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五官科 查看: 7
现在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人们常常面对屏幕,会有用眼过度的情况,甚至患上近视眼,很多人会选择近视眼激光手术来解决,那么近视眼激光手术有哪些危害,甚至会有多种后遗症你知道吗。
1有近视眼的人老了会老花眼吗
近视眼到老年也会花眼
针对近视眼到老年会不会得老花眼的问题,北京同仁医院近视眼科熊瑛医师指出,所谓“老花眼”是指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年轻时,人们眼球的水晶体较柔软又富弹性,可随时变厚变薄,看近处事物时有极佳的调节功能。但是,随着年龄渐大,眼球水晶体逐渐硬化及增厚,使变焦能力降低,因此当看近物时,由于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所以近距离的物件变得模糊不清。
近视眼患者也会发生老花眼。近视眼的人当老花眼的年纪来临时,看近的物体则需减少原先凹透镜镜片度数(相当于加上凸透镜),甚至得摘下近视眼镜才看得清楚。比如说,您原来有250度的近视,而您目前有200度的老花,您看近物时只须50度的凹透镜镜片就可以。此时,看近物时可以不用戴眼镜
因为等于只有50度近视 即可看清楚。
人老眼花是不可逆转的,视力越好的人眼花症状会越明显。
熊瑛介绍,人的眼睛构造很像一部照相机,它有一些“调节装置”,包括眼内晶状体和睫状肌。看近物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使物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看东西就清楚了。眼睛的“调节装置”出了毛病,就会出现近视、远视、老花眼等,而老花眼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至于一部分已戴上花镜的老年人,若在一段时期内不需要戴花镜也能看书,表面看来是“返老还童”变年轻了,其实可能是疾病所致。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内代谢会发生异常改变,晶体纤维发生变性、肿胀和混浊,到一定的程度,晶体因内部纤维的充分肿胀(即白内障的膨胀期),使晶体的厚度增加,这时老年人会感觉自己的视力明显比以往好,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清近距离微小的物体。
初发期及膨胀期的白内障(也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膨胀变凸使中央部分的屈光力增加,视近物反而清晰,而改用度数较低的老花镜,甚至不必戴镜;看远时,如果晶体混浊未波及瞳孔区,远视并无大的影响。又由于白内障发展缓慢,可数月、数年才失明,少部分病例可停止发展,因此有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一段时间内视力反而提高,但“返老还童”是不切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2近视眼激光手术的危害
目前,治疗近视最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激光治疗近视,另一种是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这两种区别于传统的近视手术,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在。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近视矫正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消除了戴框架眼镜引起的偏差,使视物更真实。准分子激光是一种“冷激光”,通过光切作用气化组织,而不对附近组织产生热损伤。因此,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以根据所需要矫正的屈光度,利用准分子对角膜组织进行精确切削,改变角膜弯曲度,从而改变其屈光力,达到矫治近视、远视、散光的目的。该手术无痛苦、恢复快、稳定性好,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屈光不正矫正技术。但激光治疗近视不是零风险手术,也有个别患者术后产生后遗症。激光治近视的后遗症有20多种,但是最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角膜感染、干眼和眩光。
激光近视手术危害一:干眼症
其中以干眼的发病率最高达到55%,产生干眼的原因是近视手术后角膜细胞还未完全恢复,根据每个人年龄和角膜情况,一般经过3—6个的时间,泪液的分泌情况就会达到术前的正常水平,干眼的情况完全消失,也有极少数年龄大些的患者,角膜细胞恢复慢,会延长到9个月。
激光近视手术危害二:角膜感染
根据国内某知名眼科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发生几率为千分之一,但是在他的30000多例近视手术成功经验中,只发生过一例,其原因是患者隐瞒了其有过严重的角膜炎病史。
激光近视手术危害三:眩光
此症发生的几率也较低为5%左右,不过同干眼一样,经过一定的恢复期后就能够达到术前的正常水平。临床数据显示,用波前像差和虹膜定位引导的近视手术(TK),会显著减少术后眩光的发生几率。
3近视眼的病因
1.内因
(1)遗传因素 近视眼已被公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度数多在600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2)发育因素 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6岁后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度。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迅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度,可到2000~2500或3000度。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
