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作用及常用取穴方法

更新时间:2023-06-02

人体有很多重要器官,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我们人身体上面的穴位还有治病的效果,每个穴位都是可以用按摩或者是针灸的方式来治疗各种疾病的,人体中也有几个穴位很重要,通过这几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话可以缓解很多不良现象,穴位按摩是很重要的,因为穴位如果按摩错误对身体的影响也大,那么人体重要的穴位有哪些呢?下面来看看穴位的作用及常用取穴方法。

1按摩什么穴位解乏

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指腹揉按该穴,由轻到重,再逐渐减轻力道,慢慢放松。如此反复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太阳穴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分别用两手的拇指指腹揉按太阳穴,手法操作同百会穴,同样揉按3分钟左右,以指下产生酸胀感为佳。

颈百劳穴

正坐位头稍前倾或俯卧位,大椎穴直上2寸旁开1寸处取穴。分别用两手的中指指腹揉按颈百劳穴位。手法操作和时间如同上穴,以产生酸胀或重感为佳。

内关穴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端按压右侧内关穴,右手拇指指腹端按压左侧内关穴。由轻到重按压,再缓缓放松。以指下产生酸胀或者麻木感为佳。如此反复按压两分钟左右。

腰眼穴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分别用两手拇指的指腹端由轻到重按压腰眼穴,再逐渐减轻力度,慢慢放松。反复按压5分钟左右。

2人体常见穴位的按摩功效

1、合谷:

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

2、手三里:

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

3、曲池:

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

4、迎香: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

5、颊车:

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

6、人迎:

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

7、足三里:

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

8、丰隆:

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

9、解溪:

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

10、公孙:

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3穴位的作用及常用取穴方法

关于通过穴位调养身体,我们就要先了解下穴位。穴位在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输注气血。因为它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神气游行出入的所在。在病理状态下,经络是疾病的反应系统,穴位是疾病的反应点。

例如当内脏有病时,通过经络,便可在某些局部穴位上反映出痛、痠、肿等现象。相应,当人体有了病以后,穴位就成为针灸治疗疾病的一个刺激点。通过它可以激发人体内的抗病能力,调整机体的虚实,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因此,每一个穴位都有治疗穴位局部和邻近部位疾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四肢肘与膝关节以下部位的穴位,还能治远距离的脏腑病变。例如内关治心绞痛,足三里治胃病,委中治腰痛等等,这些都归纳为腧穴的近治与远治二大作用。而这种近治与远治作用,又都是双向性的,也就是说每一个腧穴(穴位)都具有双向性的调整作用,例如出汗很多的病人,针合谷穴后可以止汗;而无汗的病人,针合谷穴后又可以发汗。天枢穴可以治便秘,但同时又可以治腹泻。一个腹泻病人,每天泻稀水便十余次,针天枢穴三次治好后,当你继续给他针天枢穴时,原来腹泻的病人,也不会变为便秘。

对于一个无病的人,按压或针刺人体上任何一个穴位时,也不会引出病来。所谓有病则治,无病则不治,调整到一定程度(正常)即停止。

如何取穴

取穴即寻找穴位。穴位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作用的好坏,因此,取穴一定要正确。目前常用的取穴法有下列四种。

1.骨度分寸取穴法:

这种取穴法将人体各部规定为一定的尺寸,作为取穴的标准。这个规定的尺寸,不管男女、老少、胖瘦、高矮,均按规定的尺寸折算。

 2.解剖标志:

 体表的各种解剖标志,是腧穴定位的基本方法,如五官、乳头、脐孔,指(趾)甲以及各部骨节突起和凹陷部等。例如两眉中间取印堂,脐孔中心是神阙,鼻尖为素髎,胫骨与腓骨之间凹陷中寻阳陵泉。

 3.手指同身寸:

 一般以中指同身寸为多。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一寸。也有用横指同身寸。是将患者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合拢在一排,然后以中指中,节为准;四指的宽度为三寸,又名“一夫法”。

 4.简易取穴法:

 如两手交叉食指端取合谷;立正后垂手,中指端贴于大腿外侧处是风市等等.

4人体重要穴位有哪些

1、百会穴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

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

3、太阳穴

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

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

4、耳门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

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

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

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

7、哑门穴

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

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

8、风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

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结旁开1.5寸

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

这些就是关于人体上最重要的穴位,这些穴位都是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治病或者是养生的目的,人体这些重要的穴位当然也要重要的护理,选择按摩或者是针灸穴位的时候最好是选择专业一点点医院,这样自己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5人体有多少个穴位你知道吗

目前国家标准经穴显示:人体周身409个穴位名,830个穴位,有60个单穴,770个多穴。

409穴位名中,一名多穴的有349个,共770穴位;一名单穴有60个,共60穴位。全身共显示830穴位。

标准穴位显示有:十二正经两侧穴位618穴,加任督单穴52穴,加经外穴160穴,共830穴,不包括反射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黄帝内经》又称之为“节”、“会”、“气穴”、“气府”等;《针灸甲乙经》中则称之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称做“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为“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素问.气府论》解释腧穴是“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是“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说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深部组织器官有着密切联系、互相输通的特殊部位。“输通”是双向的。从内通向外,反应病痛;从外通向内,接受刺激,防治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腧穴又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穴位的作用及常用取穴方法》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