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4
听神经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神经本身参与,故恰当称谓应为: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20岁以下者少见,高峰在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左、右发生率相仿,偶见双侧性。
1听神经瘤的症状
听神经瘤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听力下降:内听道内的肿瘤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和前庭功能障碍。
2.面部麻木:肿瘤压迫三叉神经可出现同侧面部麻木。
3.突发性耳聋、耳鸣:约有26%的听神经瘤患者表现为突发性耳聋。单侧耳鸣亦应警惕听神经瘤的可能。
4.、吞咽困难、声嘶或误咽呛咳:当肿瘤瘤体巨大时,可出现后组颅神经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声嘶哑、呛咳等。
5.头痛:头痛开始时多为枕部不适、刺痛或隐痛,随着病情发展,头痛逐渐加重,当出现脑积水、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发生脑疝而死亡。
6.视力下降:表现为复视或视物模糊,复视是因为外展神经受累引起,视物模糊是因为眼震或视乳头水肿引起。
7.行走不稳:小脑功能障碍可因小脑受压引起,表现为协调运动障碍、步态不稳、向患侧倾倒等。
2听神经瘤术后怎么护理
有后组颅神经损伤者常伴有声音嘶哑、呛咳,故手术后3天暂禁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防止呛食引起误吸。有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发生吞咽困难,咳嗽无力,病人主动排痰困难,需按时翻身、叩背,随时吸痰,定时做雾化吸入,防止呼吸道阻塞和肺炎的发生。
手术后伴有面神经、三叉神经损伤、眼睑闭合不全、容易发生角膜溃疡,严重者有造成失明的危险。必要时滴眼药水和药膏、戴眼罩,甚至通知医生行眼睑缝合术,以保护眼角膜。
肿瘤位于后颅凹、桥脑小脑角,靠近脑干、解剖关系复杂而重要,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因此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关键。尤其是呼吸和神志的改变,最为重要。
术后千万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忌烟、忌酒。多喝蘑菇汤、酸奶有好处。病人以清淡为主,海鲜也尽量少吃或不吃。由于肿瘤生长在桥脑小脑角的位置,术后病人发生单侧面瘫,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流口水等,病人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因此,应多巡视病房,随时与患者交流,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查看详情>>3听神经瘤切除引起的面瘫能否恢复
听神经瘤所致的面瘫切除肿瘤后,找到断端,采用神经移植恢复其通路。当切除小脑脑桥角区的大肿瘤,同时切断了面神经时,则将面神经的远端和其他运动神经(如舌下神经)的近端吻合,以改善肌肉的张力。
听神经瘤切除后,虽然保持了面神经的连续性,但术后仍出现重度面瘫。其中,多数病人在术后1~2天即出现重度面瘫,少数在1~2周内逐渐出现面瘫。
肿瘤体积大小的差异对面瘫的恢复有影响,由于病理的不同开始恢复的时间也不同:在1.5 个月内显示恢复迹象的面瘫,考虑与部分去神经支配的传导阻滞有关;3 个月或更晚开始恢复的面瘫,可能是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的轴突断裂;5个月或更晚才出现的迟缓恢复,则表明面神经颅内部分有较严重的瘢痕形成,阻止了神经纤维再生。
肿瘤切除术后,大约一年仍无恢复征象的面瘫患者,应尽早进行舌下-面神经吻合术。
4经常使用手机易患听神经瘤
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一典型的神经鞘瘤,由于没有神经本身参与,故恰当称谓应为:听神经鞘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好发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听神经瘤多源于第Ⅷ脑神经内耳道段,亦可发自内耳道口神经鞘膜起始处或内耳道底,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一般为单侧,两侧同时发生者较少,肿瘤外观呈灰红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质底视脂肪性变与囊变的有无和程度的差异而软硬不同。
