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肿瘤科 查看: 7
子宫体癌因多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故又称为子宫内膜腺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55~60岁。在我国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及卵巢癌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子宫体癌的可疑元凶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子宫体癌会出现哪些症状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子宫体癌的发病不管是几岁都有可能发病,患病最多的阶段是在40岁以后,其中以50岁左右绝经前后的中年妇女患病的最为多见,但20岁以下少女也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所以,每年做好身体的各项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女性朋友,千万不能忽视生殖道肿瘤的筛查。
2子宫体癌的可疑元凶
子宫体癌因多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故又称为子宫内膜腺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发病高峰年龄为55~60岁。在我国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及卵巢癌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年发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 子宫体癌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与任何年龄,平均年龄55岁左右,50%~70%在绝经后发病。肿瘤组织起源于内膜腺体者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约占子宫体癌的80%
子宫体癌 趋向年轻化
子宫体癌是我国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的病症之一,子宫体癌的真正发病原因有很多,好发于绝经后妇女,但这些年中,这种病症已经在绝经前甚至更为年轻的女性中也有发现。妇产科专家王主任介绍,子宫体癌的早期征象其实很容易察觉到,如阴道非正常出血、白带突然增多,下腹疼痛,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以确定诊断。
子宫体癌的可疑“元凶”
肥胖:肥胖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普遍过多,而且过多脂肪将增加血浆中一种叫雄烯二酮的物质,这种物质是子宫体癌的主要因子。
糖尿病:有数据显示,糖尿病病人患子宫体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因为体质的因素,过胖,同时伴有高血压病症的女性尤其该注意,研究资料显示,肥胖病人患子宫体癌的可能性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会有月经紊乱、量多的现象,而且每次月经量要比正常妇女高3倍,所以月经不调且原因不明的女性,要对子宫内膜癌保持警惕。
3子宫体癌应该如何预防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5、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有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复发,约75%~95%复发是在术后2~3年内。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月随访1次,3年后可每6个月1次,5年后1年1次。95%复发病例均可经临床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血清CA125检查发现。
4子宫体癌应该如何护理
子宫内膜癌在危险因子有从未生育、肥胖、糖尿病、过晚停经、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不孕症、多囊性卵巢症状群、慢性不排卵等。从未生育且中年之后发福正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险群。因此,不管有无性经验,有异常出血的情形,最好都能够找诊治,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主要症状为子宫异常出血。大约有九成的病人在早期会有出血的情形。因此,大部份的病人都能在早期癌细胞尚未扩散出去之 前诊断出来,这一类的病人的预后也比较好。
只有少数约百分之五的人会完全没有症状,发现比得较晚,预后也相对比较不好。接受手术治疗时,发现如果癌细胞己经转移出去了。因此,手术后必须接受进一步的放射线治疗。
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年龄来讲,大部份的病例发生在45到59岁之间。百分之60的病例发生在50岁之后。但仍约有百分之15的病例出现在40岁之前。 好发年龄的中位值是在52到54岁。因此,子宫内膜癌是可以发生在生育年龄,及其后的任何一个年龄层。年轻妇女月经异常仍不可不慎。
在治疗方面,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内容包括子宫全切除、两侧卵巢及输卵管切除、骨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腺切除。
卵巢需要切除的原因乃是子宫内膜癌病人容易同时并有卵巢癌,而且这样的的病人也是日后卵巢癌的高危险群。在某些特定病患,尚须接受大网膜切除,及术后的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
如欲保留子宫及卵巢而保有生育能力,则须年龄小于四十岁以下,癌细胞恶性度较低并且分化良好,没有任何子宫肌肉层侵袭、或骨盆腔、淋巴结等其它任何部位的转移。但此项保守性治疗有部分病人仍有复发的风险。
5子宫体癌的概述
月经每月来一次。子宫内膜则以月经形式剥离脱落排出。如果这种子宫内膜的细胞发生癌变时便是子宫体癌。
现今,日本每年估计约有2500名妇女患此病,约占女性生殖器官癌瘤全体的10%.子宫体瘤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治愈确率高
如果月经十分规律,按月潮经时,可以不必担心患子宫体癌。
然而,绝经以后由于子宫内膜不能周期性剥离脱落,子宫内膜细胞可能发生癌变,进而逐渐地发生浸润。
但是患有子宫体癌时,由于癌浸润可较长时间局限于子宫腔内,因而手术将子宫切除便能获得很高的治愈确率,是比子宫颈癌容易治愈的癌瘤。
易患癌的人
易患子宫体癌的年龄是50岁年龄段。从年龄分布峰来看,50岁年龄段的后半期居高,较子宫颈癌可晚10年左右。因此,子宫体癌患者的80%左右发生于绝经以后。未满40岁发病者相当少,大约为5%.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症、肥胖、糖尿病、不孕症者容易患子宫体癌,所以这些人必须注意重视体检。
集体检诊对象
子宫体癌患者的97%可有不正常阴道出血。
现今日本贯彻执行老年人保健法,在检诊子宫体癌时,问诊如有最近6个月以内出现生殖器官不正常出血,再对照以下好发人群,应该想到有进一步检诊子宫体癌的必要。
①50岁以上者。
②绝经以后者。
③不孕妇女、月经不规律者。
此外,末次妊娠在5年之内者,多无发生子宫体癌的可能。
癌的发展程度
①0期 一般认为在发展成为子宫体癌前的一段时期里,可有所谓的癌前病变的发生过程,这就是子宫内膜增殖症。
子宫内膜增殖症中,最最接近癌的便是不典型增殖症,可以将其划分为0期癌。
0期癌除去不典型增殖症外,还有上皮内癌或者是显微镜下检查尚难分辨出是否是恶性的。
②I期 因为癌局限于子宫体部,所以子宫腔长8厘米以内时为Ia期,长于8厘米者为Ib期。
③II期 癌变超越子宫体部,浸润到子宫颈部。
④III期 癌变扩散到子宫以外部位,但尚未超越小骨盆腔。
⑤IV期 癌变扩散超出小骨盆腔而危及膀胱与直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