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9
家有老人需要养护心脑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于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出现高血脂的困扰。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的柔韧性也逐渐下降,血管变厚变硬,血液流动受阻,血管的功能慢慢下降。那么怎样软化血管呢?血管保健知识有哪些呢?快来了解一下吧。
1软化血管的食物
父母越来越老,血管也会硬化,这会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不利,朋友们常给父母买这些食物可以软化血管,大家一定要记住啊。
1、黑木耳:黑木耳加冰糖,能降血压和防止血管硬化。黑木耳经常和蒜、葱一起食用,可缓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香菇:含有一种核酸类物质,可抑制胆固醇的产生,并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血管变脆,因而香菇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3、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K、B2、B6、胡萝卜素,能改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
4、枣:含有相当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维生素P能防止出血性疾病。
5、核桃:含丰富的磷,可营养脑神经,还含有大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
6、茄子:含有维生素P,其中以紫茄子含量最高。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风有较好作用。
2血液粘稠的危害
很多人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保护身体某个脏器,却忽视很多疾病的根本来源于血液。血液粘稠对健康的危害很大。
1.加快动脉血管硬化
血液变得粘稠,就会伤害到毛细血管,甚至堵塞毛细血管,因此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
2.诱发或加重冠心病
血液黏稠会引起的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不足,造成器官缺血缺氧,从而可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加重。
3.促成血栓、栓塞形成
血液稠度增高,血液流速便会减慢,血液里老化的红细胞集聚,会加重血稠而发生凝血,出现血液凝集块、造成血管栓塞,从而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3健康血管3大标准
血管硬化是临床上常见问题,如果硬化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此人们一定要注意预防,可是从生活中做好软化血管的措施。软化血管的方法有很多,饮食也是其中一种,不仅可以软化血管,还可以清理血管中的垃圾,那么哪些食物能软化血管呢?
健康血管的三大标准:
1、好的血管有弹性且柔韧:血管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不可避免地多多少少会变硬变脆,失去弹性。血管的韧性变差,就会造成控制血压的能力变差,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所以好的血管首先要有弹性,这就好比橡皮筋一样,失去了弹性,其功能也就随之减弱。此外,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影响血管弹性的两大重要因素,有规律地体检,是保护血管韧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要让血压血脂失控。
2、血管像软水管,好的血管内壁光滑通畅:如果将好血管和生了病的血管放在你面前,你会发现,好的血管看上去特别光滑。动脉血管富有活力,管壁十分光滑,看不到什么杂质,这种血管输送血液的能力也最强。但生了病的血管,其管道内壁就被各种垃圾占据,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引发多种疾病。
3、血管通畅:这里指的顺一般指的是动脉,动脉输送血液运达全身,血管通畅,血液流量就越大,供应到全身各处的营养也就增多。血管通畅,血流快,新陈代谢的速度也较快。上年纪后即便血脂稠,也比较不容易堵塞,被心脑血管疾病找上的风险更低;冬天更不容易感到体寒,手脚冰凉等。
4血管堵塞怎么办
1、血管堵塞性疾病的概念
血管堵塞性疾病包括:动脉在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心脏血栓脱落后的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后的血液回流受阻等;其临床表现的疾病主要有:眼底缺血性病变:(缺血性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缺血性心肌萎缩等);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脱落引起肺动脉梗塞,房颤附壁血栓脱落致(脑、肠、肢体等)动脉栓塞,股骨头坏死等;以上诸多疾病统属血管堵塞性疾病。
2、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现状
血管堵塞性疾病的常见发病因素有四:血管壁硬化、血管痉挛、血液粘滞度升高、血小板聚集(硬化斑块脱落、硬化血管内膜下出血、非血栓性栓塞属特发性少见原因,不在此讨论之列)。在治疗上目前通用的方法是:(1)针对血管壁硬化――支架介入、血管搭桥(无论中西医就目前而言,均无有效药物);(2)针对血管痉挛――中西医均有有效药物(如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和中药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等);(3)针对血液粘滞度升高的治疗――抗凝药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及降血脂药,中药活血化瘀药、增加饮水量,针对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数增多的原发病治疗;(4)针对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活血化瘀中药等。然而,以上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都是用于预防,对于已经在血小板聚集和血凝作用下形成的血栓的治疗,目前仅有纤溶类西药“尿激酶”等能对其溶解,但不足之点是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仅有3~4小时),因而严重限制了其临床有效使用。
