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心理科

专家:学生克服“开学恐惧症”要及时“收心”

时间:2023-05-23 分类: 心理科 查看: 27

"开学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不难想象,在家中享受无忧无虑的假期生活的孩子,在游乐嬉戏方面花费了过多时间的学生,必然会耽误学习。事实也正是如此,许多孩子由于假期作业未完成、对新学期紧张、迫于中高考的压力等因素对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心理准备,安逸、闲散惯了之后想到开学后紧张、苦累、枯燥的校园、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而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造成了对开学存在心理阴影,严重时就导致了开学恐惧症。那开学焦虑症要如何克服呢?

1家长和孩子如何克服开学恐惧症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陆陆续续的登校了。经过愉快的寒假和春节,孩子们又要重新调整心态面对承重的学习任务、家长的过高期望和自己渴望成功但又害怕失败的心理压力,所以“开学恐惧症”也随之而来。今天大桥教育想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和家长们聊聊怎么帮孩子克服开学恐惧症。

首先,家长对孩子要有正确的期望,不要一味追求高分,更不能随意打骂讽刺。会让孩子感觉不被理解关爱而产生恐惧情绪。孩子学习不好大多是因为没有掌握学习技能,成绩一直不好没有自信,建议找个辅导老师拉一把,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欢迎来大桥学习,20多年的办学还是值得信任的。新学期开学有198畅学活动,是个机会哦。

其次,亲子之间多多沟通有助缓解彼此压力。比如小学生的父母可以主动向孩子描述学校生活的状态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面临升学的孩子及家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特别是父母能够相敬如宾,体贴支持,为孩子树立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的榜样。

另外,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从假期模式转换到上学模式有很大帮助,同时应当控制屏幕暴露,特别是电子游戏时间。

最后,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主动向老师或医师寻求帮助,不要逃避或拖延。如果孩子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焦虑、易激怒或者身体上的不适,要及时就医。

其实大桥教育相信不少家长们也应该有体会,不仅是孩子有开学恐惧症,家长也存在一些症状。比如,家长会绷紧神经和孩子进行新一轮的学习挑战;会特别害怕接到老师的电话;害怕孩子在新学期闯祸等等。家长朋友们也应该克服下这种开学恐惧症,它会增加孩子的焦虑的。

2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开学恐惧症?

1、开学”收心“不能急刹车

家长、老师应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们,这样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收心。可以让孩子给好朋友打打电话,聊聊新学年的打算,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对孩子多鼓励,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消除孩子对新学期的畏惧情绪。引导孩子对新学年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大至整个学期,小至每天的学习生活。

2、学会自我暗示,做积极心理调试

很关键,假期期轻松悠闲的日子让孩子养成了很多的"坏习惯",例如:一些学生手机、电脑天天不离手、迷恋网络、手机游戏等,生活起居不规律等。一开学,这美妙的一切即将被高强度、的学习生活所代替,抵触心理在所难免。在开学前一周孩子就应该告诉自己:要开学了,必须收心了。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树立信心,放松心情。做好开学的心理准备,可以出去买买文具、教辅书等,尽量提前完成假期作业,把下学期的课本提前预习,好好把握剩下的几天时间,让自己充满信心地迎接新学期!

3、调整好饮食起居、规律生活

按时作息,调整好。假期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觉,应提前至少一周尽量按照上课时的作息时间去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同时减少使用电视、电脑、电子产品。用体育锻炼来充实生活,调整状态。家长应该尽量少带孩子上公园等游乐场所,可以带孩子去书店看看书,或者一起去购买学习用品,给孩子营造学习氛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做好开学的准备。




3开学恐惧症有哪些症状



患儿最常见的症状是躯体症状,比如头晕、胸闷、肚子疼,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手抖、尿急等。

一般来说,发生“开学恐惧症”的孩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刚刚升入小学的孩子,他们的作息时间、同伴群体、甚至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变化,同时还要开始承受一些学习压力,游戏玩乐的时间变少了;另一类是初高中、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沉重的学习任务以及自身和家长的过高期望、渴望成功但又担心失败的心理都让学生压力巨大。

“开学恐惧症”还与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有关。如孩子本身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缺乏社交技能、学业不良或存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问题等;家长在照顾孩子时过分保护、溺爱,或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喜欢与别的孩子比较,以及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暴力、家长存在人格或心理问题、夫妻或亲子冲突等;学校里老师比较严厉,同学之间的嘲讽、矛盾等,都是引起学生恐惧开学的原因。

4开学恐惧症怎么治



1.家长要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避免一味追求学习成绩的高标准。更不能随意打骂和讥讽,使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不被理解关爱,而产生抵触和恐惧的情绪。

2.避免焦虑情绪的相互传递,亲子之间多多沟通有助缓解彼此压力。比如小学生的父母可以主动向孩子描述学校生活的状态以及可能遇到的情况;面临升学的孩子及家长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聊聊彼此感兴趣的话题,以此增进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特别是父母能够相敬如宾,体贴支持,为孩子树立情绪调节,压力应对的榜样。

3.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从假期模式转换到上学模式有很大帮助,同时应当控制屏幕暴露,特别是电子游戏时间。

4.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主动向老师或医师寻求帮助,不要逃避或拖延。

5“上学恐惧”的临床表现和易发情境



早晨上学时情绪痛苦,要家长满足自己某些条件才勉强学习,或者被强行带到学校,到校门口时,紧张情绪更加明显,拒绝进校、大哭大闹,情绪强烈、说教无效,如果呆在家中,通常愿意看书做功课,在确认不上学时,行为表现正常。

有些孩子不会直接表达情绪困扰,而以躯体症状为主:头疼、恶心、呕吐、腹痛、出冷汗、腹泻、尿急、发热等,这些症状往往在需要上学的时间出现、明显,不上学的时候不明显;临床检查没有阳性发现。严重的孩子可在上学的前一天晚上甚至全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影响饮食和睡眠。

上幼儿园困难的小朋友则为分离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哭泣、特别黏人、发脾气,恶梦,不能独自入睡,拒绝没有父母或主要抚养着陪伴的上学或上幼儿园;会有害怕、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等情绪;也会有头痛、腹痛、恶心呕吐、气促心慌等躯体症状。

儿童害怕和拒绝上学的情形:

1、 第一次上学,或进入新的学校;

2、 因为生病或假期有一段时间没有上学;

3、 存在家庭问题:父母不和、家庭成员生病、家庭暴力;

4、 丧亲或遭遇创伤性事件,如遭遇虐待、暴力攻击;

5、 自认为学习失败或不能融入集体,没有朋友;

6、 有些儿童在学校相关场所出现惊恐发作,为避免发作而拒绝上学;

7、 亲子关系界限不清,受到父母过度保护,或者父母焦虑、对孩子过度担心。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盘点职业病 信息焦虑综合征
下一组:科学家的长寿秘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