这些老人服用安眠药物实际上是弊大于利。详细情况一起来看看吧。

1长期服用安眠药的危害是什么

长期服用安眠药:

一、容易养成习惯,甚至成瘾。服药的时间越长,停药后补偿反跳越重,有些人出现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便产生了非吃不可的错误认识,形成了药物依赖性。

二、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危险性。白天药物促使肝脏产生药物的分解酶增多,体内的药物就能够很快的被这种酶破坏,从而使药物的催眠作用逐渐减弱,而产生耐受现象。因此,有些人吃安眠药的剂量会越来越大,造成严重后果。

三、具有一定毒性。因为大多数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否则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压疼痛,肝功能不正常,甚至出现黄疸、浮肿、尿中蛋白等肝肾功能的损害。

四、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例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再比如与其他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再一个某些安眠药排泄较慢,长期服用,日积月累,可产生蓄积中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止成瘾或药物蓄积中毒。对于失眠、抑郁症的治疗不要单纯依赖药物,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心理治疗,讲究睡眠卫生,加强中医药治疗。

2老年人服安眠药弊大于利

据报道,加拿大多伦多毒瘾及精神健康中心的工作人员对1966年至2003年间实施的24项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研究共涉及2417人,旨在判断镇静剂及安眠药片的疗效。

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服用镇静剂的不良后果包括头昏眼花、身体失去平衡、跌倒及丧失知觉等。而这足以让他们考虑采取一种更好的不用吃药的方法来对抗失眠。研究小组发现,24项研究中的13项都提到了服药后出现诸如头昏眼花、丧失知觉等副作用。

研究人员称,他们并不否认人们服用镇静剂会有很多潜在的好处,如睡眠不易被打扰、容易入睡以及睡眠时间充分等。但他们同时指出,老年人却并不适宜服用此类药物,他们更容易受到药物副作用的影响。相比较起来,其它一些不用服药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则更适合于老年人用来对抗失眠症。

3如何正确选择安眠药

有多种安眠药可选

失眠,不仅是老年人的睡眠问题,现已成为都市白领工作者普遍存在的现象。

失眠是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睡眠障碍,通常是我们对睡眠时间或者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工作生活的一种主观体验。目前最常用的是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催眠药物。

苯二氮类:具有镇静、肌松和抗惊厥的三重作用。其副作用有日间困倦、认知和精神运动损害、失眠反弹及戒断综合征,长期大量使用会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氯氮(利眠宁)是这类药中最先被使用者,以后相继研制出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氟西泮(氟安定)、氟硝西泮(氟硝基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

非苯二氮类:主要有唑吡坦、佐匹克隆、扎来普隆等药物。仅有催眠而无镇静、肌松和抗惊厥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剂量内唑吡坦和佐匹克隆一般不产生失眠反弹和戒断综合征。

近年还研制出一些新的治疗失眠药物,如加波沙朵等。随着绿色产品热的兴起,天然安眠药物开始在市场上走俏,褪黑素(松果体素)、某些蛋白质、多肽类生物工程产品等,也在临床用于治疗失眠。

“按需治疗”和“小剂量间断”使用

治疗失眠应选择非苯二氮类药物作为一线药物。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亚急性失眠应早期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建议咨询临床医生。如果以迅速缓解症状为目的,则只需临时或间断用药。

对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提倡间断性用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间断治疗模式,但仍可以“按需用药”。“按需用药”的原则是根据患者白天的工作情况和夜间的睡眠需求,考虑使用短半衰期镇静催眠类药物。

具体方法是:预期入睡困难时,上床前15分钟服用;根据夜间睡眠时间的需求,于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或比通常起床时间早5个小时醒来,无法再次入睡时服用;根据白天活动的需求,即当第二天白天没有重要工作或事情时服用。

4误吃安眠药中毒怎么办

安眠药中毒的表现:

1、神经系统:头晕记忆力消失嗜睡共济失调知觉消失腱反射消失严重者昏迷抽搐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

2、呼吸循环系统: 初期呼吸速率减慢且规则以后则呼吸减慢而不规则严重时呼吸困难紫绀脉搏加速血压下降尿少循环衰竭。

3、皮肤可见有皮疹恶心呕吐便秘。

4、安眠药一次进量多时间长而未发现的病人可导致死亡。

安眠药中毒可分三度:

1、轻度中毒:嗜睡,出现判断力和定向力障碍、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眼球震颤。各种反射存在,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

2、中度中毒:浅昏迷,用强刺激可唤醒,不能答问,很快又进入昏迷。腱反射消失、呼吸浅而慢,血压仍正常,角膜反射、咽反射存在。

3、重度中毒:深昏迷,早期四肢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后期全身肌肉弛缓,各种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应存在,瞳孔 时而散大,时而缩小。呼吸浅而慢,不规则或呈潮式呼吸。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如何判断?

