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8
宝宝的健康是每个父母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是非常多的,婴儿睡眠需要注意哪些呢?婴儿睡眠不好怎么办呢,婴儿睡眠时间到底是多久呢?还不了解的父母们赶紧来看看搜集的这些关于婴儿睡眠的详细介绍吧!
1如何判断新生儿睡眠是否正常
观察宝宝睡眠时长,还要注意睡觉时呼吸是否平稳,体温是否正常,面色是否红润,是否容易被惊醒等。
假如宝宝睡眠时易醒、总爱翻身、睡得不踏实,白天有不明原因的烦躁、食欲不佳,则可能睡眠不足,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以提高宝宝的睡眠质量。
观察宝宝的食欲、大小便、精神状态是否有变化。
如果发现宝宝嗜睡、不吃、不哭、不动,或者入睡后易惊醒、哭闹不安、汗多等异常情况时,千万不要误认为是生理现象而忽视,应送到医院及时检查处理,以免耽误病情。
需要提醒的是,宝宝的睡眠时间并非越长越好。睡眠状况是反映宝宝是否生病的指征之一。
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过长,超过了生理范围或平时的睡眠时间,那么也要关注宝宝是不是生病。
2婴儿睡眠宝宝睡得香怎么做
1、睡眠规律的形成
到3个月左右,婴儿会渐渐形成日常作息规律。父母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起居习惯,对他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1)建立昼夜交替模式
妈妈可以通过控制卧室的光线和声音来促使孩子生物钟的形成。早上起床的时候,妈妈把房间的窗帘拉开,让阳光照射进来。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孩子自己醒来。白天孩子醒着的时候,尽量多跟他一起玩耍,让他的房间有充足的日光。日常生活的噪音,比如电话铃声、电视音量,或洗衣机的嗡鸣声、大人走路和说话声,都不需要刻意放轻。晚上孩子入睡前一两小时,妈妈可以把窗帘拉上,调暗室内光线。到了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就把灯关掉,把门关好,不要让门缝透光或是传进嘈杂声。如果夜里需要照顾孩子,也要选择暗的夜光灯,或者用手电筒,用完了赶紧关上。房间的窗帘应该厚实,避免窗外透进灯光。
(2)程序化的就寝仪式
固定的睡前程序可由妈妈决定。通常包括给孩子洗澡、换睡衣、讲故事、唱儿歌或是给孩子按摩,与孩子一起玩一个安静的游戏。如果妈妈能坚持这个睡前程序,孩子就会渐渐明白,做完这一切就该睡觉了。如果孩子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会更放松。而孩子越放松,就越容易快速入睡。此外,这个程序可以通过妈妈与孩子的互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
(3)训练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
观察到孩子有睡意的时候,把他放在床上,让他自己入睡。如果他开始哭,不妨让他哭一阵子,妈妈可以在一边陪伴和安抚他,比如抚摸他、轻轻拍拍他,但是不要抱起他。这样连续几天,孩子便会逐渐养成自己入睡的习惯了。当他学会了自己入睡,在半夜里醒来时(所有的孩子都会在夜里醒来好几次),也可以不依赖妈妈的帮助,自己重新入睡。
2、夜里睡整觉
添加辅食后,很多孩子饮食的营养密度已经比较高,如果喂养得好,晚上已经不需要再喂奶,具备了晚上睡整觉的条件和能力。
但有些父母习惯于晚上仍给孩子喂奶或喂水,或孩子醒来后马上抱起来哄,或不太注意培养孩子的昼夜活动规律,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孩子晚上睡整觉。
孩子晚上睡不踏实往往与睡眠时感到不适有关,比如饥饿、被子太厚、尿布湿了或纸尿裤太紧等。白天睡得太多、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如出门在外、睡眠不定时、搬家、有陌生人来等,也会使孩子睡眠不安。另外,孩子生物钟的昼夜规律不稳定也与此有关。
3新生儿的最佳睡眠时间
