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8
很多家长都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当小孩出现白血球偏高的时候就非常的焦急,那么白血球偏高对小孩有没有危害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讲,一起来看!
1白血球高是怎么回事
一、白血球高是怎么回事
白血球在人体中俱有重要的防御功能,系由骨髓制造而后巡回在血液及组织器官内执行巡逻捍卫任务。一般而言,人体血液内白血球数目的正常值为4,000-11,000/
mm3,因此高於10,000-11,000/ mm3以上时即称为白血球过高。
白血球可因感染症、发炎、过敏、肿瘤、自体免疫疾病、组织坏死、物理性刺激、情绪反应或药物之影响等原因升高。白血球可分很多种,包括:嗜中性球、嗜酸性球、嗜碱性球、淋巴球、单核球等,不同病因造成不同种类的白血球增加。若有白血球增加,需进一步检查白血球分类并追究原因。
二、白细胞计数
正常成人为4000~10000/μL,新生儿为15000~20000/μL,6个月至2岁婴儿为11000~12000/μL。 *升高:
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 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 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
2白细胞高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白血球偏高说明有炎症,比如病毒性的感冒,白血球就高。
1、有炎症应有发烧,说明身体抵抗力强;炎症厉害,而不发烧,说明身体抵抗力差。
2、不发烧,白血球高,说明炎症厉害,有可能发展成大叶肺炎。
3、不发烧,也无炎症,白血球持续居高不下,要考虑白血病。
指导意见: 一般白细胞升高时炎症或者疾病的一种表现是没有什么大的伤害的,但是有的疾病比如白血病的时候白细胞极度升高,会使血液的粘稠度升高,严重的话会形成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
通过小编上面的分享,你对于白血球偏高的儿童危害是不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孩子出现了这种症状的话,应该及时的就医检查,并作出合理正确的治疗为好!
3白细胞高是不是就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骨髓中造血细胞的恶性克隆病变。白血病病人的骨髓过分产生了异常的白血病细胞,妨碍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使得正常血细胞的功能和数目降低。白血病的死亡率高,发病年龄低,是危害人们健康的杀手。
那么白细胞高是不是白血病?近来总有朋友咨询类似这样的问题,白细胞高有可能是白血病,但是仅有白细胞高并不能确定是不是。白细胞高是白血病的的一种症状。
一般人的白细胞升高首先考虑验证,但很少有人能升高到2万以上,因此医生怀疑白血病是正确的,但白血病可以通过血常规镜下的白细胞分类做初步鉴定。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升高,患者的血液标本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量原始和幼稚的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如果血常规标本镜下检查没有发现幼稚细胞,那么基本上可以排除白血病。 另外白血病人粒细胞(白细胞)的组成成分也不同,体内有感染的病人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高,白血病人的白细胞则通常是淋巴细胞高。也可以通过做骨髓作进一步的确诊。
白血病的预后情况不佳,一定及时及早发现就医,规范治疗。最后,祝白血病患者早日康复!
4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
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白血病患者通常会有白细胞少的现象,由此很多人在生活中做检查时发现自己的白细胞较少就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那么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其实人们在生活中会因为身体的变化,白细胞的数量会有所波动,针对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这一问题,这里癌症专家就为您介绍:
针对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这一问题,应先了解白细胞数高低与白血病的类型有密切关系。通常,红白血病、亚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大多偏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增加。白细胞减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常常比白细胞过高的白血病治疗效果好,易缓解,生存期也长些。而慢性白血病,不论是粒细胞型还是淋巴细胞型,白细胞数通常都是增加的,所以,白血病病人外周血的血细胞不一定都增高。白血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急性还是慢性,早期还是晚期以及细胞的类型和白血病治疗措施。
白细胞少就是白血病吗?急性白血病病人白细胞数或高或低,外周血中常能见到各种原始及幼稚细胞,但是多少不一。有的高达90%以上,有的却不易见到。后者一般是白细胞正常或减少的白血病患者。所以患者在查血常规时,白细胞低并不一定代表不是白血病,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的检查给予确诊,以便能早期发现,争取积极治疗白血病。
5白细胞减少症的护理基本要点
白细胞减少常继发于多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原发病为主。多数白细胞减少者病程常短暂,呈自限性,无明显临床症状或有头昏、乏力、低热、咽喉炎等非特异性表现。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而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易有反复的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的时间和减少的速率直接相关。
粒细胞缺乏与一般的白细胞减少表现完全不同,起病热、出汗、周身不适。几乎都在2~3天内发生严重感染。肺、泌尿系、口咽部和皮肤最易发生感染。黏膜可有坏死性溃疡。由于介导炎症反应的粒细胞缺乏,所以感染时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不明显;如严重的肺炎在胸片上仅见轻微浸润,亦无脓痰;严重的皮肤感染不致形成疥肿;肾盂肾炎不见脓尿等。感染容易迅速播散,进展为脓毒血症,死亡率甚高。本症常见的病因是药物反应,可有相关的病史。停用药物经抢救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回升,表示病情好转。
慢性特异性粒细胞减少症:系慢性粒细胞减少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以中青年女性较多见,无明确的特殊服药史及化学品接触史。临床无症状或有疲劳、低热、盗汗或失眠等。周围血细胞及骨髓涂片检查均无特殊发现。
周期性粒细胞缺乏症:以反复周期性粒细胞减少伴全身乏力、发热及轻度感染为其特点,大多数病人于婴儿期即起病,也可起病较晚。可累及家庭中几个成员。发作期约4~14天,间歇期12~35天,症状可完全消失。
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系显性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较大,成间歇发作,粒细胞中度减少,过程良好。骨髓象粒系停滞于中幼和晚幼粒阶段,可伴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随年龄增长,可自行缓解。
病人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无原发病亦无反复感染者可统称为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家族性、先天性和假性粒细胞减少症在内。
白细胞减少症有哪些治疗措施
继发性粒细胞减少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中止可疑药物或毒物接触。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选用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碳酸锂可增加粒细胞的生成,但对慢性骨髓功能衰竭者无效。成人剂量300mg,一日三次口服,见效后减量为200mg一日二次维持2~4周。副作用可有震颤、胃部不适、腹泻、瘙痒、水肿等,停药即可消失。肾脏病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硫唑嘌呤对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者有效。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又无感染者一般不需服药。
2.基因重组人粒系生长因子GM-CSF和G-CSF可诱导造血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促进粒细胞增生、分化成熟、由骨髓释放至外周血液,并能增强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活性。G-CSF对周期性粒细胞减少和严重的先天性粒细胞缺乏儿童效果较好,它能加速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恢复,亦可用于预防强烈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和发热。根据病情选用50μg/m2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或100~300μg/d皮下或静脉内滴注。待白细胞回升后酌情减量或停药。CSF的副作用有发热、寒战、骨关节痛等。
3.抗感染治疗
病员一旦有发热即应做血、尿和其它有关的培养,并立即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待证实病原体后再改用针对性的制剂。如未能证实病原体则广谱抗生素的经验性治疗必须给足疗程,并应注意防治二重感染,如霉菌、厌氧菌等。对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者必须给予严格的消毒隔离保护,最宜于置入空气净化的无菌室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以防交叉感染。粒细胞缺乏症者抗感染治疗常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
4.其他
输注浓集的粒细胞悬液曾试用于伴发严重感染者,但因受者体内迅速产生粒细胞抗体而难以奏效,现已少用。在骨髓衰竭为粒细胞缺乏的原发病因,并排除了免疫介导所致的症状严重者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