1、有口服或注射大剂量巴比妥类药物史,并有以下症状,容易确诊。轻度乾有嗜睡、头晕、恶心呕吐、语言迟钝、皮疹等。重度乾有呼吸变慢、不规则,瞳孔缩小,血压下降,昏迷,

2、尿少,黄疸,出血等。呼吸麻痹,心力衰竭而死。

急救处理

1.中毒严重者可采用血液透析疗法。

2.患者宜平卧,尽量少搬动头部。

3.还可加用护肝药以保护肝脏,促进代谢。

4.可刺激咽反射而致呕,或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清水洗胃,还可以硫酸镁导泻。

5.对血压下降者用去甲肾上腺素或间羟胺静脉滴注,有惊厥者可用异戊巴比妥,昏迷时给予盐酸哌醋甲酯(利他林)、印防已毒素等兴奋剂。

温馨提示:安眠药的急性中毒症状因服药量的多少、时间、空腹与否,以及个体体质差异不同而轻重各异。中毒者宜速送医院诊治。

长期服用安眠药:

一、容易养成习惯,甚至成瘾。服药的时间越长,停药后补偿反跳越重,有些人出现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便产生了非吃不可的错误认识,形成了药物依赖性。

二、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危险性。白天药物促使肝脏产生药物的分解酶增多,体内的药物就能够很快的被这种酶破坏,从而使药物的催眠作用逐渐减弱,而产生耐受现象。因此,有些人吃安眠药的剂量会越来越大,造成严重后果。

三、具有一定毒性。因为大多数安眠药经过肝脏分解,由肾脏排泄的,所以对肝肾功能必然有影响。对肝肾不好的人,要注意选择副作用小的安眠药,否则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压疼痛,肝功能不正常,甚至出现黄疸、浮肿、尿中蛋白等肝肾功能的损害。

四、还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例如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便秘等。再比如与其他药物可产生相互作用。再一个某些安眠药排泄较慢,长期服用,日积月累,可产生蓄积中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止成瘾或药物蓄积中毒。对于失眠、抑郁症的治疗不要单纯依赖药物,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心理治疗,讲究睡眠卫生,加强中医药治疗。

5安眠药的常见种类

安眠药的常见种类

1、苯二氮卓类

氯氮革(利眠宁)、地西泮(安定)、氟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氟硝西泮(氟硝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

2、巴比妥类

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戊巴比妥等。

3、其他

水合氯醛、副醛、格鲁米特、甲喹酮等。安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和催眠作用。镇静与催眠作用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别,同一种药物因剂量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

安眠药的种类有哪些?

1、短效类

使用于入睡困难者或偶发性、暂时性的失眠症。

①速眠安:化学名为咪达唑仑(Midazolam),又名咪唑安定。作用时间短。孕妇,重症肌无力者禁用。精神分裂症及严重抑郁症者不宜。

②思诺思:化学名为唑吡坦(Zopidem)。作用快,适用于短疗效治疗(一般不超过4周)。有腹泻、头痛、记忆减退等副作用。孕妇,哺乳期妇女,15岁以下儿童禁用。年老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中效类

适用于睡眠浅而多梦者。

①舒乐安定:化学名为艾司唑仑(Estazolam)。不良反应少,老年、体弱者及小儿要遵医嘱。

②佳静安定:化学名为阿普唑仑(Alprazolam)。有抗焦虑作用。不良反应见头昏、便秘、大剂量可致共济失调、皮疹、白细胞减少。有成瘾性,精神抑郁症者慎用,年老体弱减半。

3、长效类

适用于睡眠浅而早醒者。

①安定:化学名为地西泮(Diazepan)。治疗范围广,可抗焦虑及恐惧症,还用于紧张性头痛。不良反应与佳静安定相似。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着者禁用,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②氟安定:化学名为氟西泮(Flurazepam)。口服吸收完全,作用快。对于入睡困难者作用较好。有胃肠道反应,老年人可致共济失调。有依赖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慎用。使用安眠药时不应感觉那一种好就长期服用,因为安眠药直接作用于中枢,对人体副作用较大,有些还有成瘾性。不过,安眠药种类很多,远不止上述几种,常换一下药的类型并不难。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服安眠药 弊大于利》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