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4
扁平足不仅让患者的行走看起来怪异,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很多人在暗地嘲笑他们、歧视他们,这些举动让患者的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很多患者都认为先天性扁平足是无法治疗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下面小编介绍几种矫正先天性扁平足的方法,如果患者坚持练习,扁平足就有可能治疗。
1儿童扁平足危害
1、扁平足经常会导致宝宝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膝盖骨腱炎,髋骨腱炎、拇趾外翻、阿基利斯氏肌腱炎、腰痛及甚至颈痛等症状。
2、容易造成脚跟受伤。因为扁平足的人走路呈内八字状,脚趾朝外,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而使脚跟受伤。
3、扁平足的人无法长时间的行走或运动。如果长期行走或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足部的软组织过度使用而发炎,以及关节部位受力不当引起疼痛。
4、扁平足还可能会影响脊椎的正常发育。这是因为扁平足因缺乏脚弓支撑,舟状骨塌陷,脚底韧带拉长,再加上受到压力不均的影响,走路时脚跟往内旋转,影响脚跟,后小腿及膝盖,因为关节两侧韧带受到不一样张力的影响,使膝盖内弯,导致功能性短腿,进一步影响骨盆,使大腿及骨盆架倾斜旋转,使骨盆或尾椎骨下移,形成脊椎侧弯,导致斜肩。
2先天扁平足有哪些矫正方法
第1节:躁关节内翻和踱屈运动。预备姿势:坐位,两膝自然伸直。动作:1、跟关节先破屈,接着作内翻,坚持片刻。2、放松,恢复到预备姿势。重复12-16次。
第2节:足趾屈曲运动。预备姿势:同第I节。动作:1、足趾用力屈曲、合拢,同时足背弓起、坚持片刻。2、还原成预备姿势。更复12-16次。
第3节:足趾抓物练习。预备姿势:坐位,两膝屈曲成直角,足旁放咒若干弹子。动作:1、用足趾抓住弹子放在旁边的容器内。2、抓完后休息片刻,再重复进行。共练习5-10分钟。
第4节:足下滚球或木棍运动。预备姿势:坐位,两膝屈曲,足下置一球或一木棍。动作:1、趾用力屈曲,然后用足滚动足下的球或木棍。2、滚动2-3分钟后,休息片刻,并放松足部肌肉。重复练习3-5遍。
3预防宝宝扁平足的措施有哪些
3岁左右可以看出是否扁平足
扁平足顾名思义,就是脚掌比常人要平且扁。正常宝宝的脚掌的内侧及中间部分隆起向上,形成了纵、横两个弓。没有足弓的宝宝,今后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力也将受到影响。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往往双脚站立和行走时易于疲劳,小腿容易酸胀,严重时膝关节和腰部也会有不适感。因此,足弓虽小,爸爸妈妈也应重视。
有的扁平足是先天的,这在宝宝开始走路后可以观察出来。一般来说,婴幼儿足部脂肪丰满,大多为扁平足,这是正常现象,爸爸妈妈不要担心。但是,宝宝在3岁时就已经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足弓了,如果那时脚底板还是平平的,就有可能是扁平足了。
有的宝宝因为身体发育和足部韧带的关系,也会导致足弓塌陷。建议爸爸妈妈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宝宝3岁后,还是常常走路姿势不稳、运动后容易脚部发软、疲劳,或是不喜欢走路时,建议尽早带宝宝去医院看看骨科医生。
医生会通过图像检查装置对宝宝的足底骨骼进行检查,或是给宝宝做个小测试。测试很简单,爸爸妈妈在家里也可以给宝宝测测看。
让宝宝赤脚踩上白粉,踏在一张深色纸板上,留下足印。接着,沿足印内侧画一条直线,量出足印中凹陷部到直线的距离。
正常宝宝足的这个距离,比足印最窄处的宽度大1倍左右。如果二者的距离差不多,那么宝宝为轻度扁平足。如果该距离仅为足印最窄处宽度的1半左右,则为中度扁平足。无凹陷存在,即为重度扁平足。
胖宝宝的鞋子每3~5个月要更换
导致宝宝扁平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宝宝的韧带力量不够以及足底肌肉发育不良。这些都是先天的原因。但是,近年来小胖墩一多后,扁平足的发病率也提高了。
有医生做过统计,扁平足的发病率与宝宝的体重成正比。因为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手脚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胖宝宝足部的肉肉比较多,如果鞋子小,肉挤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可能诱发扁平足。因此,宝宝3岁左右后,鞋子一般在3~5个月左右就应该更换了。
