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5-24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可能为:斑块增大致颈动脉管径狭窄引起颅内低灌注及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导致颅内动脉栓塞。临床上,通过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形态学测定,来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评价,判断其危害性。下面的,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颈动脉斑块怎么办

颈动脉斑块 中度回声回答者:刘丽红这并不要紧,服用五福心脑清或步长脑心通等药物改善供血即可。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双侧颈动脉斑块回答者:田孝军你好 暂时继续住院进行治疗吧 继续用吡拉西 坦 和倍丙脂进行治疗 加用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就可以了 注意低脂饮食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并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双侧颈动脉斑块回答者:施波你好,这种情况应该控制好血压、血脂。可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辛伐他汀治疗。

颈动脉斑块治疗回答者:轩存旺你好, 斑块的形成。 建议遵医嘱治疗。 最好是手术治疗的。 建议去医院正规的治疗。

颈动脉斑块回答者:王骞目前的症状还是可以试试结合银杏叶制剂,血塞通等, 手术比较难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双侧颈动脉斑块,下肢动脉斑块回答者:黄红远你好,脑梗塞又名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由于脑血管内发生血栓、栓塞或其他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疾病。脑梗塞恢复期要适当地服用末梢循环改善剂,降低血小板凝集性,降低血脂,营养神经,促进神经细胞代谢,注重血压等治疗,对有冠心病、风心病、糖尿病者,要注意原发病的治疗 。

2颈动脉斑块的表现

根据是否产生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同颈动脉狭窄):

1.症状性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可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发作过后查体无明确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2)缺血性脑卒中 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查体可有相应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局灶性病变。

2.无症状性

许多颈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头晕、头痛、晕厥等。

3颈动脉斑块的检查

1.多普勒超声

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颈动脉硬化病变的筛查及随访。不仅可以显示斑块的部位和大小、管腔狭窄部位和严重程度,还能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并可对斑块进行形态学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正常IMT应小于1.0mm,IMT在1.0~1.2mm间为内膜增厚,大于1.2mm为斑块形成。超声下根据形态和回声特点,斑块可分为①低回声脂质性软斑;②中等回声富含胶原组织的纤维性扁平斑块;③强回声伴声影的钙化性硬斑块;④回声强弱不等的溃疡性混合型斑块。其中,软斑、扁平斑和混合斑属于不稳定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另一项无创检查手段,可显示颅内外动脉的狭窄部位、程度、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及是否有侧支循环开放等,经常与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术后评估。

3.CT血管造影(CTA)

CTA对颈动脉狭窄的判断准确性高于多普勒超声,但对斑块的形态学显示欠佳,目前广泛应用于狭窄的诊断,可作为术前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4.核磁血管造影(MRA)

可清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重建颅内动脉影像,对狭窄程度较重的病变判断敏感性高,但价格相对较高,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假牙、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者禁行此检查。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详细评价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但因属有创操作、价格昂贵、风险较高,临床上很少单纯用于检查。

4颈动脉有斑块如何治

颈动脉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引起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酯、糖尿病、肥胖、吸烟等。

颈动脉斑块治疗方法为:

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使用一天口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尤其不主张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同时应控制血糖、血脂在理想水平。

要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饮食上要低盐、低脂;要戒烟、限酒;增加体育运动,减轻或控制体重。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态。

二、药物治疗: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滞性:阿斯匹林75mg/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日;

2、服用活血化瘀活中药:如心脑康、维脑路通、步长脑心通等口服;

3、控制和减缓颈动脉斑块进展的药物:

目前研究证实有效的药物有: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及普罗补考和叶酸等。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或减小斑块,治疗方法相对比较安全。

4、手术治疗:

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有时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置入手术。但因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所以要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

5、定期复查:

观察斑块的大小和性质,并及时咨询神经内科医师,调整药物,以控制病情发展。

结合老人的情况,虽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但斑块呈稍强回声,说明斑块相对稳定,另外颈动脉内径正常,血流充盈好,说明动脉无狭窄,结合老人年龄较大,目前以内科保守治疗为好,

可给予改善脑供血的药物,可口服,也可输液。同时选择阿斯匹林与他汀类降脂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服用。

5造成颈动脉斑块的原因及危害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血管内-中膜厚度(IMT)来确定是不是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目前认为正常IMT值应<1.0毫米,IMT在≥1.0毫米、<1.5毫米之间为内-中膜增厚,≥1.5毫米为斑块形成。

如果体检报告显示颈血管IMT增厚或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则提示全身血管粥样硬化形成。颈部血管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血管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血管IMT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

造成颈动脉斑块的原因及危害

导致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均可导致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如年龄、性别、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总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如果存在以上多项危险因素,出现颈部血管斑块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隐匿期(早期)动脉斑块的危害:

1、隐匿危害:血管斑块已形成,但尚无明显狭窄,因此没有器官受累临床表现,但血管血管管壁不断受到侵蚀、局部血流窝状冲击等危害持续存在而身体毫无感觉,这种身体毫无感觉而又持续存在且酝酿致命风险的危害,医学称之为隐匿危害。

2、突发危害:表现为血管斑块易突然脱落、造成突发性事件;因为此时血管斑块的主要成分为脂质条纹,质地松软,斑块表面存在絮状或凹凸不平,同时血管斑块底部与血管血管壁结合较松,附壁系数较低,容易在血流冲击下,造成血管斑块部分破损、脱落或血管斑块整体脱落,形成移动血管栓子,部分或全部堵塞血管血管,从而造成相应部位的组织器官突发缺血、缺氧、功能丧失甚至带来生命危险,比较严重和典型的有: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颈动脉斑块怎么办》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