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五官科

要当心是肝血不足所致

时间:2023-05-23 分类: 五官科 查看: 7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曾经出现过眼睛干涩的状况,民间一般认为这与肝脏不好有关,那么,眼睛干涩是肝脏有问题吗?

1要当心是肝血不足所致

1、眼睛干涩是肝血不足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对眼睛的使用强度和密度也越来越大,发生视疲劳的人越来越多。视疲劳是指由于持续近距离视物之后出现的视蒙、眼胀、眼部干涩、灼痛、眼及眼眶酸痛等症状以及头痛、恶心、乏力等周身不适。如果你经常对着电脑或书本,过度用眼会消耗肝血。

2、眼红有血丝、视力模糊是肝火旺的表现

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不良情绪积郁,或者烟酒过度导致。肝经循行于头、耳、胸胁,所以出现头昏头胀,两耳轰鸣、胸胁胀痛,同时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还常常出现眼部症状,如:眼红、眼干、眼部分泌物多等。另外,“肝火大”还会引起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时翻来覆去、易醒、身体闷热等等。

3、巩膜发黄是肝炎表现

"巩膜发黄"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依据,甲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几乎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巩膜黄染"。如果出现角膜色素环,这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据统计,此病的遗传性发生率可占此病患者的90%。用肉眼可见环绕角膜、边缘宽约2~3毫米的黄绿色、蓝绿色或棕黄色环状带。

2按摩3穴位帮你养肝补血

1、按摩大敦穴排肝毒

双腿屈膝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在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2、按摩太冲穴排肝毒

双腿屈膝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按揉不要用太大的力气,感觉轻微酸胀即可。

3、拍打足背排肝毒

双腿屈膝端坐,在足背部沿肝经循行,五指并拢拍打足背,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从指甲看肝血的方法及按摩补肝养血的方法,肝血不足的人要注意养肝补血,另外,平时要注意多吃果蔬,均衡营养。

3肝血足不足,一看指甲便知晓

政治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系的,身体出现病痛就会出现异常的表现。那么如何知晓身体肝血的变化呢?专家介绍,想要了解肝血的盛衰,看看指甲的变化就可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通过指甲变化判断肝血的盛衰!

指甲变化

中医学认为,爪为筋之余,爪包括指甲和趾甲,是体内的筋延伸到体外的部分。肝主筋,又能藏血,故肝脏与筋和指甲的关系都十分密切。从指甲的坚脆、厚薄、颜色枯萎或润泽等信号,可以读出体内肝血的盛衰秘密。

健康人的指甲,一般因血液供应充分而呈桃红色,表面光滑圆润,厚薄适度,形状平滑光洁,无纵横沟纹,没有干扰斑。若肝血盛衰出现变化,往往会在指甲上有所表现。

辨颜色

若指甲颜色苍白,往往说明有贫血或营养不良,可多吃大枣、黑芝麻等补气补血的食品;若指甲黯黄,可能是肝胆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先兆,需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指甲青紫,暗示有寒证,或是血瘀、缺氧。

辨斑点

指甲出现白色斑点,多为小儿消化不良、虫积或者缺钙,平时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营养均衡;指甲下出现红色斑点,说明毛细血管有出血;出现黑斑,说明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可能有肿瘤、坏疽,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辨纹路

一般指甲出现纵纹,多为过度疲劳、神经衰弱、免疫力低下或其他慢性疾病,平时应注意休息;出现横沟,一般是营养不良,或是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辨半月痕

指甲根部的月牙,又称半月痕,也能反映机体的气血健康状况。身体健康者,半月痕大小适中,呈灰白色;若没有半月痕,多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半月痕过大,则易患高血压、甲亢等疾病。

怎么通过指甲的变化来判断肝血的盛衰呢?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正常的指甲,也为大家介绍了异常的指甲,如果指甲出现异常变化,那么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

