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9
皮下脂肪增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脂肪肥大部分的血管变少,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跟没有患脂肪增生的患者相比,脂肪增生的患者吸收胰岛素的浓度减少了25%。
1糖尿病患者何时需要临时使用胰岛素
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仅长期口服降糖药治疗即可,但在某些生理状态和病理状态下,患者需要临时加用胰岛素辅助治疗,以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帮助机体疾病的恢复。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如果计划怀孕,应该逐渐停用口服降糖药,而改用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口服降糖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能会危害到胎儿的健康,而生物合成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相似,仅起到激素替代的作用,不会对胎儿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并且还可以减少孕妇酮症的发生,及防止胎儿肺发育不全。
当2型糖尿病患者患有严重疾病,处于应激状态或需要手术时,应改用胰岛素降糖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小剂量持续胰岛素治疗,从而纠正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状态。糖尿病患者在患有严重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视网膜病变、昏迷、休克、严重外伤及烧伤时,都需要胰岛素治疗。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应在术前开始使用胰岛素,并应维持治疗至伤口愈合。
2长期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吗
定义:长期注射胰岛素导致的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细胞肥大
高发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群:在固定部位注射的患者,重复使用针头、反复多次注射同一部位、注射区域较小的人群。
病理改变:脂肪细胞变大,变多。由于肥大部位血管减少,导致胰岛素吸收减缓或减少,但是有时会突然释放增加,使血糖波动。
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群中64.4% 的患者患有脂肪增生,脂肪增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更多见,脂肪增生与未进行注射部位轮换间具有强相关性,与进行正确的注射部位轮换间的相关性最强,在患有脂防增生的患者中, 95% 或是根本没有进行注射部位轮换,或是轮换方式不正确。
避免皮下脂肪增生有助于降低:A 不明原因的低血糖; B 血糖波动; C 胰岛素消耗量和医疗费用。
3常用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那些
1. 过敏反应
多数为使用牛胰岛素所致,它作为异体蛋白进入人体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如IgE并引起过敏反应。一般反应轻微而短暂,偶可引起过敏休克。可用猪胰岛素代替,因其与人胰岛素较为接近。
2. 低血糖症
为胰岛素过量所致,正规胰岛素能迅速降低血糖,出现饥饿感、出汗、心跳加快、焦虑、震颤等症状,严重者引起昏迷、惊厥及休克,甚至脑损伤及死亡。长效胰岛素降血糖作用较慢,不出现上述症状,而以头痛和精神情绪、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
为防止低血糖症的严重后果,应教会病人熟知反应,以便及早发现和摄食,或饮用糖水等。严重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必须在糖尿病患者中鉴别低血糖昏迷和酮症酸中毒性昏迷及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3. 胰岛素耐受性
产生急性耐受常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出现急性耐受时,需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产生慢性耐受的原因较为复杂(系指每日需用200U以上的胰岛素并且无并发症者)。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IRA),对此可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症状,能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正常;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数量的变化,如高胰岛素血症时,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还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此时换用其他动物胰岛素或改用高纯度胰岛素,并适当调整剂量常可有效。
4胰岛素打哪个部位效果最好
吸收速度: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一般来说,糖尿病人会优先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不仅因为腹部吸收比较快,还因为腹部皮下脂肪较厚,分布均匀,不太容易注射到肌肉层,而且腹部吸收胰岛素的速度均匀,效果好。
而常说的上臂注射部位,主要是指上臂外侧1/4处,虽然吸收速度快,但皮下组织薄,容易注射到肌肉层。
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相似,都比较慢。其中,大腿前、外侧注射不太适合身材瘦削的糖友,而臀部皮下组织厚,注射臀部可以较好地控制空腹血糖。
最佳注射部位要看血糖和胰岛素类型
血糖较高的糖尿病人,特别是血糖值超过11.1mmol/L者,应该选择吸收快的部位进行注射,如腹部。此外,腹部注射还适合短效胰岛素和中、短胰岛素搭配的糖友。
而长效胰岛素一般没有部位限制,为了区分短效胰岛素常用部位(腹部),可以注射于臀部。此外,臀部注射适合中、长效胰岛素,特别是注射中效胰岛素的糖友希望作用时间久一些,也可以注射臀部。
专家提醒,人体皮肤先是表皮,到真皮,再到皮下组织,然后是肌肉,而胰岛素需要注射至皮下层。肌肉层血管丰富,胰岛素吸收过快,容易造成低血糖,所以手臂、大腿这两个容易注射到肌肉的部位,最好选用超细超短型针头。
5打胰岛素可能会发胖
胰岛素可以促进人体内糖原、脂肪及蛋白质合成。采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它会首先进入体循环,导致周围组织胰岛素含量升高,促进了外周脂肪的合成和体重增加。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为预防低血糖风险,会故意多吃一些(即预防性食物摄入)。此外,胰岛素刺激产生的胰岛素抗体可作用于下丘脑食欲中枢,刺激食欲,使人吃得更多,体重随之增加。
胰岛素治疗导致的体重增加会加重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升高血压,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体重上升会使胰岛素用量逐渐加大,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友在重视降糖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视体重的管理。
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并非一定会发胖,体重增加主要还是由吃得多、消耗得少造成的。“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友生活中需要时刻遵守的基本原则。每周持续五天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次运动40分钟以上,并注意运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如60岁糖友不超过110次/分钟),可起到减弱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的作用。糖友要积极监测血糖,并减少预防性食物摄入。对于部分无口服药物禁忌的患者,可考虑加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片或胰岛素增敏剂,达到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体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