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的急救方式介绍

更新时间:2023-05-24

手是组成人类肢体结构的重要部位,也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治疗难度大,手术要求的精度高,不能简单的对待,所以手外科学就应运而生了。如果发生手外科类外伤,在送医之前,了解一些急救知识,便不会在发生紧急情况之时手忙脚乱了。具体有哪些?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

1手外伤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骨科术前护理常规。

(2)注意患肢有无骨折、脱位、神经、血管、肌腱损伤等。

(3)急诊手外伤,如出血较多,有失血性休克症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通知医生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并紧急进行术前有准备。

2、术后护理: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及骨科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2)血管吻合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

(3)神经的吻合应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指端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4)肌腱吻合者,术后3天或视病情可嘱患者作轻度的伸屈指肌腱活动,防止肌腱粘连。

(5)指导患者早期活动,术后3日开始进行手指功能锻炼,指掌关节伸屈与肩关节的上举外展与内收屈曲活动,肘关节屈伸活动(植皮者不宜早期活动),功能锻炼时注意活动度,避免血管、神经、肌腱吻合口断裂。

3、饮食护理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4、情志护理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5、健康指导

(1)讲究卫生,及时修剪指甲,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2)注间营养,以利神经、血管的修复

(3)坚持康复训练,改善手部功能

(4)避免再次损伤(烫伤、碰伤、冻烧伤等)

(5)定期复诊①神经损伤病人,3周时复查一次,此后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②肌腱损伤病人,3周时复查,以后可在1个半月、3个月、6个月复查。

2手外伤的急救方式介绍

方式之一:先要止血

止血有多种方法,最常见最有效的是创口的加压包扎,无论是哪一种,哪一部位的外伤都适用,用清洁的毛巾,衣服都可以完成,只要压力足够完全可以止血;再有就是止血带的应用,止血带要选用布带或者皮带,胶皮管也可以,但是不能用铁线,或者有金属芯的电线,因为力量上的不好控制,容易造成肢体的坏死,而止血带的部位一定要捆扎在上臂下段,压力适中,每一小时要放松十分钟,捆扎在小臂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能起到止血的作用。

方式之二:肢体固定

由于手外伤中,骨折极为常见,都需要到医院治疗,所以转运途中的肢体固定是非常必要的,方法是用一大致与前臂等宽的木板或硬纸板托在前臂屈侧,用布带环行捆绑几道,松紧要适宜,有外露的骨骼断端不要复位,以避免感染。

方式之三:紧急送到正规医院

进行系统治疗,因为手外伤的治疗要求时限在冬季为8小时,而夏季为6小时,断肢再植的时限更是在短短的5小时以内,所以时间上应该是争分夺秒。关于离断的肢体及手指的保存,应该是低温冷藏为最好,但是一定要在0度以上,不要造成冻伤,而用各种液体浸泡都是错误的。实在由于条件不具备,只是用干净的手帕或者是纸张包裹就可以。

3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方法

一、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进行处理。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借助专业仪器来治,切不可鲁莽行事。

二、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就医。

三、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求助于。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四、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47种错误急救方法致命

错误一 烫伤涂牙膏

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烧伤科主任张博介绍,烫伤后涂抹牙膏不仅会造成感染,还有可能阻碍医生对伤口的处置。

正确做法:皮肤表面烫伤,应该用流水冲洗伤口,直至疼痛感消失或减退,不可将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

不要急忙脱去被烫部位的鞋袜或衣服,应在充分湿润伤口后,小心除去异物,有水泡时注意不要弄破。

错误二 流鼻血时仰头

沈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介绍,流鼻血后仰头可能会让血液流进呼吸道,严重可引起窒息;如果血液流经食道、胃里,可能会引起腹痛、腹泻等,所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止血。而流鼻血后再往鼻子里塞卫生纸,容易伤害鼻黏膜。

正确做法:流鼻血后应该用手指摁住两侧鼻翼,并往中间挤压,时间在十分钟左右;也可以用冷毛巾冷敷鼻子周围,使血管收缩来止血。

错误三 喉咙卡刺硬吞食物

喉咙卡刺后如果还硬吞食物,可能使刺越扎越深,还可能造成刺顺进食管,并有扎破食管及动脉的可能。

正确做法:大部分鱼刺都卡在舌根或者咽部,位置没有很深,在门诊中医生用镊子就能取出;不过有些患者鱼刺进入到食道甚至更深的位置,而这样的患者需要下食道镜取出异物。

错误四 止血时用力捆扎

止血如果用绳子用力捆扎伤口,会阻碍血液循环,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肢体肿胀、青紫,严重的还会造成肢体末端坏死。

正确做法:将受伤部位抬高并高于心脏,压迫伤口5~15分钟止血。四肢出血可以用手指用力压迫出血部位动脉的近心端,阻止血流。若血液浸湿纱布,最好也不要去掉,应往上再加敷料;止住血后,用绷带、布条包扎伤口。

错误五 溺水后倒过来控水

儿童溺水后倒过来控水几乎没有作用,耽误抢救时间。

正确做法: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扣裤带并检查心跳。有呼吸心跳,不要随意搬动患者立刻拨打120,时刻关注患者变化;无呼吸心跳,立刻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急救医生赶到。

