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儿科

肠套叠的症状

时间:2023-05-23 分类: 儿科 查看: 16

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以4~10个月的婴儿最常见,其中6-12个月的幼儿占到半数。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急性肠套叠以原发性多见,慢性肠套叠以继发性多见。肠套叠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春末夏初发病最多见。接下来为大家讲讲肠套叠的症状。

1肠套叠的症状

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如下:

1.腹痛:腹痛是小儿肠套叠最常见的症状,但是由于宝宝自己不会详尽讲述,临床上可表现为突然发生哭闹、屈腿、面色苍白。腹痛缓解时仍可玩嬉或入睡。反复发作后,患儿精神渐差、嗜睡、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甚至出现休克。

2. 呕吐:呕吐常在腹痛发作后不久出现。呕吐物初为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以后带有胆汁,晚期可吐出粪便样液体。

3.果酱样大便:在发病初期可有1~2次正常大便,以后便排出含血和粘液的粪便,像果酱样。大多数患儿在起病后4~12小时出现这种带有特征性的果酱样大便。少数婴儿来诊时无血便,仅肛门检查时手套上染有血迹。

4.腹部肿块:由于腹部肠管发生了套叠,可引起局部隆起似肿块状。在疾病早期,腹部可扪及肿物;到了晚期,由于脱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休克甚至出现腹膜炎征象,腹部肿块反而不容易查出。

2小儿肠套叠的早期四大信号

小儿肠套叠的早期症状:

阵发性哭闹婴幼儿突然哭闹不安、面色苍白、手足乱动、呈异常痛苦状,此系腹绞痛的表现。不久疼痛停止,小儿则安静如常,间歇数分钟或半小时后又突然哭闹,呈反复阵发性发作。

呕吐消化系统失调,是肠道叠套带来的恶果,呕吐现象会在孩子身上呈现。起初呕吐物为进食的东西,可能伴有胆汁,病情加剧时,可出现奇臭的粪便类液状物。

大便异常血便是肠道感染的表现,肠道出现叠套6个小时后,绝大部分小儿会排便,此时粪便会有血,稀薄,呈现胶冻样,如果酱的颜色,少部分患儿没有,只是肛门处会有血渍。肠叠套导致了肠粘膜受损,因其嵌入致使供血不足,所以宝宝会出现出血、水肿等症状,其分泌的液体与肠液混合就造成了大便的异常。

腹块在疾病初期,腹痛暂停,腹肌放松时,在病儿的腹部可摸到一长筒形如腊肠或香蕉状中等硬度、略带弹性、表面光滑、稍可活动并有压痛的肿块,这是诊断小儿肠套叠最有价值的体征。

3肠套叠复发是怎么回事

肠套叠是指某段肠管凹陷入其远端的肠管,像收起单眼望远镜一样。发生的年龄大都在5个月至1岁半,百分之八十的病例都在1岁以内,尤以5个月至9个月大最常发生,男婴比女婴多。有些季节性的发作-例如春天的发作-可能与某些病毒的流行有关。

百分之九十的肠套叠找不到明显的发病原因,称之为“特发性”。腹泻、便秘、服用药物、上呼吸道感染、肠胃过敏与结肠蠕动力增加皆可能与之有关,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在五岁半以内的婴儿由于大肠与小肠管径之比例相差大。故小肠易陷入大肠而被套牢。只有5%的肠套餐可以找到确实的解剖学上的异常(引导点)病因,包括美凯尔憩室、肠息肉、异位胰腺小结、血管瘤、异物、复制肠管、淋巴增生、肿瘤、寄生虫等,其中又以美凯尔憩室最多;另外过敏性紫斑也常会合并肠套叠,大于2岁的小孩发生肠套叠,一定要怀疑有这些“引导点”之可能。大于5岁的病例中,则以淋巴瘤为最多。

肠套叠的型态,75%的病例发生于回盲瓣附近,其次为小肠,单纯肠套叠发生时,凹入的肠段会使血管受压,使静脉血和淋巴液发生郁积,致使肠壁肿胀,甚至肠粘膜破裂,造成出血。如果套夹得更紧,则肠壁动脉也会阻塞,演变成肠子坏死、破裂,造成腹膜炎。

临床上三个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婴儿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显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阵发性啼哭,并常合并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婴儿显得倦怠、苍白及出冷汗。此时父母若没警觉,或医师也没检查出来,几小时后,婴儿开始解出果酱般的血便,这是因肠管套牢后,肠壁出血混着肠粘液所造成的血便,此时若再不及时送医,很容易造成肠坏死,甚至腹膜炎。

