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传染科

猩红热后遗症

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8

可能我们都没有听说过猩红热后遗症吧,的确,我们对于这种疾病的接触还比较少,很多人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由于没有彻底康复的治疗,结果就出现了猩红热后遗症,这种后遗症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的威胁将是巨大的,所以当我们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想尽办法进行治疗,那么猩红热后遗症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猩红热后遗症的治疗方法吧。

1猩红热后遗症

治疗方法:

1.抗生素疗法

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常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

2.对症治疗

高热可用较小剂量退热剂,或用物理降温等方法。年长儿咽痛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等。

3.目前此病没有自动免疫制剂,预防着重于控制感染的散播。隔离患儿,至咽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后解除隔离。对体弱及免疫功能低下的密切接触者,应服复方新诺明或注射青霉素预防。带菌者应接受10天青霉素治疗。

4.管理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隔离6~7天。有人主张用青霉素治疗2天,可使95%左右的患者咽试子培养阴转,届时即可出院。当儿童机构或新兵单位发现病人后,应予检疫至最后一个病人发病满1周为止。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者应延长隔离期。

5.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小儿应避免到公共场所,住房应注意通风。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予隔离治疗。

6.保护易感者:对儿童机构、部队或其它有必要的集体,可酌情采用药物预防。如用苄星青霉素(PenicillinGBenzathine),儿童60~90万,成人120万,可保护30天。或磺胺嘧啶每天1克或周效碘胺(Sulfadoxinum)每周0.5克。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猩红热后遗症治疗方法,我相信大家现在对于猩红热后遗症又有了一个自己主观的认识,认识对错放在一边,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在以后得生活中如鱼得水。

2猩红热病人的饮食宜忌

(1)忌发物发物是指容易助火生痰之品,食入发物会使体温升高,皮疹加剧,病情加重,这类食物有狗肉,羊肉,雀肉,公鸡肉,黑鱼,鲫鱼,海鳗,虾,蟹,香菜,南瓜等.

(2)忌辛辣之物辛辣之物也助火,并直接刺激咽喉部扁桃体疼痛加剧,这类食物有辣椒,辣酱,辣油,芥末,榨菜,咖喱,生姜,大葱,五香粉等.

(3)忌过甜过咸的食物过甜的食物多食后会助长机体温热,并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如巧克力,糖球,水果糖,奶糖,过甜的糖水,未经稀释的蜂蜜等;过咸的食品如咸鱼,咸菜,腌肉,龙头烤等,这类食品能刺激咽喉,使粘液分泌增多,加重病情.

(4)忌刺激神经系统的食物浓茶,咖啡,酒都能刺激神经系统使之兴奋,猩红热病人由于高热,神经系统必须保持安静,食入上述食品后,会使兴奋性增高,使病儿变得烦躁不安.

(5)忌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猩红热的患儿咽部充血红肿,吞咽不利,又因高热,往往消化不佳,故忌食较长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这类食物包括竹笋,毛笋,韭菜,豆芽,蒜苗,菠萝,洋葱,雪里红,蕹菜,红薯,芋艿等.

(6)忌冷饮患儿高热,应补充水分,但宜饮用温凉之水,忌饮各类冰冻饮料,如冰淇淋,冰砖,冰冻橘子水,冰冻雪碧,冰棒,雪糕以及冰冻白开水.冷饮食入后虽可使人一时快乐,但有碍胃之弊,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失常.

(7)忌热性水果龙眼肉,荔子,大枣,葡萄干,橘子等性味偏温,食后极易生火,在高热期间忌食.

(8)忌油炸,烤炙之品凡经油炸的食品,如炸猪排,炸牛排,麻球,麻花,油条,烤鸭,烤羊肉,烤鱼片等都属忌食之物,一为煎炸烤炙之品外皮坚硬,对咽喉不利;二为烧烤之物易生火,易导致发热加重.

3春季预防猩红热应怎么做

猩红热是由一种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它为“烂喉痧”。传染源为患者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此外,偶可见细菌污染玩具、食物、生活用具等经口传播。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6个月以下的宝贝由母体带来的抗体还未消失,很少被感染。1岁以后,宝贝血液中母体带来的抗体基本消失,患猩红热的几率逐渐增大。因此,2至8岁的宝贝最容易被感染。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可能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

猩红热4大临床特征

1、大多患儿发病后的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患儿在2天后才出现。皮疹最早出现的部位是颈部及上胸部,一天就可遍布全身。皮疹的特点是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点儿,非常密集,高出皮肤表面,就像鸡皮疙瘩一样,有粗糙感。

2、皮疹之间无正常皮肤,呈现一片红晕,用手触压皮疹,可使红色退去,暂时显现出白色,可保持10秒左右,俗称“掌印”,但十余秒后又恢复原有的样子。

3、在皮肤皱褶处,如腋下、腕部、肘部、及腹股沟等,密集的皮疹形成线状,并皮肤皱褶处色素加深。脸部变得潮红,一般不见点状红疹,而口鼻周围却呈苍白,形成“环口苍白圈”, 与额部和面颊的猩红色形成鲜明对比。