错误六 随意搬运患者

在不清楚患者伤势的情况下随意搬运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正确做法: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患者呕吐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注意患者保暖,时刻观察患者,搬运时最好利用专业急救车、急救设备。

错误七 老人摔倒急忙扶

沈阳急救中心医生介绍,老人摔倒可能是由于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如果急忙扶起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并由于老人骨质疏松如果立即将老人扶起可能也会造成老人骨折。

正确做法:遇到摔倒老人,应先判断老人是否意识清楚,问清哪有不适,如果怀疑是骨折,最好不要挪动老人;如有外伤、出血应该处理伤口、止血,一旦老人呼吸、心跳停止应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5家庭自助急救的基本方法

一、影响心肺复苏普及的重要因素

面对国民普遍缺乏心肺复苏技能导致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极低的这一不争的事实,如何走出心肺复苏抢救成功<1%的窘境,需要人们清醒看到我国医务者人数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这一强大的优势,如果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均能从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入手,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向家庭成员传授心肺复苏基本技能,对提高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具有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务者是普及心肺复苏的主力军,亦是影响心肺复苏普及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有194万名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35万名注册护士;如果每一位医务者能适时地教会家庭主要成员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仅以5-10人计算统计,即可有高达3,290万人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将使心肺复苏普及率增加0.25个百分点,无疑将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应该看到在心肺复苏普及方面,发达国家多以法律的形式进行贯彻实施,比如美国法律规定18岁以上公民都要掌握心肺复苏,其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在80%以上;而在中国某市4160名居民中,其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普及率甚至低于0.82%,考虑我国心肺复苏普及法律体系尚未健全的现状,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心肺复苏的普及中来,从身边的家庭成员做起实乃为上策。

二、闲置心肺复苏普及的专业资源

掌握并实施心肺复苏是医务者的基本专业技能,医务者是接受历次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的第一培训对象,其中部分学者更是心肺复苏研究的领导者或指南的制定者;然而只有不到1%的的医务者将此救命之术传授给其家庭成员,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闲置专业资源的问题。笔者我们致力于心肺复苏的普及工作,坚持倡导医务者将基本的心肺复苏传授给身边的家庭成员,在向医务者讲授心肺复苏专业知识后,都对其是否传授心肺复苏给家庭成员做出现场调查,回访显示,听过其讲课的学员就会将心肺复苏技术传授给其家庭成员。故我们有理由认为心肺复苏普及的专业资源出现闲置的问题与心肺复苏普及的认知观念息息相关。在对医务者进行心肺复苏培训的过程中要将“医务者不仅是掌握心肺复苏的对象,更是执行心肺复苏普及的工作者”这一认知观念传递给所有医务者。

三、反馈心肺复苏普及的盲点误区

心肺复苏普及日益引起医务者的重视,针对高危人群、特殊人群(警察、消防员、司机等)以及高校学生的心肺复苏普及活动日渐增多;但是医务者传授其家庭成员心肺复苏<1%的调查结果显示,医务者忽视了对最亲密的家人和朋友普及心肺复苏相关知识与技术。有调查研究显示,心脏骤停发生4 min内给予心肺复苏,并于8 min内给予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可达到43%。国外有30%的心脏骤停患者接受第一目击者提供的院前心肺复苏,而我国对心脏骤停患者行院前心肺复苏的比例为4.48%。当亲人或朋友发生心脏骤停时,79.0%的居民愿意对其实施心肺复苏进行抢救,而当陌生人发生心脏骤停时,仅有29.9%的居民愿意实施心肺复苏。由此可见,以家庭或以亲情为纽带,进行心肺复苏普及,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普及率,而且将极大的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实施率,切实增加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四、完善心肺复苏普及的制度建设

心肺复苏普及一方面要求每位医务者要有主动进行心肺复苏普及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卫生急救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引导医务者的行动。目前我国急救届同仁为促进心肺复苏普及,降低心脏骤停致死率已提出有益倡议包括建立家庭自助急救体系,起草类似"Good Samaritan Statutes”的法律,注重提高偏远农村地区心肺复苏的普及工作等。在对上万医务者进行了其向家庭成员传授心肺复苏技能的调查后,针对医务者传授家庭成员心肺复苏<1%的现状,笔者所在科室建立了“以一带五”的心肺复苏普及考核举措,即每一名医务者都是一个传授心肺复苏的执行者,要对其身边的至少五名家庭成员每隔一年就要进行一次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普及。科室建立相应的考评制度对医务者普及心肺复苏的活动予以登记并记入科室评优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医务工作者的心肺复苏普及意识,为家庭成员危难之时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创造了条件,并逐步推广心肺复苏这一普及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新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以13亿人口推算,每年高达54.4万人,居全球之首;而我国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却低于1%,归结这一令人堪忧的比例,与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不无相关。通过对医务者传授心肺复苏<1%的反思,笔者倡导在心肺复苏的普及中,应建立“医务者是主教员、家庭成员是主对象、医院是主考官”的“三主”心肺复苏普及模式。通过医务者传授亲友心肺复苏这种以点带面乃至“滚雪球”的方式,籍以突破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的瓶颈,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心肺复苏普及之路,必将有力的促进我国心肺复苏的推广与普及。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外伤的急救方式介绍》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