充足睡眠对孩子成长发育非常关键。特别是孩子的身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遵循生长激素的分泌节律,可以使宝宝达到理想的身高,生长激素在人体进入深睡状态一小时后进入分泌高峰,在夜间22时至凌晨1时分泌最旺盛。所以宝宝晚上八点睡觉之后,九点基本上就进入深睡状态,十点的时候刚好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宝宝睡眠时间一般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来说,出生后3个月内的新生儿一天要睡18~20个小时,出生后3个月后要睡14~18小时,6个月至1岁要睡12~14个小时,2~3岁要睡12个小时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充足睡眠对宝宝的影响之大。另外睡眠还会影响智力的发育,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宝宝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
如果宝宝睡眠不足还容易出现体重超标。如果婴儿睡觉缺乏,会扰乱生长激素和其他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身体代谢失衡,代谢紊乱有可能造成宝宝肥胖。睡眠充足可以燃烧脂肪。
4婴儿睡眠几个不宜
不宜含着乳头或奶嘴睡
有的孩子睡觉时非得含着妈妈的乳头或奶嘴才能入睡。这么一来,孩子每每醒来后就会下意识地吮吸乳头或奶嘴吃奶。这种过分频繁的进食习惯,容易使孩子的胃肠功能紊乱。其次,孩子入睡后小嘴依然被乳头“堵”着,也容易呼吸不畅,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引发窒息。此外,这种不良习惯还可能影响孩子牙床的正常发育以及口腔的清洁卫生。
环境不宜过分安静
孩子一般在3~4个月时就开始自觉地培养“抗干扰”的调节能力了。然而研究表明,约有30%的婴儿并没有学会“抗干扰”——他们往往一有“风吹草动”便难以入睡,或在熟睡中被惊醒。其实,婴儿自会在自然的“家庭噪音”背景下入睡,家长大可不必在房间里特意踮脚走动,不敢发出任何一点细微的声响。否则,孩子很可能养成这样的不良睡眠习惯:只有在人为、刻意制造的“极度”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入睡,而这种环境在现实中却是难求的。
被子不宜太厚
有些家长在寒冬为了让孩子睡得暖和,特意为孩子盖上厚厚的被子,殊不知太厚的被子往往过重,甚至可能引起呼吸不畅。而且被子中过高的温度反而会使孩子烦躁不安乃至哭闹不停,同样影响其睡眠质量。让孩子从小就在过分温暖的环境下入睡还可能降低人体对寒冷的抵抗力,造成孩子长大后“弱不禁风”。
不宜在哼唱声中才能入睡 孩子在妈妈摇篮曲的哼唱声中入睡自然美好甜蜜,但让孩子习惯于只有听到哼唱声才能安然入梦就
不宜提倡。孩子必须培养的一个良好的睡眠习惯,即:以“自然”的方法自行入睡,及醒来之后仍能“自然”地重新入睡,而不是依仗家长诸如摇晃、哼唱或喂食等“人为”的办法来帮助他安然入梦。
5婴儿睡眠护理小知识
家长们往往不会把孩子的呼噜声放在心上,但是小儿科的医生要对家长们说:最好带打呼噜的小孩子去看看医生,因为那可能意味着是睡觉时的短暂窒息,会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其实,睡觉时窒息这种症状是可以被治疗的,只要对扁桃体动一个小手术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停止呼吸的现象了。据称,在学龄前儿童中,大约有12%的孩子会在睡觉时出现窒息,而大概其中10%的孩子会觉得痛苦。事实上,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受到这种症状的困扰,他们会在睡眠时停止几秒钟的呼吸,这样一来,人肯定会因为呼吸不畅而惊醒,睡眠质量就不能得到保证,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所以,当孩子们睡觉时听到他们打呼噜可千万不能轻视。
婴儿不宜睡在父母中间
不少年轻父母晚上睡觉时,总喜欢把孩子放在父母中间,其实这样睡对孩子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最大。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约占全身耗氧量的20%,而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就越大,婴幼儿可高达50%。婴儿若睡在父母中间,成人排出的“废气”双管齐下,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缺氧和高浓度二氧化碳的环境中,使孩子出现睡眠不安、半夜哭闹等现象,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婴儿睡在父母中间,也增加了成人无意中挤压孩子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孩子还是不要睡在父母之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