据瑞典的一项研究指出,使用手机10年以上会增加患良性听神经瘤的危险。患病危险集中在头部经常贴着话机的一侧,使用手机未超过10年的人尚未发现有这种情况。
研究报告说:“研究开始的时候,只有模拟手机的使用超过了10年,因此我们无法确定这一结果是只限于模拟电话,还是数字手机(GSM)长期使用也会有同样的结果。”
医学院说:“共有150名听神经瘤患者和600名健康人参与了这项研究。在接受诊断前使用手机至少有10年的人患听神经瘤的几率增加了近1倍。在把头部经常贴着话机一侧的因素考虑进来后,我们发现,这一侧患病的危险增加了近4倍,而另一侧的患病几率是正常的。”
5听力丧失有可能是听神经瘤导致的
听神经瘤是颅内神经瘤最多见的一种,主要症状为耳聋、高调耳鸣、头晕和不稳感。肿瘤压迫面神经时,会出现舌前味觉异常,肌无力或面瘫。若肿瘤与脑干和小脑接触并使之受压,可引起眼震和共济失调,肿瘤过大可使颅内压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叶女士一只耳朵听力逐渐丧失,走路磕磕绊绊。起初她以为是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最近到医院一查,才知道脑袋里长了肿瘤。由于肿瘤长在听神经的位置,手术难度很大,稍不注意就容易遗留残疾。
右耳听力明显下降
叶女士是同安人,今年56岁。几年前开始,她的右耳经常耳鸣,接电话时,左耳听得很清楚,右耳却不好使。这两年,她走路的时候总是磕磕绊绊。叶女士以为这是因为上了年纪,腿脚耳朵都不中用了,也没太放在心上。
可是,最近两个月她的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还出现了头痛、眩晕、喝水呛咳等症状。在家人的催促下,她终于走进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求治。
肿瘤压迫脑组织引起脑积水
脑部磁共振等检查发现,叶女士脑袋里长了颗肿瘤,正好在听神经的部位,足有4厘米大。肿瘤压迫了周围的脑组织,引起脑积水,并影响了她的平衡协调功能,如果不尽快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等待她的只有死亡。
电生理监测保护神经
“肿瘤这么大,又和周围的神经紧密相邻,如果采取传统的手术方法,患者很可能留下面瘫等残疾。”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田新华最后采取显微镜微创手术,术中实时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精确地区分哪些是正常的神经组织,予以保护,避免伤及无辜。最终,肿瘤被完整切除,患者也没有出现歪嘴巴等后遗症。
“过去,听神经瘤手术的面瘫发生率高达90%以上,由于手术中容易损伤面神经等其他神经,患者术后经常出现嘴巴歪、流口水、眼睛闭不上等后遗症,活得非常痛苦。”田新华说,术中电生理监测能很好地保护神经,解决了这个困扰神经外科医生几十年的大难题。
目前,叶女士头痛消失,耳鸣明显缓解,走路也稳了,很快就能出院。
肿瘤切了,患者瘫了不可取
由中山医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神经肿瘤大会”日前在厦举办。“既切除神经肿瘤,又保留神经功能”成为此次大会的热点话题。
“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袋里长肿瘤,即便是良性,远期治疗效果也往往不理想。轻则瘫痪失语性格改变,重则昏迷不醒生命垂危。”大会执行主席、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田新华教授说,如何提高神经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并降低致残率,是摆在神经外科医生面前的难题。
随着微创技术的普及,更小的创伤、更好的疗效成为可能。以常见的垂体瘤为例,过去都要开颅,创伤很大,现在中山医院神经外科80%以上的垂体瘤都用神经内镜手术,体表没有伤口。
“我们所说的‘微创’,不仅指手术伤口小,更重要的是手术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小。现在很多神经外科医生开始意识到,不能‘肿瘤切了,患者瘫了’,而要‘既切除神经肿瘤,又保留神经功能’。”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肿瘤学组组长张俊廷教授说,这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神经瘤的症状》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