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9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那么高血压患者常见误区有哪些?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高血压患者每3月查尿常规
肾脏是由微小血管组成的脏器,血管分布非常丰富,是全身血液的必经之地,因此血压的高低对肾脏的影响巨大。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动脉、肾小球硬化,产生蛋白尿,久而久之会引发肾功能的衰退。高血压一旦对肾脏造成损害,会导致肾脏血管内皮受损血管活性物质代谢障碍,进而加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引起高血压与肾脏之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有些高血压就是肾脏疾病引起的。患者在确诊为高血压时一定不能忽视尿常规的检查,它的结果可以帮助了解机体肾功能的情况。因为这时的高血压有可能是由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等造成的,但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造成很多患者仅仅关注如何降压,而耽误了肾脏疾病的治疗,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后果。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对肾脏功能的保护,定期检查。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在5至10年以上的患者,很容易并发肾脏损害,应注意尿常规的定期检查,最好3个月查一次。
同时,高血压患者也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尿液是否有泡沫、颜色是不是呈浓茶色、是否有夜尿增多、是否经常出现水肿等肾病早期症状,及时发现自己的病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做尿常规及相关肾功能检查。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最有效、最根本的预防肾脏损害的办法就是严格控制血压,降压达标。而对于已经伴有一定肾脏靶器官损坏的患者更是要严格控制血压,收缩压应控制在125mmHg以下,舒张压应控制在75mmHg以下。
2高血压患者常见误区
有些高血压病人服药过程中血压总是出现反复,这与不少病人对于服药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有关,最常见的有5 大错误,需要加以纠正和澄清。
1. 我的血压虽然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用吃药我们常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就是说高血压的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也不在于有无症状,而在于血压持续升高可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一旦并发脑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1999 年中国高血压联盟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了危险性分层(组)。由表可以看到虽然同为1级高血压,但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可以是低危的、中危的,也可以是高危甚至极高危组的。对于低危及中危组的病人可以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进行观察,对于高危组和极高危组的病人则必须立即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所以,病人是否需要立即进行药物治疗不是根据症状,也不是单纯根据血压值,而是根据高血压病人的危险程度。因此,那种没有症状不用吃药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轻度甚至中度血压升高者,虽然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使血压趋于正常,但还是应该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降到一个理想的水平。当然,经过长期服用降压药,再加上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所用药物的剂量或种类,直到能以最小剂量维持血压在理想水平。服用维持量贵在坚持,有时虽然每天仅用药1次,每次仅半片或1片药,看似微不足道,但它能维持血压在安全水平,且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 别人吃这种降压药效果好,所以我也可以吃个体化原则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之一,由于每个病人的病情不同,加之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每个病人如何用药均有所不同。例如一个病人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蒙诺”效果很好,但另一个病人可能因干咳不能耐受而不得不停药。有些病人单用或联合用利尿剂后降压效果很好,但痛风病人却可能因此而使病情加重。
3.血压增高时就吃药,降至正常后就停药,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认识。目前的抗高血压药物是治标不治本,即只能控制血压,但不能彻底根治,所以抗高血压治疗应无限期,这也是一个准则。有资料证明,高血压病人如停止服药,其血压早晚会回到治疗前的水平。所以,当您的血压降至正常时,并不意味着您就可以停用抗高血压药物。您如果想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能够健康生活的话,就必须坚持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擅自停药造成的血压波动不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加重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4.老年人血压不能降至正常,否则会影响脏器的血液灌注这是没有道理的。大家知道,在血容量及心搏出量不变的情况下,血压的变化主要决定于外周血管的阻力。这种阻力增加主要是因大动脉硬化及阻力小动脉收缩引起的。因此,高血压是二者的综合结果,它并不能增加各器官的有效循环血量。所以老年人血压降至正常,不会影响脏器的血液灌注。当然,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日益老化,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舒缩功能受限,所以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血压,观察药物治疗周期应稍长,一般用药1~2 周后再调整药物剂量;联合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5 个条件:一是具备有效的降压作用,并不产生耐药性;二是能抑制和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和血管损害; 三是能减少或不增加心血管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 四是不加重伴有的其他疾病如慢阻肺、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心衰等;五是服用方法简便,无严重副作用。只要符合上述五点,不管老药新药都是好药。对每个具体患者来说,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好的降压药。药理学家通过比较新、老降压药物发现,新上市的降压药并没有更优越的降压效果;在减少合并症上也是如此。惟一例外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它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同时具有6个强适应证:①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②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效;③对治疗冠心病高危因素有效;④在心肌梗死后仍可使用;⑤它能改善肾脏的供血,使尿中蛋白减少,在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方面较其他降压药更有效;⑥它尚能预防中风复发。加各器官的有效循环血量。所以老年人血压降至正常,不会影响脏器的血液灌注。当然,老年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日益老化,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舒缩功能受限,所以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血压,观察药物治疗周期应稍长,一般用药1~2 周后再调整药物剂量;联合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
