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AIV)所引起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鸡群中的烈性传染病。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通常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率约为33%。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禽流感防控期间的饮食原则。我们一起看看吧。
1诱发禽流感患者的病因有哪些
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吸附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
农民过去一般称这种现象为“发鸡瘟”,并未有特别留意背后的原因或病发的机制,直到出现禽流感经动物向人传播并至死的病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禽流感。目前人们应对禽流感的主要手段,是对染病以及可能染病的家禽集体屠杀后进行消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免病毒积累,并进而影响人类。
2禽流感防控期间的饮食原则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3、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
4、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
5、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在做食品之前、制作之中以及制做之后,餐前便后,处理生禽畜肉和生鸡蛋后等均要洗手等。
3禽流感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
1、潜伏期:尚未有准确报道。目前估计在7天以内,一般为1~3天。
2、临床症状:H5N1病毒感染者多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多数轻症病例预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3、体征:重症患者可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4禽流感如何预防
1、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动物防疫部门立即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和处理的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2、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当这些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
4、要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5、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药物预防对密切接触者必要时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按中医药辨证施防。
5禽流感的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2、病毒抗原及基因检测
取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或酶联免疫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抗原(NP)及禽流感病毒H亚型抗原,还可用RT-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性H抗原基因。
3、病毒分离
从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禽流感病毒。
4、血清学检查
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5、胸部影像学检查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禽流感防控期间的饮食原则》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