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心理科

白领强迫症的自我调适大法

时间:2023-05-23 分类: 心理科 查看: 8

不少都市白领都有强迫症,特别是管理阶层人士,做事力求完美,有时表现过度,会出现强迫行为。而且,强迫症状已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1强迫症如何护理

注意事项一:心理护理

以支持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坚定病人的治疗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时,及时予以肯定,鼓励病人,让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对病的康复抱乐观的态度而不是绝望。

注意事项二:建立有效的沟通

了解病人的内心体验、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类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掌握病人的情绪变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预防问题的发生。

注意事项三:注意沟通技巧

注意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伤性的语言和使用粗暴的行为去制止病人的强迫动作和行为。如强迫将病人保护起来而不做任何的解释,或斥责病人:“烦死了”、“假干净”等。要防止伤害病人的自尊心,考虑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注意事项四:注意病人心理

对有强烈自杀企图和行为的病人进行保护性约束时。要向病人讲清保护的目的。否则,病人会误解为保护是对他的惩罚而加重与医护的对立情绪而出现极端的行为反应。

2白领强迫症的自我调适大法

1、不苛求自己。

凡事不过分苛求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议论它。比如,因工作做得不好遭到领导批评,认真总结后就不要再去反复多想、钻牛角尖。

2、丰富业余生活。

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如和同事、朋友出去郊游、爬山等,锻炼自己的胆识。

3、学会原谅自己。

如果偶尔出现强迫行为,应该对自己说:“我比以前好多了,偶尔出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4、进行自我暗示。

处于无原由的紧张或焦虑时,应对自己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用这么紧张。”

5、转移视线。

出现强迫行为或想法时,可通过听音乐、和朋友聊天、吃美食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开来。

3强迫症的表现

1、完美强迫症患者经常把活动目标拘泥于自身,偏重于自我内省,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特别注意、关心,并以自我为中心,被自我内省所束缚。

2、完美强迫症患者害怕疾病、病菌等不完美、不健康的因素,甚至发展为一种疑病状态。

3、如果总结完美强迫症症状有哪些,最典型的还是追求完美这一点。患者往往想将自己的欲望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在完成自己的欲望的同时,绝对不能容忍丝毫的心身异常的出现,他们内心会出现一种强迫性求全欲,甚至对自己内在的性格容易出现焦虑、神经过敏等倾向也非常不满。

一旦出现以上几种完美强迫症的症状表现,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治疗完美强迫症的方法有很多种,多数的强迫症患者会选择中医疗法清心调神剂或者心理疗法等,建议患者在早期要及早的控制完美强迫症的进一步恶化。

4哪些行为要警惕强迫症

1.先说一个很多人都熟悉的行为:当你已经出门并把门锁上了,但是没走出两步,你又返回门前,拉一下门把手,看门是否已经上锁。其实当时你明明已经确认自己确实是已经锁了门了的,但是如果你不回头证实一下,你根本无法安心离家。这就是强迫症的症状。

2.有的人习惯了临睡前去上厕所,这本来是好的,为的就是避免午夜如厕,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保证有个良好的睡眠。但是这个人如果尿完后没有马上熄灯上床,而是去阳台收了白天晒的衣服,不过只是一两分钟的事,但他非要再去尿一次才能睡觉,这也是强迫症的症状。

3.或者是有的人洗手的次数非常多,超过了正常人的次数,基本上是手一经触碰别的物品,就忍不住要去洗手;还有就是对疾病的感染非常敏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待,害怕会沾染上各种细菌;然后对走路的路线要求很严格,每次都要坚持走一样的路线。

4.还有的人的强迫症不是表现在行为上,而是表现在思想上,他会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去想一些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比如他会想,人为什么会有两只眼睛、一张嘴巴?或者是反复去计算简单明了的加减法,还或者是每次上下楼必定要在心里数楼梯级数,等等。

因为强迫症是属于一种精神科的疾病,如果太严重,肯定是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的,配以药物等方面的治疗。但如果不是太严重,则无需用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可以不用则不要用,此时使用心理治疗即可。而最轻微的症状,只需自己有意识多转移注意力即可。

5强迫症患者应该注意什么

1、如果孩子属于完美主义者,家长要注意更多地与孩子沟通,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尽量让他们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压力释放出来,这是常见的强迫症的注意事项。

2、培养爱好:强迫症的注意事项是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

3、具体的强迫症的注意事项主要就是更多地鼓励孩子,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不要给孩子设定太高的目标,多用鼓励的语气与孩子说话,以增加他们的自信。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吃7种食物缓解焦虑症状
下一组:预防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