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12
我们都知道白细胞是我们体内免疫系统比较重要的细胞,它对我们抵抗外力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体内出现白细胞偏低的症状,应该要引起重视,最好是去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配方或者了解一些相关的白细胞偏低治疗文章,也可以从平时的饮食方面进行改善。
1白细胞低的原因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正常白细胞数为(4~10)×109/升,通俗说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平均值则为7000个。如果介于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疗;如果低于4000个,就可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疗,比如说,仅仅是轻度减少或一过性减少,复查时未继续下降,又毫无症状或不适,那就不必紧张,也无需治疗。当然,下列情况下的白细胞需要关注,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干预措施。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诊断> 1.白细胞减少症:由各种原因导致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Oxll09/L。儿童 的标准为10-14岁低于4.5x109/L,5—9岁低于5.0x109/L,小于5岁低于5.5x109/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在成人低于2.0x109/L时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l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2白细胞低的危害有哪些
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吞噬和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御和消灭入侵的病原微生物。 吞噬作用是生物体最古老的,也是最基本的防卫机制之一。
对于其要消灭的对象无特异性,在免疫学中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吞噬作用很强,嗜酸性粒细胞虽然游走性很强,但吞噬能力较弱。 白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的内皮间隙,从血管内渗出,在组织间隙中游走。它们吞噬侵入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和一些坏死的组织碎片。
一般认为,白细胞能向异物处聚集,并将其吞噬,这是因为白细胞有趋化性。由于细菌体或死亡的细胞所产生的化学刺激,诱发白细胞向该处移动。组织发炎时产生一种活性多肽,也是白细胞游动的诱发物质之一。 中性粒细胞内的颗粒为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其所摄取的病原体或其他异物。
一般一个白细胞处理5~25个细菌后,本身也就死亡。死亡的白细胞集团和细菌分解产物构成脓液。 单核细胞由骨髓生成,在血液内仅生活3~4天,即进入肝、脾、肺和淋巴等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变为巨噬细胞后,体积加大,溶酶体增多,吞噬和消化能力也增强。但其吞噬对象主要为进入细胞内的致病物,如病毒、疟原虫和细菌等。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免疫功能。此外,它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清除衰老与损伤细胞的作用。
3白细胞低吃什么
对于白细胞偏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会给病毒或者细菌创造机会,导致引发一些相关的疾病,所以,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注意白细胞的含量。
介绍 白细胞低的原因[2]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μ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一般白细胞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伤寒等、也有因为药物引起的。如系药物等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适当应用生白药物,如集落刺激因子(CsF)、碳酸锂、茜草双酯、多抗甲素等。停止接触放射线或其他化学毒物。由脾功能亢进引起的,易发生反复,严重感染,可做脾切除术。 白细胞减少的缘由 白细胞具有重要防卫功能的,如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在身体某一部位有炎症,尤其是化脓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会升高。而如果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00/立方毫米,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都正常的,则称为白细胞减少症。
专家根据临床经验以及实验研究把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感染(1)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2)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等。(3)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4)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等。 更多详见 如何预防 1.对密切接触放射线或苯的人群(高危人群)应作定期检查。 2.对服用有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的患者,要严密随访。 3.慢性白细胞减少患者,若长期随访血象稳定,可不必服药。对白细胞数较低而有症状者可选用利血生、沙肝醇、维生素B4等药物中的1-2种。 4.对起病急骤的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症,应送血液科抢救。
患者忌食食品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证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2.荸荠: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 3.槟榔:为破气伤正之果。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 5.芥菜: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想要治疗白细胞偏低这种症状,可以在平时多吃一些富含脱氧核苷酸的食物,少吃一些槟榔、柿子,这样就有助于白细胞的快速增长。同时,在生活中,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
4白细胞低的治疗办法有哪些
轻度减少者不需特别的预防措施。中度减少者感染率增加,应减少出入公共场所,并注意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去除慢性感染病灶。
