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02
避孕药,有分为非常多的种类。最常见的是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又有女性口服避孕药和男性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主要就是通过一定的刺激和变化来使得精子和卵子无法结合在一起,从而无法怀孕。很多人都会常常使用避孕药,但是避孕药吃多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避孕药有哪些副作用。
1对避孕药的误区有哪些
实际上,常规避孕药的可靠性比避孕套高10-15倍,比节育器高1.5-4倍,在国际上一直是公认的避孕效果最佳的方式。但正是这种“最佳选择”,却因为长期的误解,在中国得不到充分的认可。
1.增加某些妇科癌症风险?
专家指出,人们所担心的致癌风险,主要是担心雌激素。事实上研究发现,服避孕药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发生率反而越低。服避孕药5年能降低50%的卵巢癌发生率,停药后这种保护作用还可持续10年。
2.增加体重?
早期的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剂量较大,孕激素单一,对某些使用者来说,会出现发胖、长斑等副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像目前国内引进的几个知名品牌的短效避孕药,如“妈富隆”、“优思明”,都不存在增加体重的问题。
3.停药3-6个月才可妊娠?
这种观点只是针对已被淘汰的长效避孕药而言的。对短效避孕药来讲,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没有任何临床研究证明需要停药3-6个月再妊娠。如果想怀孕,只要停服避孕药即可。
2吃多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子宫穿孔
上环导致子宫穿孔的机理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子宫大小不合或医生操作不当造成。除此之外,当女性剧烈运动的时候,体内的节育环由于形状锋利,由于物理惯性作用也有可能对子宫造成损伤。不明原因的子宫收缩也有可能挤压节育环而造成子宫穿孔。
损伤其他脏器
少数情况下,宫内节育器造成子宫穿孔后会进入腹腔,从而造成节育器的异位。节育器可能异位于膀胱内、盆腔、肠系膜上。
经量过多
一部分宫内节育器含有铜离子,而铜离子具有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从而造成经量过多,流血不凝,这属于正常现象。
宫外孕
如果胚胎在输卵管里着床而没有到达子宫,结果就是宫外孕。而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是改变子宫内的环境从而造成流产,只在子宫内起局部作用,所以只能防止子宫内的正常怀孕,而不能避免宫外孕。
子宫内膜纤维化病变
宫内节育器本质上属于人体内的异物。而人体内的异物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机械损伤和慢性炎症以及纤维化病变,这已经是医学上的常识了。上环10~12年后,子宫内膜会发生纤维化病变。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口服避孕药有非常多的副作用,对人的身体是非常的有害的。尤其是对女人,副作用特别的大,很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或者是月经不来,更严重的就是导致女性无法生育,从此与妈妈两个字再也没有交集,所以人们千万不可以长期使用避孕药。
3紧急避孕药真的能有效避孕吗
紧急避孕药是为了防止意外怀孕采取的措施之一,但是,千万别把避孕希望全部寄托于事后避孕药,没有哪种避孕方式是绝对万无一失的。
很多到医院进行人流手术的女孩子,其实是吃过紧急避孕药,因为紧急避孕药避孕失败,才不得不遭受“第二重罪”的。
目前,市面上的紧急避孕类药物的成分是以“左炔诺孕酮”为主。其产生作用的机理,是通过影响女性的内分泌,抑制排卵并改变宫颈黏液的稠度,干扰精子与卵子的结合来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把成熟、正常女性的生理环境比喻成一所适合宝宝入住的“房子”,这种药物的作用就是人为地推倒“房子”,使有可能孕育出BB的卵子和精子无处结合、安身。
有国际文献指出,“左炔诺孕酮”的避孕成功率大概是80%-85%,虽然国内有专家对这一统计数据存在不同看法,但他们也认为该药的避孕有效率应为85%-90%。也就是说,它的有效率并非百分之百,绝对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帮助女孩“轻轻松松出困境”。
不得已需服用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在这一前提下,偶尔一个月用一次还是可以的。
目前,可实际应用的简单、方便、有效的事后避孕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左炔诺孕酮片:是一种比较新的紧急避孕药,于避孕失败或无防护性同房后72小时内服用第一片(0.75mg),12小时后再服用第二片(0.75mg)。可通过抑制卵泡发育、抑制或延迟排卵、影响子宫内膜发育、干扰着床等不同环节,达到避免妊娠的目的。有效率在98%左右。本品为紧急避孕药,不能做常规避孕药服用。
2、米非司酮:于避孕失败或无防护性同房后72小时(三天)内服用一片。于月经前半周期服用既可抑制排卵;月经周期的后半周或月经逾期时,服用米非司酮可引起子宫内膜脱落,有催经停孕的作用,有效率在99%左右。但它必须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服用,一般须至医院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才可取得。
3、53号抗孕片:是24小时之内的补救药,房事后应当立即口服一片(最晚不超过12小时),然后,第二天早晨服一片,晚上再服一片,此后每天一片连服三天,共六天,有效率可达95%。
4、短效口服避孕药:房事后立即口服2-4片,12小时后再服用2-4片。
5、18甲基炔诺酮:是48小时服用的补救避孕药片,具体用法:房事后48小时内服一片,12小时后再服一片。
4你不知道的避孕药5大好处
在一些国家,口服避孕药是首选的避孕方法,科学家们对避孕药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它的优缺点,如今人们已知道,口服避孕药对一些疾病有预防或保护作用。有人估计,在美国,每年因使用避孕药而使住院病人减少了5万。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美国僵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美国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收集了三年半资料,对60岁以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1:2。该避孕药预防效果的特别仍能维持5-10年,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孕激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五、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口服避孕药有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的作用,服用者不仅可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大减轻,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该病的急性患者仅为有服药者的50%。
药剂师温馨提示尽管避孕药有上述这些好处,但也是在正常剂量下服用,切忌过量服用,带来的副作用也不要忽视了。
5不能与避孕药同吃的药
一、利福平
它是常用的抗结核药,能使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炔诺酮和炔雌醇的代谢加快,降低血液中的药浓度,还有可能使子宫内膜部分脱落而出现点滴出血或淋沥不尽,同时使避孕药效降低而导致避孕失败。
二、抗菌素
有人曾对38名服用避孕药同时用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而导致避孕失败的妇女进行观察,发现其失败原因是抗菌素抑制了肠道细菌群,使之产生的葡萄糖醛酸酶的数量大大减少,从而影响了避孕药在肠道内吸收,使血液中避孕药浓度下降而达不到避孕效果。
三、抗癫痫药
这类药是酶的诱导剂,如苯巴比妥、苯妥英纳、卡马西平、扑癫酮等。当患有癫痫的妇女服用这类药时,均能促使肝细胞内药物代谢酶的增加,加速对口服避孕药药效的破坏,同时也会增加孕激素与球蛋白结合率,使游离的孕激素浓度大大降低,导致避孕的失效。
四、灰黄霉素
这是一种抗真菌药物,它在与避孕药并用时,可改变肝粒体酶的活性,使甾体激素浓度下降而致经血减少,导致避孕失败。国外曾报道有20多名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在服用灰黄霉素后,有15名经血量减少、5名闭经、2名怀孕。
五、酶促进剂
如眠尔通等镇静安眠药,保太松等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这些药有酶促作用,可促进肝粒体酶催化药物的代谢活性,加速对口服避孕药的代谢,降低避孕效果。若必须使用安眠药时,可选用安定替代,不要服用其它镇静安眠药。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多避孕药的副作用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