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骨折的治疗方法

更新时间:2023-05-24

骨折和骨裂都是很常见的外科疾病了,骨裂是骨折的一种,骨裂是比较严重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要及时治疗做好护理,注意休息,饮食要有营养,才能够尽快的康复。人体有几个部位的骨裂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髋部股骨颈、腕部舟状骨及踝部距骨。因为这几个部位的局部血液循环不丰富,骨折后,血管受损,那么老人家骨折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骨折和骨裂有什么区别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针灸主要用于闭合性骨折。

骨裂在医学上称为裂纹骨折,属骨折类型中的一种。在临床上,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最常见,它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通过石膏或小夹板简单的固定和治疗,伤处可快速愈合,愈合后通常没有后遗症。但如果不重视,继续活动,容易导致裂纹骨折的再移位,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2老人家骨折的治疗方法

1、骨折初期

由于患肢的肿胀、疼痛,加上精神紧张,常常不思饮食,食欲低下。因此病人要多喝些饮料(果汁、稀饭、豆浆面条等,吃一些少而精的食物,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大豆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青菜、芹菜、豆芽、紫菜、苹果、梨等)。也可防止便秘。

2、骨折中期

及骨折后3-4周,正是骨折的愈合期,病人需要大量的蛋白质,特别是含胶原蛋白较高的食物以及含钙质和维生素D高的食物,可适当增加鸡汤、鱼、蛋类、肉皮、猪蹄、豆制品等食物。对于老年人骨折,要特别供给维生素D丰富和高钙食物,如豆类、蛋类、虾皮、海带、牛奶,大豆及其制品、蔬菜、马铃薯、银耳、花生等。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3、骨折后期

即骨折后5-6周,直至恢复阶段,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钙、维生素D的食物。牛奶要每天喝500毫升,蔬菜400-500克,水果200克或更多。在合理搭配其它食物,做到膳食平衡和合理营养。

3骨折的家庭护理

(1)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2)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3)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4)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4骨折的症状

1、当骨折发生时,由于骨膜、骨髓以及其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在患处会形成血肿,同时附近软组织受到损伤也出现水肿,从而令骨折处出现肿胀的情况。

2、患者的伤处的皮肤下往往会出现青色或紫色的瘀斑,触之疼痛感强烈,若是要移动伤处则疼痛更甚。

3、由于伤处的肿胀,以及患者本身惧怕疼痛,会使得患处无法进行往常的活动,功能受到了很大限制。假如是完全性的骨折,则该处将完全无法进行任何活动。

4、大多数的骨折段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包括侧方移位、成角移位、缩短移位、旋转移位和分离移位,这些类型还经常会同时存在于同一患处。移位会导致患处的外观发生变化,常见的就是变粗、变短、出现角度或是有旋转而造成的畸形。

5、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正常可以活动的肢体不能动了,不该活动的那些原本没有关节的部位却会因为骨骼的中断出现异常的活动。

6、当骨折处的两个端部相互之间发生摩擦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骨擦感或者是发出骨擦音。

5骨折后注意事项

1、伤筋动骨一百天大家也不要盲目的相信,一百天之后就正常行走,腿部骨折不同于其他地方,它要承受人体所有的重量。什么时候可以正常行走,这个要听一生的建议。

2、不要盲目补钙。钙是骨骼构成必不可少元素,可以适量补充,但千万不要一个月吃上好几瓶钙片,这样的后果很可能会得血钙。(补多少要咨询医生 )

3、不要坐低凳,不下蹲,不盘腿,不交叉腿,避免内固定脱落。

4、平时也不要偏食,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让身体可以获取其中的营养成分,后期长骨头是需要大量营养的时候,补好这些营养有利于骨折处快速恢复。

5、卧床期间也不要一动不动,适当的运动也有利于恢复,在家可以做裸、趾屈伸运动,避免压疮、坠积性肺炎等,恢复期可拄双拐到户外适当增加运动,同时晒晒阳光,有利于钙的吸收利用。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人家骨折的治疗方法》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