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内科

老人家风湿骨痛怎么办

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9

一般来讲,风湿病和类风湿病是最常见于老年人身上的病症,而在患有此类疾病后,老年患者的身上也会出现风湿骨痛的症状,而这种骨痛症状一旦发生,有的老年人甚至都会出现不能走路的情况,那么,老人家风湿骨痛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解释一下,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可以有所了解。

1风湿骨痛吃什么好

1、老桑枝煲鸡

材料: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500克

做法:准备砂锅,将老桑枝用清水冲洗过之后就放入锅中,加入处理好内脏的整鸡,倒入适量的清水一同煲汤2小时,最后关火前10分钟加入食盐搅匀即可,最后喝汤吃肉。

功效:有助于温经散寒,清热除湿,适合雨季多风湿反复发作的患者食用。

2、乌头姜汁粥

材料:生川乌头3-5克,姜汁10滴,粳米30克,蜂蜜适量做法:将乌头捣碎研磨成粉末;粳米淘洗好后加水煮粥,大火煮开后就加入乌头粉末,搅拌均匀后改用小火慢煮,煮熟后加入生姜汁以及蜂蜜搅拌均匀,继续煮3分钟即可。

功效:这道食疗适合温热服食,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但是有热性疼痛、发烧、怀孕的人不能吃,而且此食疗不能和半夏、瓜蒌、贝母、白芨、白蔹等中药同服。

3、木瓜汤

材料:木瓜4个,白蜜1公斤

做法:将木瓜洗净上蒸笼蒸熟后去掉外皮,捣鼓成木瓜泥,加入白蜜,将两者搅拌均匀,放入干净测密封罐中保存。每天早上起来后用开水冲调1-2茶匙,饮用即可。

功效:有助于通痹止痛,适合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食用。

2老人家风湿骨痛怎么办

1、适当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通过不断流进、流出关节滑液,带给软骨营养,减少关节磨损,同时经常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和关节拉伸锻炼,可以增加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韧带的弹性,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承受能力,使膝关节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合理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人膝关节病痛的发病率,也可以减少中老年人膝关节病痛的症状。

2、注意保暖

平时要注意保暖。不能让老人受到风寒,尤其是腿部。室内既要保持温暖,又要通风。如受到外来刺激导致关节疼痛,在患处关节部位可进行熏洗疗法。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趁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灶,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

3、药酒服用

①准备石南藤,麻黄,枳壳,桂皮,蚕砂,黄精,陈皮,厚朴,苦杏仁,泽泻,山药,苍术,牡丹皮,川芎,白术,白芷,木香,石耳,羌活,小茴香,猪牙皂,补骨脂,香附,菟丝子,没药,当归,乳香,各种适量用白酒一起浸泡,每次疼痛时,就外擦在伤痛的部位,内服10-15克,一日两次。

可以导致老人家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是有很多的,因为环境的改变,化学或者是物理上的因素也有,有时候我们是措手不及的,所以至少我们要懂得怎么样才能去改善这种情况,帮助自己缓解疼痛,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3风湿骨痛的预防方法

1、休息

病人急性期关节应少运动,甚至卧床休息,并注意休息时的体位,尽量避免关节受压。疲倦是本病常见的表现,因此充足的休息是治疗的重要方法。在白天尽可能有短暂的休息,晚上应有充足的睡眠。

要注意减少工作和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如家里物品的放置应科学合理,轻便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高处,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笨重和不常用的物品放在柜子的下面。安排好工作的程序,尽量使用工具,以减少弯腰、爬高、蹲低等动作。搬物品时,可使用手推车,以节省能量。活动时感到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活动。

2、善于保护受损关节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受损关节的保护,减轻日常活动时的关节疼痛,延缓或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尽量避免关节出现永久性的变形。

3、避免过度强烈使用小关节:在日常生活中,病人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如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不要只用手指作支持,应以手掌来支撑。拧瓶盖时,不要只用手指拧,应以掌心加压力来拧。

