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肿瘤科 查看: 29
阴道腺癌,其实是少见的阴道恶性肿瘤,但是这种疾病常见于年轻的女性,所以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必须注意预防,而在治疗上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化学治疗的方法。阴道腺癌如何治疗?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阴道腺癌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早期可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排液、阴道分泌物较黏稠、阴道出血。
2.累及其他系统:侵犯膀胱时出现尿频、尿急、尿血或排尿困难;侵犯直肠时出现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侵犯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可有盆髂两侧或腰骶疼痛。
3.阴道病灶多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斑块状或溃疡状,质地较硬,表面有小肉芽,生长位置较浅,可在阴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阴道。
二、分型:
1.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
临床症状: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相似,以无痛性阴道出血、泌尿道症状或性交后出血为症状,出现症状已到较晚期。
2.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
小的肿瘤通常临床无症状,大的肿瘤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分泌物增多症状。
可通过触诊或巴氏涂片发现。最主要发生于阴道前壁上1/3部位。肿瘤的大小从1~30cm,大部分都呈外生性生长及浸润表现。97%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病人存在阴道腺病,阴道腺病的典型的肉眼表现为红色、天鹅绒样、像葡萄串状病变。
3.继发性阴道腺癌:
一半病人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部分表现为血性白带和阴道内肿块。
阴道内复发病灶的部位多数位于阴道顶端(主要来自生殖道系统腺癌)、也可在后壁、双侧壁和前壁(主要来自胃肠道肿瘤)。
2阴道腺癌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阴道腺癌的治疗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相似。由于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发生在年轻女性,确诊时的年龄较小,每种治疗必须保护阴道和卵巢的功能。对于小的Ⅰ期病人采用充分的局部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及局部放射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2.放射治疗
Ⅰ期病人行组织内插植放射治疗或阴道塞子放疗,Ⅱ期病人除行上述处理外,应加全盆腔照射,使肿瘤基底剂量达到75~80Gy。当较晚期的病人行全盆腔照射时,在开始治疗前可行卵巢移位,可以保护卵巢功能。晚期和复发病人常采用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
未发现有效的化疗药物。常用多柔比星(阿霉素)及环磷酰胺。对复发病例用氟尿嘧啶(5-Fu)和长春花碱有一定疗效。
3阴道腺癌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病因:
1.原发性:
阴道本身无腺体,阴道腺癌可来自残余的中肾管、副中肾管及阴道的子宫异位内膜组织。人类在妊娠晚期胎儿阴道发育成熟。在怀孕时使用己烯雌酚对胎儿生殖道有一定的影响。己烯雌酚使阴道的腺上皮存留导致阴道腺病。在初潮后体内的雌激素作为启动因子促使癌的发生。阴道腺癌多发生于青春期和年轻妇女。
2.继发性:
多数阴道腺癌是由其他癌症转移来的,如子宫内膜癌、子宫颈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和直肠癌等。
3.其他:
大约1%~3%的宫颈癌患者可同时或迟发阴道癌,故乳头状瘤病毒被认为是这些癌瘤的启动因子。约有20%的原发性阴道癌患者有盆腔放射史。
二、发病机制:
1.原发性阴道腺癌:
己烯雌酚引起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可以由阴道腺病发展而来。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显微镜下与其他部位的腺癌相似。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毂状和柱状,透明的细胞质和清晰的细胞膜,或者呈粗头短钉状,核大、不典型、突起,周围有少量细胞质。