5. 新上市的降压药比老降压药好一种理想的降压药应具备如下5 个条件:一是具备有效的降压作用,并不产生耐药性;二是能抑制和逆转高血压所致的心、脑、肾和血管损害; 三是能减少或不增加心血管的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等; 四是不加重伴有的其他疾病如慢阻肺、糖尿病、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心衰等;五是服用方法简便,无严重副作用。只要符合上述五点,不管老药新药都是好药。对每个具体患者来说,能有效控制血压并适宜长期治疗的药物,就是好的降压药。药理学家通过比较新、老降压药物发现,新上市的降压药并没有更优越的降压效果;在减少合并症上也是如此。惟一例外的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它除了具有降压作用外,同时具有6个强适应证:①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②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有效;③对治疗冠心病高危因素有效;④在心肌梗死后仍可使用;⑤它能改善肾脏的供血,使尿中蛋白减少,在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方面较其他降压药更有效;⑥它尚能预防中风复发。
3高血压的病因
遗传因素(30%):
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genetic 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
膳食电解质(20%):
一般而言,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者。WHO在预防高血压措施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一项由32个国家参加共53个中心关于电解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钠/钾比达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钠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这与中国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钾能促进排钠,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钾摄入量,有可能保护动脉不受钠的不良作用影响。钙可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膳食普遍低钙,可能加重钠/钾对血压的作用。增加膳食钙摄量的干预研究表明,钙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压降低。
社会心理应激(15%):
据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病残、家庭破裂、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肾因素(10%):
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神经内分泌因素(10%):
一般认为,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但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有两类:
1、缩血管纤维,递质为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去甲肾上腺素。
2、扩血管纤维,递质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及P物质。这两种纤维功能失衡,即前者功能强于后者时,才引起血压升高。近年来,中枢神经递质和神经肽,以及各种调节肽与高血压的关系已成为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据报道,CGRP可能抑制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在外周它可能抑制肾上腺神经受刺激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报道,从哺乳动物心脏和脑中分离出利钠肽(A、B及C型),启示了人体内有一个利钠肽家族。近来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将小鼠肾素基因(Ren-2基因)经微注射装置注入大鼠卵细胞,形成了转基因大鼠种系TGR(mREN2)27,这种动物血压极高。用Northern印迹杂交法证明,Ren-2转基因表达在肾上腺、血管、胃肠及脑,并可表达于胸腺、生殖系统和肾。由于其表达于血管壁,可能使血管的血管紧张素形成增加,从而发生高血压和血管SMC肥大。
4高血压如何护理
对症护理
1、家人要多了解高血压的知识,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
2、高血压需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
3、合理调节患者的饮食,多以清淡为主,坚持少盐、忌烟酒的原则。
4、尽量使患者保持开心的状态,患者身边需常有人陪伴,避免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5、让患者定期参加一定的运动,不仅使患者心胸开阔,而且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对病情有很大的帮助。
太极拳:适用于各期高血压患者。太极拳对防治高血压有显著作用。据北京地区调查,长期练习太极拳的50-89岁老人,其血压平均值为134.1/80.8毫米汞柱。
慢跑或长跑:慢跑和长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适用于轻症患者。高血压患者慢跑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120-136次,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血压平稳下降,脉搏平稳,消化功能增强,症状减轻。
6、保持患者大病通畅,必要时服用缓泻剂。
7、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如果血压持续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时,要立刻就医。
8、保持情绪稳定。血压的调节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大喜、大悲、大怒都可引起血压大幅度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应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
9、经常测血压。家庭最好自备血压计,每天最好早晚各量一次血压,以便根据血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在血压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应禁止同房。
一般护理
1、饮食要清淡
饮食要三低二高。低动物脂肪、低糖、低钠(盐),高蛋白、高纤维素(蔬菜)。高血压病人不宜吃得过咸,要多吃蔬菜和易消化食物,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动物脂肪和内脏,以防止发胖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对于老年人,在烹调方面不宜采用油炸方式,因这类食品会增加脂肪含量。这是高血压的注意事项之一。
2、心情要舒畅
俗话讲,“笑一笑,老变少”。实践证明,心情开朗、乐观的人较长寿。应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培养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相反,如果你终日处于兴奋、紧张或忧伤之中,对鸡毛蒜皮小事耿耿于怀,会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粘度增加,使原已升高的血压继续上升,诱发高血压危象、脑血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3、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每天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防止肥胖,而且可以促进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血管紧张度,使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下降,也可使血甘油三酯及血液粘稠度下降。这些对预防冠心病及高血压病都十分有利。
4、定时排便
人体在排大便时腹压升高可影响血压。高血压病人在排便困难时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平时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还应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5高血压有哪些症状表现
1.肢体麻木
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现象,一般是手指和脚趾的麻木,还伴随着皮肤上像是有蚂蚁爬过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颈部以及背部的肌肉的紧张、酸痛。一般来说肢体的麻木不太容易好。
2.烦躁心悸和失眠
高血压的患者会出现不知原因的烦躁以及心烦,心悸的症状,由于烦躁,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会出现失眠的症状。该症状是因为患者的大脑皮层功能出现紊乱以及植物神经出现功能失调有关。
3.全身症状
高血压的患者在还会出现全身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晕和头痛,情绪特别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有的患者还会伴有颈部的板滞。
4.脑部的表现
脑部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头痛、头晕。这些现象大部分都是因为患者突然清醒高亢,疲劳乏力,或者天气突然变冷、变热、停用降压药而导致。患者的血压会急骤升高。而且还会出现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