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内科

宝宝心脏发育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7

很多宝妈们对宝宝在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都是很关注的,其实孩子的发育不仅要看身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看身体内部各个器官的发育指标是否正常,一旦出现异常状况,还是要及时正确诊疗喝防护的,心脏的发育更为重要,那么宝宝心脏发育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宝宝不停吮手指是大脑发育的表现

淡定!“吃手”也不一定是坏事

其实,纠结不已的妈咪们大可不必如此焦虑,宝宝爱吃手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吃手”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手指功能的分化和初期的手眼协调阶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新生儿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还不能指挥自己的小手。生后2~3个月随着大脑的发育,宝宝开始出现了手的动作,“手”在宝宝眼里其实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

把手指放在嘴里在大人看来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可对宝宝来说,则表示他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取得了巨大成就。这需要有四种反射行为的协调才能完成的:将手臂弯屈成小圆弧形、放松运动肌群伸出指头、搜寻并将手伸至小嘴里、开始吸吮。这对于宝宝而言是完成了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家长不应该为宝宝爱吃手而纠结,反而应该感到高兴。

“吃手”其实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吃活动是婴儿期获得满足的最佳、最主要途径。2~3个月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如果吸吮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会影响其身心发展,以致产生暴躁、消沉的负面情绪。家长若能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对于爱吃手的宝宝,该怎样引导?

3~4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拿着宝宝的小手去触摸眼前色彩鲜艳、带着响儿悬挂的玩具,慢慢地宝宝会主动去够摸。

5~6个月的宝宝:家长可抱宝宝在桌前,鼓励宝宝主动伸手够取桌上的玩具,当宝宝小手够取技能大了,会以更大兴趣去触摸,探索和认识周围各种新奇的物体和玩具。这样,宝宝小手忙起来就顾不上吃手了。

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1岁以上的宝宝还对“吃手”情有独钟的话,家长就一定要重视了。主动寻找原因,会不会是因为和宝宝的关系出现了不够“融洽”的一面,还是因为对宝宝的限制过多,要求有些严格而导致宝宝不够开心。有关调查发现,缺少父母关爱和心灵上慰藉的幼儿易养成吮手习惯。这时,吃手能够使宝宝感到安慰,释放紧张和沮丧情绪。

注意:吃手可能是宝宝对你不够信任

对于一岁多的宝宝而言,如果还保持着“吃手”的习惯,可能是宝宝对你还不够信任。专家表示,如果像本文开头案例中的宝宝一样,在游乐场里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而是只会站在一旁“吃手”,说明宝宝对于“你”可能还不够信任。一岁多的孩子在感到恐惧时应该会立刻要求身边的大人把他抱起来,而不是简单的采用“吃手”的方式站在一边。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咪们应该“看”一下自己是不是对宝宝还不够敏感,又或者在一些场合给宝宝造成了不良情绪。

家长要尽可能多花一些时间和宝宝一起游戏,给他更多的爱,可以带他一起玩动手的游戏:拍手、编绳、手影游戏,一起边拍手边说儿歌,玩小白兔搔耳朵的手影,宝宝会乐此不疲。

对宝宝吃手行为,家长应理解和宽容,不可强行干涉,见到较大的宝宝“吃手”也不要反复念叨“怎么又吃手了”。这样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会强化这一行为,甚至影响宝宝未来情绪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2宝宝心脏发育有什么特点

宝宝心脏发育的特点是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2/3偏左,1/3偏右,心底朝上,心尖朝下,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心房和心室之分。心脏发育有两次较快阶段,即2.5岁以前和青春期性成熟时。新生儿心脏的容积仅20~25毫升,2.5岁时增大至60毫升,7岁约为100~120毫升,以后增长相对缓慢。至青春期又迅速增长,14岁时达130~150毫升。由于心脏的工作负荷不同,故左心明显比右心厚。

先天性心脏病有以下常见症状,但轻症先天性性心脏病可无明显症状。

青紫:青紫是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错位,法乐氏四联症等)的突出表现。可于出生后持续存在,也可于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

心脏杂音:多数先天性心脏病都可听到杂音,这种杂音比较响亮,粗糙,严重者可伴有胸前区震颤。心脏杂音多在就诊时被医生发现。部分正常儿童可有生理性杂音。

体力差:由于心功能差、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重症患儿在婴儿期即有喂养困难,吸吮数口就停歇,气促,易呕吐和大量出汗,喜竖抱,年长儿不愿活动,喜蹲踞,活动后易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缺氧严重者常在哺乳、哭闹或大便时突然昏厥,易出现心衰。

易患呼吸道感染: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增多,平时易反复患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又进一步导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为因果,成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死亡原因。

3接种疫苗并非越多越好

目前市面上的疫苗可分为两种疫苗,分别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一类疫苗是国家免费疫苗,当地及外来流动儿童能享受11种免费疫苗,可预防12种疾病。免费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等。一类疫苗所预防的传染病,是各地区普遍流行的疾病,不论孩子体质强弱都容易被感染,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与致残率极高,均免费接种。这是属于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