2/3发生于阴道上端,多数呈息肉状,也可结节状,有的呈扁平斑或溃疡形,质硬,表面肉芽状。镜下见癌细胞质透亮,细胞结构排列呈实质一片,可呈腺管状、囊状、乳头状及囊腺型。电镜下见癌细胞质内含糖原颗粒群,细胞有微绒毛,短而钝,线粒体和高尔基体丰富。
位于中肾管在阴道部分行走的途径,即阴道侧壁和顶壁。肿瘤生长的部位较深,表面覆以阴道黏膜上皮。镜下见癌细胞呈腺管状或乳头状,细胞为典型的图钉状,核深染,大而异型。组织化学检查,对PAS和黏多糖染色皆阴性。
来自异位子宫内膜,镜下见癌细胞可以同透明细胞癌,或是无黏液分泌的腺上皮细胞,显示明显的异型。
如混合性肠腺癌和亲银细胞癌。镜下见癌细胞有假复层柱状细胞,有黏液分泌,在腺癌下方有未分化小细胞巢,小细胞对亲银染色呈阳性反应,组化检查对5-羟色胺抗体呈阳性反应。电镜见小细胞有神经分泌颗粒。
约半数阴道病灶的外观大体上呈息肉状、乳头状或菜花状,1/3者向阴道壁内浸润,使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质地僵硬。显微镜下见阴道内复发病灶较原发部位的肿瘤分化更差,常常形成实性区域,表现更明显的细胞不典型和上皮增生,并常常围绕血管呈旺盛生长。继发性腺癌的组织学类型以黏液性腺癌最多,它主要来源于胃肠道、宫颈及卵巢肿瘤的转移。较少见的是以肉芽组织形态出现;最少见是囊性肿块,由卵巢癌而来。
4阴道腺癌如何预防
阴道腺癌的长期随访是必要的,因复发的病人多在治疗的3年内,也有报道在治疗20年后复发。约1/3的复发病人首先在远处部位发现病灶,多发生于肺。
预后
一般认为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是:①病期;②区域淋巴结转移;③核分裂活跃的程度。Ⅰ期盆淋巴结转移率10%~12.5%,Ⅱ期50%。阴道透明细胞腺癌早期病例作根治性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Ⅰ期87%,Ⅱ期76%,Ⅲ期为40%,Ⅳ期O%(Herbst,1981;John,1982;Karol,1990)。
阴道透明细胞腺癌预后与有否雌激素接触史有关。有接触史者较少出现远处转移,远期生存率较高。报道的318例阴道透明细胞腺癌中,有雌激素接触史者盆腔淋巴结转移18.6%,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2%,5年生存率84%,10年生存率78%,肿瘤转移部位为肺9.O%、锁骨上淋巴结为1.6%。无雌激素接触史者盆腔淋巴结转移17.1%,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8.6%,5年生存率69%,10年生存率60%,肿瘤转移部位为肺24%、锁骨上淋巴结8.0%。
阴道透明细胞腺癌的预后,尚与病理类型有关(Herbst,1979),5年生存率管囊型为88%,乳头状型、实性型或混合型为73%。管囊型的患者年龄常常大于19岁。
对于年轻患者,在作阴道切除后用皮瓣重建阴道,已有成功妊娠的报道(Hudson,1988)。
继发性阴道腺癌的预后较差,低分化和活跃的浸润性生长是其形态学特征。因此,加强术后检查及随访,尤其在术后3~5年内。不论原发病灶在何处,80%的复发在原发性腺癌切除3年后,研究表明各种不同来源的腺癌在阴道的复发的时间很相似。
查看详情>>5阴道腺癌如何鉴别诊断
阴道腺癌少见,因此发现阴道腺癌时,应先排除阴道外的原发癌灶累及阴道,常见的为子宫内膜腺癌、尿道旁腺癌和前庭大腺癌。
1.子宫内膜腺癌阴道转移 部位多在阴道下段左右两侧或尿道下方,孤立结节,位于黏膜或黏膜下,肿瘤结节可破溃形成溃疡、出血和感染。可伴有子宫增大,子宫腔诊刮阳性。
2.尿道旁腺癌 多累及阴道前庭,可有尿频、尿痛或排尿障碍。
3.前庭大腺腺癌 多累及阴道下段侧壁,肿块位置较为深在。
4.阴道的子宫内膜异位 罕见,常好发于穹隆部。随月经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周围呈炎症性浸润状,往往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常有痛经或性交痛。阴道的子宫内膜异位发生癌变时,在组织学上必须看到正常的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腺癌之间的过渡形态。
5.阴道腺病 通常分布在阴道上段的前后壁和两侧穹隆,可蔓延到宫颈,很少累及阴道下1/3段,只有在上中1/3段受累时才在下1/3段出现。
6.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阴道转移 往往于黏膜下呈紫蓝色结节,溃破时可导致大出血。有流产、正常产或葡萄胎历史,子宫通常增大,或有卵巢黄素囊肿,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β-HCG异常升高。
7.阴道结核性溃疡 可表现为阴道流血性分泌物,但结核性溃疡少见,病变发展较慢,初为局限性小结节,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形状不规则,局部淋巴结增大,分泌物涂片可能找到结核菌,身体其他部位可有结核症状或体征。阴道溃疡处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