4肝血不足怎么办

肝血不足是机体损伤后,由于损伤出血或损伤日久,脏腑虚弱,从而形成肝血不足的证候。 【临床表现】两眼干涩,视物昏暗,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四肢麻痹,肌肉震颤,关节拘急不利,夜寐多梦;妇女经少或经闭。舌淡,脉弦细。 【证候分析】肌体损伤,阴血流失;或损伤日久,累及脾肾,致脾肾亏虚,而脾主运化,为生血之源,后天之本,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或伤后致肝之藏血功能失健,而形成肝血不足之候。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其窍失养,故两眼干涩,视物昏暗;肝血不足,头面失营,故眩晕,面白无华;肝其华在爪,肝血虚,故爪甲不荣;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虚则肾精亦虚,而耳为肾窍,肾精虚则其窍失充,故耳鸣;肝血不足,血虚生风,而“风性易动”,故肌肉震颤;血虚四肢失养,故四肢麻痹;肝主筋,肝血不足,主筋无权,故关节屈伸不利,正如(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肝血不足,则心无所主,神失其养,故夜寐多梦;妇女月经以血为本,肝血不足,故经少或经闭;舌淡、脉弦细乃肝血不足之象。

[治法]补血养肝。方如补肝汤加减。

肝血不足最好用中医药治疗

辩证:本证多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于血之濡养及全身血虚的病理现象为其临床特征。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面色无华,口唇淡白,眩晕耳鸣;不能养目,则眼花,视物模糊;不能荣筋,则肢麻筋挛,爪甲不荣。肝血亏虚、,冲任不足,血海空虚,故月经不调或闭经,量少色淡。血虚不能安魂定志,则失眠多梦。舌淡、脉细均为血虚之征。

治法:养血柔肝或补血养肝中药方剂为: 当归15克、熟地20克、首乌15克、阿胶12克(烊化冲服)、白芍15克、元肉10克,枸杞12克、党参20克、鸡血藤20克、黄芪15克、灵芝15克、桂枝10克、甘草10克一般服用该方5付可感到症状减轻,服用症状消失后应调整该方后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5什么是肝血不足?

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功能。人体各部分的血液,常鉴于各种不同的生理情况而改变血流量。所以王冰注《内经》云:“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如果肝有病,则失藏血的功能,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活动,同时也会出现血液方面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常见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以及妇女月经量少,甚至月经闭而不行的症状。具体分析如下: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具有舒展、升发的生理功能,它与人体气机的升降与调节有密切关系。

例如:人的精神乐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舒畅,升降有序,气血和平;如果肝气抑郁,闷闷不乐,多疑善虑,咽中作梗,甚至沉闷欲哭,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男子就会发生肝病。肝气过于亢奋,则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在气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则直接影响到气血的畅通。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如肝气郁结,则血流不畅,势必影响到肝藏血的基本功能,从而出现胸胁刺痛,月经不凋;甚则血结成块而为症遐,或月经闭而不行。如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行,可以出现面红、目赤、呕血等症状。所以孟子谈到养气时说:“持其志,勿暴其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水液的作用。气机不畅,气滞水停,常致小便不利,水液停留,而成水肿、腹水等症。

在消化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是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另外还与胆汁的分泌有关,所以肝气郁结的患者,常见胃气不降之呃逆与脾气不升之腹泄疾患。肝主筋。《素问·痿论篇》说:“肝主身之筋膜”。筋膜是一种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之所以能主筋膜,主要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使筋膜得到濡养而维持正常的运动。若肝气不足,不能养筋,则会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甚则屈伸不利。若热邪劫伤津血,血不营筋,而见四肢抽搐,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称为“肝风内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爪为筋之余”,肝血足,则筋强力壮,指甲坚韧。肝血虚,则筋无力,指甲薄而软,甚至塌陷易脆裂。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其经络上系于目。《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这说明目之所以能发挥其视觉功能,都是渊源于肝经气血之濡养。所以说:“肝受血而能视”。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夜盲或视物不明;肝经风热,则目赤肿痛;肝阳上亢,则头目晕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眼睛干涩疼痛怎么办
下一组:韭菜猪肝可明目补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