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心理科 查看: 10
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分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可以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牡蛎的的做法有哪些?
1牡蛎是什么
牡蛎,又名蛎黄、蚝白、海蛎子、青蚵、生蚝、牡蛤、蛎蛤。属软体动物门 、有壳亚门 、前鳃亚纲、前鳃亚纲,身体呈卵圆型有两面壳,生活在浅海泥沙,肉味鲜美。牡蛎的外形特征:牡蛎的两壳形状不同,表面粗糙,暗灰色;上壳中部隆起;下壳附著于其他物体上,较大,颇扁,边缘较光滑;两壳的内面均白色光滑。两壳于较窄的一端以一条有弹性的韧带相连。壳的中部有强大的闭壳肌,用以对抗韧带的拉力。壳微张时,藉纤毛波浪状运动将水流引入壳内,滤食微小生物。若一粒外物侵入牡蛎的壳内,牡蛎即分泌真珠质将外物层层包起而形成珍珠。食用牡蛎产生的珍珠不光泽,价值不高。只有少数东方的种类,特别是波斯湾珠母贝(Meleagrina vulgaris)所产的珍珠质量最高。
牡蛎多雌雄异体,但也有雌雄同体者。食用牡蛎(Ostrea edulis, 即欧洲平牡蛎)能按季节或随水温的变化而改变性别(节律性雌雄同体)。牡蛎在夏季繁殖。有的种类卵排到水中受精,而有的则在雌体内受精。孵出的幼体球形,有纤毛,游泳数天後永久固著于其他物体上。经3至5年後收获。
牡蛎的种类:著名的品种有法国铜蚝、澳洲石蚝、太平洋蚝(原产东北亚,现引入美国华盛顿州)等。新西兰Bluff地区以盛产优质肥美之蚝闻名,香港流浮山亦以产蚝闻名,中国广东省以珠江口沙井蚝最著名。
国内牡蛎的销售价格一般在48元至八十元每斤,进口的牡蛎价格比较贵,一般在八十元至一百一元每斤。
2牡蛎做法
洋葱牡蛎
原料:牡蛎300g,洋葱、香菜各少许。
调料:胡椒粉、绍酒、精盐各少许、淡炼乳、淀粉各一大匙,番茄酱三大匙,酱油一小匙,白糖半大匙,精盐少许。
做法:
1.将牡蛎充分洗净,沥干水分,加精盐与胡椒粉并充分搅拌。
2.撒上切丝的洋葱,淋入绍酒,罩上微波薄膜或加盖,高火约1.5分钟。
3.将调料放入深容器中,倒入加盖或罩上微波薄膜,高火2分钟。
4.取出容器,搅拌均匀后再高火1.5分钟,盛入盘后,再装饰香菜即可。
皮蛋牡蛎粥
【材料】
皮蛋2个,鲜牡蛎肉100g,粳米100g,葱花、油、鱼露适量。
【做法】
将皮蛋除泥料及外壳,每个切成12等份,牡蛎肉洗净。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蛎肉、葱花、鱼露、油适量调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连用5天。
【药用价值】
滋阴、降火、美容。适用于操劳、熬夜过度之阴虚燥热、神疲、面色无华者。
牡蛎汤
【材料】
鱼牡蛎300g,豆腐1块,酸菜50g,姜4片,九层塔10g,盐、米酒各1小匙,胡椒粉1/4小匙。
【做法】
1.牡蛎放入盐水中泡15分钟,捞出,冲净;酸菜洗净,姜去皮,均切丝;豆腐洗净,沥干,切小块;九层塔洗净,摘下叶片备用。
2.锅中倒入半锅水烧开,放入豆腐块和姜丝煮熟,加入牡蛎、酸菜煮熟,最后加调味料调匀,撒上九层塔叶即可。
3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1. 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牡蛎含18种氨基酸、肝糖元、B族维生素、牛磺酸和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常吃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牡蛎所含牛磺酸降血脂、降血压。
2. 益智健脑的作用。牡蛎所含的牛磺酸、DHA、EPA是智力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素。糖元是人体内能量的储备形式,能提高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活动效率。另外药理学试验研究表明,运用牡蛎壳增加体内的含锌量,可提高机体的锌镉比值,有利于改善和防治高血压,起到护脑、健脑作用。
3. 牡蛎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牡蛎所含的碳酸钙有收敛、制酸、止痛等作用,有利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4. 强肝解毒的作用。牡蛎的肝糖元存在与储藏能量的肝脏与肌肉中,与细胞的分裂、再生、红血球的活性化都有着很深的关系,可以提高肝功能,恢复疲劳,增强体力。在牡蛎中所含有的牛磺酸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排除堆积在肝脏中的中性脂肪,提高肝脏的解毒作用。
5. 滋容养颜的功效。古代中医书上记载『牡蛎可以增进女人的气血,滋容养颜』。牡蛎因为含有铁与铜,对于女性特有的铁缺乏性贫血的治疗是最相当有效的。牡蛎含有大量、大多数人体内都缺乏的亚铅。因此食用牡蛎可以防止皮肤干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分解皮下黑色素,产生白里透红的娇嫩皮肤。因为可以促进激素的形成与分泌,因此对生理不调、不妊症、更年期障碍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4牡蛎的烹饪技巧
1、收敛固涩宜煅用,余均生用。
2、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头晕胀痛,目眩耳鸣,烦热面赤,或渐觉肢体不利者,可与代赭石、生龟甲、白芍、怀牛膝等配伍,以平肝滋阴。
3、阴虚火旺者,可与玄参、麦冬、黄连等同用。
4、肝肾阴亏,肝火灼津为痰,痰火凝聚而成瘰疬瘿瘤者,可与玄参、贝母相合。
5、自汗、盗汗者,可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配伍。
5牡蛎的名家论述
1、张元素: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渴饮不思,故蛤蛎之类能止渴也。
2、《汤液本草》:牡蛎,入足少阴,咸为软坚之剂,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胁下之硬;以茶引之,能消结核;以大黄引之,能除股间肿;地黄为之使,能益精收涩、止小便,本肾经之药也。
3、《本草纲目》:(牡蛎)补阴则生捣用,煅过则成灰,不能补阴。
4、《本草经疏》:牡蛎味咸平,气微寒,无毒,入足少阴、厥阴、少阳经。其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烦满、气结心痛、心胁下痞热等证,皆肝胆二经为病。二经冬受寒邪,则为伤寒寒热;夏伤于暑,则为温疟洒洒;邪伏不出,则热在关节去来不定;二经邪郁不散,则心胁下痞;热邪热甚,则惊恚怒气,烦满气结心痛。此药味咸气寒,入二经而除寒热邪气,则营卫通,拘缓和,而诸证无不瘳矣。少阴有热,则女子为带下赤白,男子为泄精,解少阴之热,而能敛涩精气,故主之也。
5、《本经逢原》:牡蛎,《本经》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是指伤寒发汗后寒热不止而言,非正发汗药也。仲景少阳病犯本,有柴胡龙骨牡蛎汤,《金匮》百合病变渴,有栝萎牡蛎散,用牡蛎以散内结之热。即温疟之热从内蕴,惊恚之怒气上逆,亦宜咸寒降泄为务。其拘缓鼠痿、带下赤白,总由痰积内滞,端不出软坚散结之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