如果你家的宝宝比较胖,那么尤其需要一双好鞋。宝宝鞋子的材料、形状、高低、轻重都有讲究。建议爸爸妈妈给宝宝选择轻便的鞋子,鞋子紧贴脚底板。皮鞋底部应随着脚底板的线条有轻微弧度,而运动鞋则需要透气耐穿,不要太厚。
此外,除了鞋子的长短,宽度也是需要爸爸妈妈留意。当宝宝穿好鞋子后,妈妈用手指按压鞋面前部,看看脚趾和鞋之间是否有一定的活动缝隙。对于胖宝宝来说,早点在鞋子里垫一个足弓垫并没有坏处。
宝宝不用太早学走路
现在天气冷了,爸爸妈妈也不要给小宝宝用热水泡脚。可是太热的水并不利于宝宝足弓的发育,所以最好用温水,然后给宝宝做足部的肌肉训练。三四岁的宝宝则可以练习用足跟、足尖、足的外缘走路,同时也是预防和纠正扁平足的好方法。
4扁平足的治疗方法
一、 治疗原则
1、功能锻炼
如用足跖行走,屈跖运动,提踵外旋运动。
2、矫形鞋或矫形鞋垫
要求鞋底跟部及弓腰要窄,鞋帮要紧,鞋底腰部内侧半垫高2~3mm,目的为恢复内纵弓,托起距骨头,鞋跟内侧本延长至足舟骨,并较外侧半加厚3~6mm,鞋垫可用铝钢、塑料或人造革制成,要求与矫形鞋相同。对先天性平足症即痉挛性,功能锻炼及矫形鞋不易奏效,首先全麻下手扳法矫正,石膏固定,待腓骨肌松弛后,切除骨联合骨桥,矫正畸形,手法改正失败或畸形严重者,可作三关节融合。
3、治愈标准
足部纵弓恢复,负重功能好,走远路和久站疲乏、疼痛等症状消失,慢慢的恢复正常。
4、好转标准
足部纵弓塌陷减轻,负重功能改善,走远路和久站疼痛不明显。
二、 用药原则
1、对大多数病人,不需药物治疗,主要进行足内、外在肌功能锻炼为主;
2、对少数需行手术治疗者,术后要应用抗生素和支持对症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必要时输血或人血白蛋白。
扁平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扁平足这种病,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足症也如是。足垫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
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对于畸形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儿童患者放置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合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形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但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5扁平足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症状表现:
临床上分为姿势性平足症和痉挛性平足症。
1.姿势性平足症:为初发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体征可消失。
2.痉挛性平足症: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足跟变宽,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完全塌陷,向内突出,严重者,足部僵硬,固定于外翻,外展和背伸位,活动明显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也难改善,部分病人可继发腰背痛及髋,膝关节疼痛。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将本病分为三个类型,但均要在负重时观察足纵弓的改变:
1.轻型:足纵弓降低;
2.中型:足纵弓消失;
3.重型:足纵弓消失,并有足内侧缘凸起,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患者有时出现跟腱短缩及后足外翻。
二、诊断依据:
1.部分病人有家族史或先天性足骨畸形或外伤史。
2.久站或行走时足部疼痛或不适,跟外翻足扁平,前足外翻,舟骨结节处肿胀和压痛,休息可减轻或消失,晚期为痉挛性平足,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亦难改善。
3.站立位X线足正侧位片可见舟骨结节完全塌陷,与载距突的距离增加,自跟骨结节底部至第一距骨头底部作连线,并从舟骨结节至此连线作垂直线,其长度多小于1cm。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先天扁平足有哪些矫正方法》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