而二类疫苗则遵循自愿原则,常见的二类疫苗有肺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多为进口疫苗,一般每支价格在100多元,最贵的每针近800元。其实,国产疫苗和进口疫苗原则上没有区别,都是安全有效的。

是否需要接种自费疫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疫苗打得太多,体内的免疫平衡被打破,反而容易造成一些副反应。

如果孩子不是属于体弱多病的情况,选择一类疫苗就完全可以了;对于7个月以上,患有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炎等疾病或抵抗能力较差的宝宝,应考虑给宝宝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患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肺炎疫苗。

4宝宝都有哪些潜在能力呢

新生婴儿看见亮光就会把头转向亮光之处;听到巨响的声音会有哭叫的反应;当奶头接触嘴唇时就张嘴吸吮。这些都是天生的本能反应,是对外界事物的无条件反射。

为了生存,他还必须学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一些本领,在已具有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在接触各种事物中,感受到各种刺激,并在不断地重复、强化的过程中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如每当婴儿哭时就有人抱他,久而久之,他就学会了要人抱就哭;听见成人发出“嘘嘘”声会排尿;看见奶瓶知道要吃奶等等。

婴儿的学习潜力是很大的,成人不要忽视婴儿日常表现出来的一些反应,而应及时地积极地作出应答,以避免无意中限制婴儿潜在能力的发展。

婴儿有哪些方面的潜在能力呢?

新生儿对光的刺激十分敏感,对光线的明暗变化会作出反应,如闭眼时开了灯,他就会有所反应。出生3周左右,他就学会注视视野中出现的物体,并追随物体转移视线。

遗憾的是有些父母认为“月子里的孩子怕光”,常常白天用窗帘遮光,晚上为了照料孩子而彻夜开着灯,使宝宝无法感受到白昼的变化,这样往往限制了婴儿视觉的发展。若是让婴儿感觉到白天亮、晚上暗、开灯亮、关灯暗,就能刺激婴儿视觉的发展,并建立条件反射,使婴儿学习到天暗了、关灯了要睡觉;天亮了可睁开眼看看、玩玩。被人们称为“智慧之窗”的眼睛能获得外界80%的信息,充分发挥这方面的潜在能力,将有利于智力发展。

婴儿的听觉发达而敏感,满月后能集中注意听声音,当听见成人说话声时,就停止哭而期待成人出现在他面前。有些父母认为婴儿易惊醒、怕声响、房间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大人连走路也蹑手蹑脚,这样反而影响了孩子听觉细胞的发育及听觉功能的提高。其实,一天中应给婴儿一些听声音的机会,可以时而听音乐,时而讲话逗笑,时而安静休息,时而唱歌游戏。婴儿感觉到声音时有时无,有机会倾听各种声音的变化,从而加速他学听的能力。

新生儿的触觉很发达,对冷热的刺激特别敏感,如对牛奶及洗澡水的冷热都有反应。婴儿一般都是通过嘴和手去触摸感知外界的刺激,婴儿早期触觉的发展与长大后手的灵巧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但父母往往不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有些父母在婴儿出生后就用小包被将婴儿捆绑成一个蜡烛包,婴儿的手脚和身体都不能自由活动。还有的父母怕婴儿小手抓脸而将衣袖做得很长,并用带子扎缚衣袖,使婴儿手臂不能弯曲,小手无法触摸东西,影响着触觉功能的发展。

若是让婴儿睡在宽松的睡袋里,手脚和身体不受束缚,双手能从袖洞中伸出触摸各种东西,手眼能协调一致活动,不断地探索,婴儿的学习潜力将进一步发展。

婴儿的嗅觉和味觉比较敏感,能分辨不同的气味,如闻到奶香气味,会露出笑脸并将头转向奶瓶。若闻某些刺鼻的气味就转头避开。婴儿还能区分不同的味道,喜吃甜水,不愿吃酸水、苦药。因此,父母可以让婴儿闻闻花香,肥皂香等有气味的东西,还可以给婴儿尝尝甜、咸、酸及无味的食品,以增强嗅觉、味觉方面的能力发展。

婴儿还具有交往能力和模仿能力。出生就会笑,这是“生理性的微笑”,是生来具有的。以后,慢慢地婴儿会学会对人脸和玩具微笑,这时产生了社会交往的需要,转变为“社会性微笑”。他喜欢人逗引,有人接近就笑,离开他就哭,和他讲话会咿呀发音应答。

婴儿还特别依恋母亲,早期交往能力在母亲搂抱、爱抚、笑笑、玩玩中得到发展。据研究:新生儿从2周起,就学会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如伸舌头、张嘴,稍大时婴儿学会模仿拍手、摇头、挥手再见等动作。婴儿最初学会的本领都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

51岁宝宝如何进行早教

一、提供视觉刺激家长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似的。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怀特博士指出,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

二、提供听觉刺激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保姆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三、提供动感刺激父母、保姆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

父母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或保姆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四、开阔视野不要总让宝宝呆在摇篮里,不妨用宝宝轻便推车或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等宝宝会爬时父母、保姆就要重新布置房间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使他能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在围栏里长大的宝宝就不会有机会发展他的好奇心。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血糖高吃什么蔬菜水果呢
下一组:调理内分泌失调的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