3、目前国际上溶栓药的研发状况
溶栓药分为三代:
第一代:尿激酶(UK),正常血液中存在,由人尿中提取,可溶解血栓,但易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明显,90分钟血管开通率53%,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28%,有效时间窗在3小时内;
第二代:阿替普酶(rt-PA):属组织型纤溶酶,来自人体组织,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轻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54%,有效时间窗在3~4.5小时;
第三代: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属基因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溶解血栓时,不引起异位出血,以瑞替普酶为例,全身纤维蛋白原消耗情况中度,90分钟血管开通率大于80%,血流完全再灌注率(TIMI3级)60%,有效时间窗仍在3~4.5小时;
针对以上情况,中医界设计了不少中药复方处方,企图解决这一难题,但已上市的中成药,药理作用多数以抗凝作用为主,比较有影响力的药品如“脉络宁注射液(颗粒)、通脉灵片、脑心通胶囊、活血通脉片、血塞通片、通心络胶囊、血栓心脉宁片”等,临床疗效显示,对一般性缺血性血管病,疗效尚可,但对于动脉狭窄严重的冠心病、复发性脑梗、严重的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曲张并发重度溃疡,都显得“效力有限”。
综上所述,目前溶栓西药,仅管溶栓力强,但其“有效时间窗”太短,严重制约其临床使用,而已有中成药又显“药力”不足。正因如此,全国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就有99.8%的未能接受到特效药物的“溶栓治疗”(见《参考资料》)。因此研究一种中药复方可以有效治疗“重度、复杂的血管堵塞性疾病”,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4、研究治疗血管堵塞性疾病中药复方的目的、意义
血管堵塞性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但此类疾病在治疗手段上除了支架介入和血管搭桥外,在药物治疗上,西药受“有效时间窗”限制,目前上市的中成药又显“药力不够”。严重制约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本项目旨在有效解决眼底、心、脑、下肢严重缺血性疾病,对于保护视力、挽救生命,保护生产力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对减少社会残疾人数量,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医保负担,也有极重要意义,同时对提高中草药在血管堵塞性疾病中的治疗地位,增强中成药企业的生存能力,提高民族制药工业的竞争力也有重要意义。
5血管硬化怎么办
血管是非常富有弹性的,为了使血液流动顺畅,所以内壁很柔软。但是形成动脉硬化的血管,则会增厚与变硬,内壁出现粉瘤(粥状硬化巢),这是因胆因醇、血小板附着所造成的隆起。于是,血管内腔变窄,使得血液循环不顺畅,继续恶化下去就会完全堵塞,导致心肌梗死与脑中风。
1、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胆固醇大量摄入油腻性食物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是动脉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胆固醇在体内是细胞膜、脑及神经组织的重要成,与荷尔蒙、维生素D的形成有关,具有特别的生理功能,不可缺少。但如果摄取过量,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就会超出正常范围,久而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危害健康。临床研究发现,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是发生冠状动脉硬化及心脏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油脂饮食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日常饮食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脂,如果平时喜欢吃肥腻食物而又不注意其他矿物质的摄取,就会使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和其他心脏血管病变。
合理的饮食可防治动脉硬化,因为血脂升高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所以饮食防治的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血脂。合理饮食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控制总热量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每月体重减轻 0.5~l 千克即可。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2、少吃高胆固醇食物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卵磷脂,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 2 个。
3、少吃动物油(猪油)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 13 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