当宝宝出现阵发性的腹痛啼哭及呕吐时,父母即应带宝宝去给医师检查,当然这些症状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例如肠胃炎、便秘等,但有经验、警觉性高的医师一定会帮宝宝检查是否有肠套叠的可能性,可在左右下腹摸到似香肠的肿块,或做肛诊时可见手套上有血液粘便,有时宝宝因躁动不易检查,可用镇静剂或等宝宝熟睡后,再仔细触摸腹部检查。一旦怀疑是肠套餐,诊所医师会将宝宝转到有小儿科、放射线科及小儿外科的大医院,或是宝宝解的便为果酱般血便或父母也怀疑宝宝可能罹患肠套叠,干脆就直接送宝宝去大医院。

4引起肠套叠的病因

原发性:

发生套叠的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出明显的器质性因素,占小儿肠套叠数的75%~90%,成人仅10%~15%为原发性,婴幼儿肠套叠发病年龄多在1岁以下,5~9个月乳儿的发病率最高,2岁以上逐渐减少,多发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特别多见于春秋季节,此季节上呼吸道和淋巴结的病毒感染较多,可能致肠蠕动失去正常的节律性,或形成痉挛,此外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都可能成为肠套叠的促发因素,新生儿回盲部系膜常不固定,一般要在生后数年内才逐渐固定附着于后腹壁;因系膜过长,松弛,致使回盲部游动过大,是该部位肠套叠发病的主要解剖因素。

肿瘤:

是成人肠套叠最常见的原因,肠道的息肉、平滑肌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癌肿等均可引起继发性肠套叠,这是因为回盲部或其他肠段如有肿瘤存在常会导致肠蠕动失常,而成为引起套叠的诱套点,Felix分析1214例肠套叠,小肠套叠668例,其中383例(57%)为肿瘤,116例(30%)为恶性;结肠套叠546例中379例(69.4%)为肿瘤,其中261例(69%)为恶性,Nagomey统计2/3结肠套叠和1/3小肠套叠为癌肿,后者70%为转移癌,小肠套叠以绒毛状腺瘤、脂肪瘤、平滑肌瘤和各种息肉包括Pentzjeghers综合征等良性病变为多见,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引起套叠较为罕见,Orenstein曾报道1例绒毛状腺瘤致十二指肠空肠套叠并发胰腺炎,Jennings亦报道过1例脂肪瘤引起十二指肠套叠。

创伤与手术:

腹部创伤及手术后发生肠套叠的报道日渐增多,Duncan因腹部创伤行剖腹术586例中,21例发生术后肠梗阻,其中6例(28.6%)为肠套叠,值得注意的是此6例原无小肠损伤,但多伴有休克和肝损伤,咸阳市第二医院曾收治1例锐器所致的多发性小肠损伤,剖腹后见损伤邻近肠管形成多部位套叠,实属罕见,腹部手术后的肠套叠常见于部分胃切除,毕Ⅱ式或Roux-Y胃空肠吻合术后,治疗肥胖症的空回肠短路分流和各种肠造瘘术后。Cooperman报道阑尾切除术后残端套叠多在术后2周发生,也有至术后6年出现症状者,对创伤或腹部手术后发生肠套叠的原因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肠壁血肿,水肿,粘连,肠道功能紊乱,电解质失衡,肠腔内置管及慢性肠扩张,肠吻合口对位不良有关,腹部创伤和手术后多为小肠型套叠。

5肠套叠的三种食谱

一、酸奶银耳水果羹:

(一)食谱原料:

1、原料:银耳、苹果、梨(各1/2个),猕猴桃(3-4个),木瓜(1/6个),西瓜(一小块)。

2、辅料:酸奶(250ml原味),冰糖(5-10粒)。

(二)制作方法:

1.将银耳用温水洗净泡开,撕成小片。

2.用冷水将银耳熬成稠状(中途加入冰糖)。

3.熬好后放凉,最后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

4.将水果切丁,放入冰糖银耳中,最后加入酸奶拌好即可食用。

二、黑豆醋冰饮

原料:黑豆700克、醋200克、蜂蜜30克、郁金100克、冰糖250克、水600克。

制作方法:

1、将黑豆粒,黑豆醋放入榨汁机内。

2、加入蜂蜜,冰块及凉开水。

3、打匀装杯即可。

三、蜂蜜拌芦荟

原料:芦荟100克、白果(鲜)200克、蜂蜜400克、盐5克。

制作方法:

1、芦荟叶洗净,去皮,叶肉切成细片。

2、银杏去皮,在水中煮熟,去薄皮,除水分,加入少许盐。

3、芦荟、银杏装入瓶中,倒入一小杯蜂蜜,瓶口密封保存即成。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割包茎
下一组:什么是漏斗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