4、出疹后3-4天,患儿的舌苔剥脱,舌乳头明显充血,呈深红色肿胀,状如杨梅,被称为“杨梅舌”,这也是猩红热的一个重要特征。

居家5大防护对策

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可以减少身体的消耗和心、肾、关节的负担减少合并症。

2、合理饮食

宝贝嗓子痛时,应给吃些稀饭、少油的食物,如粥、面汤、蛋汤、牛奶、碎菜等。要多喝水,有利于排除细菌毒素。

3、注意口腔的保洁护理

因细菌多集中在咽部,口腔保洁很重要。年龄大的患儿,每次饭后或睡觉醒来时,用温盐水漱嗓子;年龄小的患儿,可以用镊子挟纱布或药棉蘸温盐水擦拭口腔。

4、进行皮肤护理

出疹时患儿皮肤瘙痒,不但影响患儿休息,如果抓破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用温水擦洗皮肤,帮助止痒。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脱皮时不要用力搓或撕剥,以免皮肤损伤感染。

5、进行有效的治疗

发现发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的患儿,应立即送医院就诊。一旦确诊,要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只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疾病可以很快痊愈。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特效药物,尽早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青霉素过敏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如果发现患儿发热不退、关节痛,或有心慌、气短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或去医院复诊,由医生进行合适的处理。

易感者的预防

10岁以下的儿童都是易感者。因为乙型A组链球菌的型别多(有46个型).型间无交叉免疫,患一种型号的猩红热,可产生该型的免疫力,但仍然有可能再次感染其他型的猩红热,所以认为儿童仍是普遍易感者。

1、托幼机构要在流行期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早期发现可疑者。

2、流行季节,虽然天气很冷,室内也要做到通风换气,每日至少2次,每次15分钟。儿童要加强体育锻练,多做户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带菌者治疗:托幼园所的职工中如有经常患咽炎、扁桃体炎的可疑带菌者,要做咽拭培养,阳性带菌者要用抗生素治疗,连续用药7天,一般咽拭培养可转阴,个别不能转阴者,可进行扁桃体摘除。

4常见病猩红热传染途径

猩红热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2~10岁小儿最为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最多。那么这个病是怎样传染的呢?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而引起。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引起很多疾病,在这些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这种细菌,所以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类病人和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尤其是那些没有皮疹的感染者或病人,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比猩红热病人更危险,因为他们不易被发现。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存在于人的上呼吸道,如鼻咽部,并在粘膜表面的分泌物中生长繁殖。人们在咳嗽、大声说话或喊叫时把带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这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触了刚刚被病人污染过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传染,但这种间接传染比较少见。病菌有时可通过外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猩红热病传染期限一般是从发病前1天到病后10天左右。病后恢复期的病人仍可能带菌排菌,也应给以隔离治疗。咽喉炎也很可能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应及时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般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传染性便迅速降低。

5猩红热很严重吗

1.前驱期

大多骤起畏寒、发热,重者体温可升到39~40℃,伴头痛、咽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婴儿可有谵妄和惊厥。咽红肿,扁桃体上可见点状或片状分泌物。软腭充血水肿,并可有米粒大的红色斑疹或出血点,即黏膜内疹,一般先于皮疹而出现。

2.出疹期

皮疹为猩红热最重要的症候之一。多数自起病第1~2天出现。偶有迟至第5天出疹。从耳后,颈底及上胸部开始,1日内即蔓延及胸、背、上肢,最后及于下肢,少数需经数天才蔓延及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全身皮肤充血发红的基础上散布着针帽大小,密集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疹,手压全部消退,去压后复现。偶呈“鸡皮样”丘疹,中毒重者可有出血疹,患者常感瘙痒。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充血潮红,可有少量点疹,口鼻周围相形之下显得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病初起时,舌被白苔,乳头红肿,突出于白苔之上,以舌尖及边缘处为显著。2~3天后白苔开始脱落,舌面光滑呈肉红色,并可有浅表破裂,乳头仍突起,称“杨莓舌”。

皮疹一般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2~4天可完全消失。重症者可持续5~7天甚至更久。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可肿大,有压痛,一般为非化脓性。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遍布全身时,体温逐渐下降,中毒症状消失,皮疹隐退。

3.恢复期

退疹后一周内开始脱皮,脱皮部位的先后顺序与出疹的顺序一致。躯干多为糠状脱皮,手掌足底皮厚处多见大片膜状脱皮,甲端皲裂样脱皮是典型表现。脱皮持续 2~4周,不留色素沉着。白细胞计数增加,多数达10~20×10[9] /L,中性粒细胞增加达80%以上,核左移,胞浆中可见中毒颗粒及窦勒氏(Dohle)小体,嗜酸粒细胞初期不见,恢复期增多。

4.类型

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4个类型:

(1)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如上所述。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2)轻型 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咽部轻度充血,皮疹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约2~3天,易被漏诊,今年来多见。

(3)重型 又称中毒型,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4)外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猩红热是一种皮疹,大多数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身上,皮疹,局部瘙痒,疼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都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预防传染,另外要多去医院检查,使用药膏治疗,在饮食方面吃一些清淡食物,不要吃海鲜,鱼肉,辛辣食物。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黄热病疫苗多少钱
下一组:血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