4、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如不要长时间站立,在适当时候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应经常变换坐姿、转换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走动一下。应避免手指长时间屈曲,如写字、编织、打字、修理,应不时停下来休息,舒展一下手指。

5、避免关节长时间处于变形位置:无论在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良好坐姿。如坐下时,膝关节不要过分屈曲,双足应平放在地上。

6、适度运动

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及代谢,增强体质与毅力,利于改善和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预防关节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减少关节强直与畸形。在病情许可情况下,可以适度进行运动。重症风湿患者可采用揉法,就是用指、掌、拳、肘在疼痛部位或经穴部位做柔和旋转运动。运动时,指、掌、拳、肘不要离开所接触的皮肤。揉法力度不宜过大,频率要慢,一般说来以每分钟 50 - 90 次为宜。患有此症的老年朋友不妨试试。另外可作一些关节不负重的活动(如关节的屈伸运动)。

7、多晒太阳

风湿骨痛病人应该多晒太阳,让体表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利用太阳光的辐射作用治疗疾病或强身健体。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夏天要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

4风湿病常见症状

1、不明原因的发热

对于长期发热,经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无效,并排除肿瘤者,一定要考虑风湿免疫病的可能。多种风湿性疾病都可以发热,可以是低热、也可以是高热。

2、关节肿痛或疼痛

多数风湿免疫病表现有关节症状,可轻可重,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同时伴局部发热,也可仅表现为疼痛,可为游走性或固定性,也可呈发作性。

3、足跟疼或其他肌腱端部位疼痛

很多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者可出现这些症状。

4、雷诺现象

遇冷或情绪改变现双手或双足变白,得暖或情绪稳定后变红,最后转为正常顏色,很多弥漫结缔组织病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SSc、SLE等均可出现这种现象。

5、多种多样的皮肤粘膜损害

常见有水肿性、充血性红斑,也可见深部痛性结节,可见脱发,也可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如SLE、皮肌炎、系统性血管炎等。

6、口、眼干燥

不仅可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及使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后,更多见于原发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7、下背疼痛和交替性臀部疼痛

很多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可出现,主要表现为夜间尤其是下半夜背部疼痛而醒,伴晨僵感,活动后症状可得到改善。

8、乏力

乏力指的是肌力下降或丧失。由于乏力常与其他症状一起出现,例如,疼痛、晨僵、疲劳等,因此患者有时会分辨不清什么是乏力。在患者无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动作时,患者才会发现自己出现了乏力的症状。如皮肌炎、代谢性疾病及肿瘤诱发的肌病等。

5中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偏方大全

桂枝白芍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兼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偏方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张某,女,16 岁,学生,已四肢关节肿痛四年,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加重2个月。四年前因感冒发热后觉双膝关节疼痛,后渐及双踝、髋、肩、肘、腕等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在当地治疗,血沉75毫米/1小时,抗“o”阳性,类风湿因子(1:160),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强的松、炎痛喜康等。病情时轻时重,两月前突然加重而来诊,中医辨为痹症而收住人院。证见四肢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活动受限,局部皮色不变,触之灼热,肌肉萎缩,面色帝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流注经络,搏结于关节,致使气血不通,郁而化热,久而不愈,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候。用本方治疗半年,复查血沉6毫米/1小时,抗“O”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肿消痛减,功能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出院,继续服药巩固疗效。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黄芪白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15~30克,白术、桂枝、制川乌、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当归、莪术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3个月后,隔日服1剂,再服3个月。此后,以本方制成丸药,继续服6个月,以巩固疗效。全疗程为1年。

【加减】若属热胜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属寒胜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细辛3~6克;若气血亏虚者,再加用党参15~30克,首乌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5例,缓解(关节肿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血沉,粘蛋白恢复正常)11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3例,远期疗效(2年后)随访21例,其中缓解10例,显效9例,无效2例。

黄芪威灵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加减】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7例,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治愈(症状缓解,关节肿大消失,血沉恢复正常)45例;好转(关节活动自如,肿大未消退,血沉基本恢复正常)19例;无效(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3例。治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腿风湿病怎么医治
下一组:中老年人需慎防“老寒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