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3
婴儿流涎,俗称“淌口水”,中医称之为“滞颐”。正常的流口水又称生理性流涎。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唾液腺尚不完善,加上不会调节口腔内的液体,流口水是很正常的现象。随着乳牙的出齐和月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唾液的分泌量也会逐渐转为正常。这时,流涎也会自然停止。那么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看看。
1宝宝上火吃什么
1、豆芽菜
豆芽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适合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人群食用。黄豆芽健脾养肝,有助于预防口角发炎。
推荐吃法:豆芽肉片汤。
食谱原料:
黄豆芽320g,瘦猪肉160g,姜、生粉、、生抽、盐、酱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切去黄豆芽的根部,洗净沥干水。
2.下油把姜爆香,再下黄豆芽,炒至软身,取出。
3.瘦猪肉切成片,并加入生抽和生粉拌匀。
4.烧水,待水开以后,放入姜片和黄豆芽煲半个小时,再下肉片煲15分钟,调味即可。
健康提示:
此菜能清血解毒,尤其适合春季上火者食用,所以宝宝上火时,可以试试这道菜。
2、韭菜
韭菜是养阳的蔬菜,春天气候冷暖不一,可以多吃一些,而且多吃韭菜还可增强人体的脾胃,对肝功能也有益处。
2给新生宝宝刷牙床除口臭
一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食量开始减少,检查身体后也没发现异常,仔细观察宝宝的舌苔上附了一层白白的东西,嘴里奶腥味也很重。去医院检查,竟是白色的“奶瓣”惹的祸,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进行了口腔清理,宝宝的胃口才逐渐恢复。
新生儿虽然没出牙,但患龋齿的危险因素依然存在。用嘴接触新事物是宝宝成长期的一种本能,进进出出的东西多,再加上口腔中的分泌物特别旺盛,如果不及时清洗,奶水、细菌等残留在口腔里,渐渐的舌苔上就会产生“奶瓣”,有厚腻腻的感觉,自然会降低宝宝的食欲,影响生长发育。
如何清理宝宝的口腔?
只要在宝宝睡醒后和吃完奶后,喂些温开水,就能起到滋润和清洁口腔的作用。
如果宝宝吃奶后睡着了,无法喂水,妈妈可用消毒棉签蘸水,轻轻地清理一下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可能过于注重宝宝的口腔清洁,比如用无菌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事实上,新生儿的口腔黏膜非常细嫩,稍不留意就会受损伤。这种损伤肉眼不一定能看到,随着细菌、霉菌的侵入繁殖,容易引起霉菌性口腔炎。所以,新生儿的口腔不要进行过度清洁。
3宝宝流口水可能是什么病
宝宝流口水可能是什么病?
1、口腔溃疡或口腔炎
如果流口水时伴随着口角长水泡,宝宝可能得的疾病是口腔溃疡或者口腔炎。因为口腔溃疡比较疼,因此宝宝可能会拒绝吃饭或者出现吞咽困难,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比较软烂的流食食用。
2、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如果一边流口水一边伴有发烧、流鼻涕,可能是咽喉炎或者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往往会伴随着咽喉部的红肿不适,从而导致宝宝吞咽困难。这时候,建议父母让宝宝多喝水,必要时上医院检查。
3、水痘或者手足口病
如果流口水伴有口角溃疡,那宝宝患上的可能是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宝宝在感染水痘或者手足口病后,可能在口腔或者舌头上出现溃疡,因为溃疡会很疼,所以宝宝就会表现出吞咽困难,如果宝宝拒绝进食,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牛奶和米糊,补充营养。
4、智障、神经麻痹或脑膜炎后遗症
当宝宝流口水的同时,还伴有行为异常,如昏迷等,那父母就得格外注意了。宝宝有可能是患了神经方面的疾病,如智障、面部神经麻痹,脑膜炎后遗症等。
4小儿流口水诊断详述
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深度增加,婴儿能吞咽过多的唾液,流涎自然消失。
无论是长时期或短期流口水,都会使两侧口角发生糜烂,下颌部皮肤经常浸渍着口水,皮肤发红,形成湿疹或表皮破损溃烂,并可继发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到了2~3岁牙齿长齐后,口水仍流个不停,就要小心宝宝有罹患口腔、咽喉黏膜炎症等疾病的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了。
小儿流口水同时哭闹不安,拒食,进食时哭闹加重或伴有发热现象。这时应仔细检查一下口腔黏膜及舌尖部、颊部有无溃疡。溃疡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致流口水,应尽早治疗溃疡。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地流口水,常有口腔炎、面神经麻痹,伴有小嘴歪斜、智力下降等。另外,唾液分泌功能亢进、脾胃功能失调、吞咽障碍、脑膜炎后遗症等均可引起病理性流涎。
5婴儿流涎的内外兼容调治法
病理性流涎是指婴儿不正常的流口水。大人们经常因宝宝好玩而捏压其脸颊部,可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腮腺有损伤的小儿,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儿。婴儿患有口腔疾病,如口腔炎、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也可导致流口水。婴儿流口水,常常打湿衣襟,容易感冒和并发其他疾病。
内治法
(1)良附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理中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或参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3克,每日3次口服。治法:温补脾阳。用于婴儿脾脏虚寒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清澈,色白不稠,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2)黄连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或鱼腥草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蒲公英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甘露消毒丹,每次3克,每日2次口服。清泻脾热。用于脾经蕴热之流涎,表现为口水多而稠黏,浸湿胸前,进食时更多,伴有面色潮红,大便偏干,小便短少。
食疗法
(1)生姜2片,神曲半块,食糖适量。将生姜、神曲、食糖I司放罐内,加水煮沸即成。代茶随量饮,或每日分2~3次饮服。有健脾温中、止涎的功效。
(2)炒白术9克,益智仁6克。加水煎取药汁,频频当茶饮。有健脾化湿、温中止
(3)薏仁50克,生山楂10克(鲜的更好),水650毫升。文火煮1小时,浓缩汁。
以上就是医药人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婴儿流涎的内外兼容调治法》相关信息,希望大家喜欢。
内容版权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网上整理转发,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