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五官科

外耳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3-05-23 分类: 五官科 查看: 9

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平时会出现一些小的坏习惯,比较说掏耳朵啊,掏鼻子啊等情况,有些人掏耳朵都不会节制,出现出血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出现了抠耳朵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中耳炎出血是怎么回事

除患有中耳炎外,其他耳科疾病也可引起耳朵流脓、耳朵出血。例如,外耳道炎患者有时可发生耳道出水,伴有细菌感染时还会出现耳道流脓的症状。此外,鼓膜炎、鼓膜穿孔、鼓膜破裂、内耳炎都会引起耳朵流脓、耳朵出血的症状。具体的病因要在医院检查后才能确定。

耳朵出血常发生于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时。鼓膜是一片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位于外耳道深部,是人体声音传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鼓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直接损伤多见于掏耳朵或取异物时将镊子、发卡或火柴梗等伸入外耳道过深,以致刺破了鼓膜。或是爆破冲击、某些剧烈性运动等,损伤了鼓膜。也有可能耳道被刮伤而引起出血。

耳朵流脓、耳朵出血按流出液体的性状可有三种症状:

1、油脂状的。油脂性耵聍,俗称油耳朵。

2、水样的。耳道湿疹溢液呈黄色,大疤性鼓膜炎破裂呈血性水,单纯性中耳炎多为腥味的粘脓,胆脂瘤性中耳炎为臭脓。

3、脓血性的。有中耳癌肿的臭脓血,肉芽性中耳炎的血脓,外伤引起的鲜血流出。

2外耳道出血的治疗方法

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平时会出现一些小的坏习惯,比较说掏耳朵啊,掏鼻子啊等情况,有些人掏耳朵都不会节制,出现出血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出现了抠耳朵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伤者如果意识清楚,可让他保持侧卧姿势,头倾向出血侧,让血水或脑脊液流出。

2.不要随便往耳朵里滴药或冲洗外耳道,以免不慎将细菌带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在医生未诊治前,如外耳道口处有泥土或异物,可用70%酒精棉球擦去泥土,并小心地用干净镊子取出异物。经医生确诊为鼓膜破裂后,每天需用牙签卷上少量脱脂棉,再蘸点70%酒精或60 度白酒轻轻擦拭外耳道1~2 次,然后用消毒棉球轻轻堵住外耳道口,防止灰尘进入。

3.当颅底骨折引起鼓膜破裂时,可能会从外耳道流出清亮的或血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就是脑脊液,临床上叫作外伤性脑脊液耳漏。此时,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方法止血,只能任其自流,否则会给中耳道造成压力,还可能造成逆行感染,使细菌进入颅内,带来更大的危害。应送医院,进行专科治疗。

4.耳鼓膜破裂时,注意洗面、洗头、洗澡时,不要将水灌进外耳道,同时应尽量做到不擤或少擤鼻涕,以免气体和鼻涕经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外伤性鼓膜破裂只要及时妥善处理,就能避免感染,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自行愈合。

5.一般外伤性耳出血,可内服止血粉或三七、白药,以及用治疗鼻出血的偏方、验方止血。严重耳出血应速送医院治疗。若伤后3 个月鼓膜破裂仍未愈合时,可去医院做鼓膜修复手术,使之恢复听力。

抠耳朵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抠耳朵出现的一些治疗措施,耳朵出血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希望大家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有节制的抠耳朵,如果出现了出现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

3耳鼻出血别用纸堵

很多人都有过耳鼻流血的经历,情急之下,人们最常做的事就是用卫生纸等塞住鼻孔或耳孔,但是专家提醒,这种止血方法是错误的。

河北医大四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景尚华说,鼻子出血、耳朵出血后,流出来的血可以用卫生纸擦拭,但把卫生纸往里塞是不对的。一方面,用卫生纸堵住鼻孔一般只是堵在口上,塞不到出血的破损位置,即使塞到出血部位,也常因压力不够不能止血。这种方法不仅徒劳无益,反倒可能形成大的血块,或使原本往外流的鼻血流到口腔、气管,咳嗽时会进入肺部,引起气管炎甚至肺炎。另一方面,许多卫生纸消毒并不好,上面含有各种细菌,纸被沾湿之后很可能会有少量粘在鼻腔中,反倒使得出血的鼻黏膜不能愈合甚至感染、糜烂;如果卫生纸塞的时间过长,腐朽后还会形成异物,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耳鼻出血后不要堵,应让血流出来,否则容易造成感染,特别是对于颅底骨折的人来说更要注意。”景尚华说,颅脑外伤后有血性液体从鼻腔、口内或耳道流出,这通常表明发生了颅底骨折。如果流出的液体被证明含有脑脊液的话,则意味着骨折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发生了脑脊液外漏,原来封闭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就相当于与外界相通了。此时如果填塞的话,脑脊液就不能流出而积聚在其内,细菌可由骨折处侵入脑组织,造成严重的颅内感染,后果将难以控制。

景尚华提醒,耳鼻出血后,如果出血量大,可以用纱布包扎,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对症处理。

4外耳道疖肿的概述

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病变,又称局限性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夏季多发。其病因多为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或洗澡时及游泳后外耳道积水,使局部表皮软化,易被细菌侵入感染。另外,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浸渍,以及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可诱发外耳道疖肿。

主要症状为跳动性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痛剧者并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外耳道肿胀,听力可受影响。发病时患者感全身不适,体温可略有升高。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便挖耳,游泳后,若耳内有积水,可将头侧转,使耳朝下,单足跳跃数次,将耳内积水倒出,以免发炎,若有耳垢宜加清除,并避免潮湿等刺激,可防止本病。

5外耳道炎的概述

外耳道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furuncle of extrnal auditory canal );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diffuse otitis externa)。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弥漫性炎症,分急、慢性两类。急性外耳道炎致病原因多为外耳道损伤或皮肤浸渍上皮软化后,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常见。慢性外耳道炎可因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彻底,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刺激,或霉菌感染所致。一种少见的恶性坏死性外耳道炎,发生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或免疫缺陷的病人。其致病菌多为绿脓杆菌,病情严重而预后不佳。

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有瘙痒、疼痛、恶臭分泌物。若外耳道装满了脓液或残屑时,则听力下降。外耳道肿胀,牵拉耳廓时外耳道疼痛或压痛。耳镜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发红、肿胀,有脓性分泌物和上皮碎屑。外耳道皮肤水疱可引起剧痛,当水疱破溃时耳道内有脓血性分泌物。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耳朵里流水怎么办
下一组:鼻子内为什么长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