粒细胞缺乏者,应考虑采取无菌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感染者应行血、尿、痰及感染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影象学检查,以明确感染类型和部位。在致病菌尚未明确之前,可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待病原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若3~5天后无效,可加用抗真菌治疗。
病毒感染可加用抗病毒药物。折叠升粒细胞药物造血生长因子,如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粒缺患者疗效明确,可使中性粒细胞迅速增多,并增强其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
常用剂量为2~10ug/(kg·d),常见的副作用有发热、肌肉骨骼酸痛、皮疹等。碳酸锂有刺激骨髓生成粒细胞的作用,常用量为:0.6~0.9g/d,副作用为轻度胃灼热感、恶心乏力等,肾脏疾患者慎用。折叠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和通过免疫介导机制所致的粒细胞缺乏可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他原因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则不宜采用。
5放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
放疗是食道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有一些副作用,白细胞减少是最为常见、影响较重的一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食道癌专家、北京安定门中医医院首席食道癌专家王桂绵教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患者出于对白细胞减少的成因、后果以及应对方式缺乏足够认识,心存疑虑、恐惧,对食道癌放疗的态度千差万别,有些人甚至不接受放疗。对此,食道癌专家王桂绵就患者担心的问题做出解读。
白细胞减少的病因及其危害
据食道癌专家王桂绵教授介绍,白细胞俗称白血球或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外的东西。健康成人血液中白细胞为4000-10000/UL(微升)。每天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有较大的范围变化。当血液中白细胞数量持续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就是白细胞偏低(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并有一定的危害,如患者自觉全身乏力,易导致严重感染有出血倾向,甚至败血症,内脏、颅内出血而死亡。
放疗是导致食道癌患者白细胞减少的重要原因。患者在放疗期间,进食过少及放疗对造血系统的影响都可使血象下降,抑制血细胞生成,造成骨髓抑制,使白细胞和血小板锐减。食道癌专家王桂绵教授建议,患者在放疗期间应至少一周查一次血象,监测血细胞的变化,当白细胞小于 3 X 109/升,血小板小于70 X109/升时应暂停放疗,升血对症治疗,血象恢复后再开始治疗。如果当放射野较小,或放射野未影响造血系统,白细胞在小于3X109/升,但大于2 X 109/升,血小板小于70 X 109/升,但大于50 X 109/升时,仍可继续放疗,此时要严密监测血细胞的变化,如果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则应立刻停止放疗,加强升血治疗。
食道癌放疗前后积极防治白细胞减少
食道癌专家王桂绵教授认为,提前干预比事后补救来得好,主张在放疗过程的前、中、后进行全方位的调理。
放疗之前主要增加“战略储备”,做法是中医辨证治疗加饮食调理。这一个时期比较强调补益之剂的应用,常用黄芪、人参、阿胶、黄精等中药;饮食上,要加强营养,多吃一些肝脏、瘦肉、豆制品及菠菜等生血食品。
放疗中可以应用一些减毒增效的中药,对固护正气很有帮助,而且还有防止常见的胃肠道反应的功能。
放疗结束后白细胞减少有相当的必然性,但同时又具有可恢复性。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激素疗法、口服升白细胞药、注射集落刺激因子、输成分血等。其中,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大,不可久用;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等药物疗效不确切;注射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见效比较迅速,但白细胞持续低下的情况仍十分显著,一旦停用,白细胞水平会更为低下,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骨骼疼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等;输注粒细胞悬液是直接补充白细胞的方法,但常常会使受者体内迅速产生粒细胞抗体而难以奏效。另外,注射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输成分血价格昂贵,效价比低。
除了这些手段之外,中医药是一种很好的对付食道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的方法。中药品种众多,讲究相互的搭配,补气和补血药的联合应用,可以让白细胞持续稳定地上升。食道癌专家王桂绵教授主张辨证与辩病相结合,因人因症而异,个性化治疗白细胞减少。她将此症归纳为气血两亏、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3种证型,治法以益气血、补肝肾、兼补阴、清热解毒等为主。
1、气血两亏型:气血两亏是白细胞减少症最早出现的证型,一般白细胞数3~4×109/L。患者一开始往往感觉有明显的周身乏力、头晕、心悸、食欲不振、夜寐多梦、心神不安等症状,舌质淡,脉细弱。治以益气补血,益气以补脾为主,补血以补心肝血为主。
2、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至3×109/L以下时,往往表现气阴两虚征候。患者全身乏力加重外,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正气不足,极易招致感染,如反复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二是由于阴虚生内热,可出现低烧、五心烦热、石棉、盗汗、咽干、咽痛、舌红苔薄,脉象细数等。治以益气滋阴为主,滋阴主要是补肝肾之阴。当并发感染时,酌加清热解毒之品,注意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3、脾肾阳虚型:由于气血虚弱不能化生精微,最终将出现脾肾阳虚的症候,有的患者常常并发瘀血。前者表现面色苍白,精神委靡,畏寒肢冷,懒言少语。腰痛膝软,舌体胖大,舌质淡白,周边有齿痕等;并有瘀血者面色晦黯,全身肌肉骨骼疼痛,肢体麻木,肌肤甲错,腹内肿块,舌色黯淡或紫黯,舌苔薄白,脉象沉细无力或细涩等。治宜温阳补血,即:温脾阳、壮肾阳、补气血。
白细胞减少的饮食护理要点
白细胞减少的最大隐患是感染,所以患者应避免公共场所以防呼吸道感染,同时注意休息,控制亲友探访,在饮食上也应相对注意:
1,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质为身体恢复提供物质基础,维生素可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发育,有助于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促使恢复正常。
2,严格消毒。此时病人易并发感染,故在制作食物时应严格消毒。
3,避免食用生冷或不洁食物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4,应忌食柿子、荸荠、槟榔、薄荷、芥菜、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