2.外因
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糜烂剂后,视力可能改善或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
4近视眼的临床表现
1.视力
近视眼最突出的症状是远视力降低,但近视力可正常。虽然,近视的度数愈高远视力愈差,但没有严格的比例。一般说,300度以上的近视眼,远视力不会超过0.1;200度者在0.2~0.3之间;1.00D者可达0.5,有时可能更好些。
2.视力疲劳
特别在低度者常见,但不如远视眼者明显。系由于调节与集合的不协调所致。高度近视由于注视目标距眼过近,集合作用不能与之配合,故多采用单眼注视,反而不会引起视力疲劳。
3.眼位
由于近视眼视近时不需要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对减弱,待到肌力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觉功能就被破坏,只靠一眼视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斜视。若偏斜眼的视功能极差,且发生偏斜较早,可使偏斜眼丧失固视能力,成为单眼外斜视。
4.眼球
高度近视眼,多属于轴性近视,眼球前后轴伸长,其伸长几乎限于后极部。故常表现眼球较突出,前房较深,瞳孔大而反射较迟钝。由于不存在调节的刺激,睫状肌尤其是环状部分变为萎缩状态,在极高度近视眼可使晶体完全不能支持虹膜,因而发生轻度虹膜震颤。
5.眼底
低度近视眼眼底变化不明显,高度近视眼,因眼轴的过度伸长,可引起眼底的退行性改变。
(1)豹纹状眼底 视网膜的血管离开视盘后即变细变直,同时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伸长,可影响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营养,以致浅层色素消失,而使脉络膜血管外露,形成似豹纹状的眼底。
(2)近视弧形斑视盘周围的脉络膜 在巩膜伸张力量的牵引下,从乳头颞侧脱开,使其后面的巩膜暴露,形成白色的弧形斑。如眼球后极部继续扩展延伸,则脉络膜的脱开逐步由乳头颞侧伸展至视盘四周,终于形成环状斑,此斑内可见不规则的色素和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3)黄斑部 可发生形成不规则的、单独或融合的白色萎缩斑,有时可见出血。此外,在黄斑部附近偶见有变性病灶,表现为一个黑色环状区,较视盘略小,边界清楚,边缘可看到小的圆形出血,称为Foster-Fuchs斑。
(4)巩膜后葡萄肿 眼球后部的伸张,若局限于一小部分时,从切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尖锐的突起,称为巩膜后葡萄肿。这种萎缩性病灶如发生在黄斑处,可合并中心视力的障碍。
(5)锯齿缘部囊样变性 视网膜的边缘便是锯齿缘。是由多层的视网膜与单层睫状体非色素上皮交汇而形成。表明在平坦部与视网膜之间连接处有网膜残缺现象及囊性变。
5近视能自愈吗
简单的提出一些概念(我看了其他人的回答,虽然有很多图和说明,但是概念不清晰)。包括:真性近视(呵呵)、假性近视、屈光度、戴镜度数、裸眼视力。至于相关的散光、斜视、弱视、远视等,对视力的影响也非常大,但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再补充一个小知识,我们的眼睛在望远的时候,睫状肌是非常松弛的。而看近处的时候,睫状肌就需要使劲了。(之前把睫状肌与眼外肌弄混了,非常抱歉,睫状肌的介绍,请自行百度吧)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疲劳(任何一块肌肉用多了都会累),累了、麻痹了、痉挛了,反正就是松弛不下来了。这个时候,再回过来望远的时候,就看不清了。
但是大家要注意,第一个概念假性近视来了,睫状肌疲劳带来的视力下降,是暂时性的。通过简单训练、足够休息,甚至直接使用药水(散瞳用的,分快散和慢散),都可以使睫状肌重新松弛,能够再次望远。我看到有部分人提到的案例,其实都是这个而已。
那么什么是真性近视呢?学术上也将其称为轴性近视。顾名思义,眼轴变长,(即使睫状肌很松弛)导致焦点落在视网膜前面。为什么眼轴变长呢?通常来说,在睫状肌已经疲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高强度的用眼,导致眼球使劲、增压、甚至充血来调整视网膜位置,最终视网膜后移、眼轴拉长。这就好像健身过度,肌肉拉伤之后,你还不停下来,那就是骨折了。需要特殊说明的是,目前科学认为,眼轴拉长是不可逆的!!(以后能不能做手术、换眼球之类的,我不知道)而真性近视就是根据眼轴拉长的程度来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我也不能给出公式,行内笼统的说,增长1mm就涨300屈光度。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认为我是来打击大家的,别着急,往下看。概念还都没说完呢!
上面提到了屈光度的概念。千万不要与戴镜度数、裸眼视力划等号!他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屈光度,简单的说,在睫状肌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需要通过透镜调节的度数。一般在医院,都是要通过散瞳(用药水使睫状肌完全松弛,使不上劲)之后再测量。通过光学验光仪也可以直接测量,因为它的原理是通过眼轴测算的,不受睫状肌干扰。很多家长可能会选择多种方法都用。总之,大家要注意的重点是——睫状肌不参与!
那么什么是裸眼视力呢?生活中,我们通常通过视力表来参考,也就是0.6、0.8那个(我用这个比较多),或者5.0、5.2那个。需要注意的重点是,这个测量过程中,睫状肌参与了!上面说过了,睫状肌的参与方式是靠拉动晶状体,晶状体被拉薄了,就会使焦点往后落,正好落在后移的视网膜上。也就是说,你有300度的屈光度,可能没问题,通过睫状肌拉回来,就可以对冲掉了,从而达到正常的裸眼视力。
因此,一个简单的关系:屈光度+睫状肌调节=裸眼视力。这只是个关系,不要直接计算啊,单位都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