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9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感染。其实防禽流感从生活细节着手,一起来看看吧。
1禽流感的饮食要点
禽流感令人闻之色变,人们生怕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到“流感鸡”或“流感蛋”,虽然目前尚未发现食用鸡肉、鸡蛋之后,间接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是我们应该尽量以健康的蔬果类取代肉类,就能避免病从口入。
其实,禽流感病毒并不耐热,只要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杀灭病毒,一般以56℃度加热3小时、60℃加热30分钟和100℃加热1分钟均可。因此,如果要食用家禽肉类、蛋类时,最好能保证加热煮熟后再食用。
想要增强免疫力,又能吃得健康,主食类可以用五谷饭取代白米饭,因为全谷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这些抗氧化剂能增强免疫力,并加强免疫细胞的功能。
蔬菜类每日最少食用3盘,并尽量选择新鲜的深色蔬菜,如甜椒、番茄、红萝卜,以及绿花椰菜、芥蓝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中所含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天然抗氧化剂,能对抗自由基的破坏。
菇类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及对抗癌症,而且所含的丰富维生素B,还能舒缓压力;水果富含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以及帮助肠道益菌生长的糖,都有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能。
此外,每天至少饮1~2杯约240毫升的奶类,可适度选择低糖、低脂的优酪乳,不仅可以抑制肠道内坏菌的繁殖,还可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增强免疫力的功能。
预防传染病最好的方法,除了防止病从口入之外,做好个人卫生更不可少,平时应多洗手,并避免以手接触口鼻;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搭配均衡的饮食及适当的运动,都是预防禽流感的最佳妙方。
2防禽流感从生活细节着手
饮食篇 吃鸡蛋别贪嫩
很多人喜欢吃煎蛋,并且由于口味爱好不同,衍生出不同熟度的吃法,如七分熟、五分熟等。很多人仍然保留着吃开水冲鸡蛋的习惯,甚至有人为了所谓的治病强身,相信“偏方”而生吃鸡蛋。北方很多人有吃毛鸡蛋的习惯。所谓毛鸡蛋就是鸡的未成熟胚胎。
上述这些饮食习惯虽然能给大家带来口味等方面的满足,但存在着感染疾病的风险。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鸡蛋一定做熟再吃,要保证加热的温度和时间。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两分钟以上就可灭活。(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赵 卿)
起居篇 每天开窗通风
天气良好时可持续开窗,大风及雾霾天气可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勤洗手。外出回家后要洗手,摸过生肉、蛋类后,一定要洗手。可用肥皂洗手,也可以使用手消毒剂。洗手或手消毒时应注意双手指尖、指缝、指关节部、掌心、手背均揉搓到,冲洗干净。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注意个人卫生。家庭成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回家后应及时更衣,注意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家庭地面和桌、椅、床、柜、门把手等各种物体表面应做好卫生清洁。避免揉眼睛、抠鼻子等不良习惯;打喷嚏、咳嗽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
少外出。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特别是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到医院就诊时可戴口罩。
消毒篇 首选加热消毒
消毒应首选物理消毒的方法,如煮沸消毒、流通蒸汽消毒等;无法使用物理方法的,可采用化学方法。
消毒接触过生禽肉、禽蛋的用具时,首先需要用自来水将切菜板、刀具、盛放生肉及禽蛋的容器彻底刷洗、清洗干净,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耐热的用具,最好采用蒸煮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将食饮具放入蒸锅蒸20分钟(温度为100℃),或将食饮具全部浸没于水中,煮沸15分钟以上。或者采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稀释倍数掌握在100倍左右,也就是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混合稀释。通常消毒浸泡时间为30分钟左右。也可使用其他可用于食饮具消毒的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时切记,消毒处理后要将残留的消毒剂冲洗干净.
3禽流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禽流感到底是从何而来
1、家禽感染
许多家禽如鸡、火鸡、珍珠鸡、鹌鹑、鸭、鹅等都可感染发病,但以鸡、火鸡、鸭和鹅多见,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的易感性较低,但可带毒或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译】: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有时也会有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
高致病性禽流感在禽群之间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而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做孵化用。
2、自身免疫功能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自身的防御机制,用于识别和排斥清除人体外来异物(如病毒,细菌)等;具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等能力。
若免疫力低的人,通常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经常感到疲劳、感冒不断时间长、伤口容易感染且愈合缓慢等症状。就难以抵抗来自外界的禽流感病毒,达到强大的生理性病毒防御机制,易受到病毒入侵和传染。
3、病毒复制
病毒吸咐在细胞表面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受体上,然后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病毒进入细胞,这包括暴露于核内体内的低pH,导致HA的构象改变介导膜融合,这样,核衣壳便进入胞浆并移向胞核,流感病毒利用独特的机理转录,启动转录时,病毒的核酸内切酶从宿主细胞的mRNA上切下5′帽子结构,并以此作为病毒转录酶进行转录的引物,产生出6个单顺子的mRNA,并转译成HA,NA,NP和三种聚合酶(PB1,PB2和PA),NS和M基因的mRNA进行拼接,每一个产生出两个mRNA,依不同阅读框架进行转译,产生NS1,NS2,M1和M2蛋白,HA和NA在粗面内质网内糖基化,在高尔基体内修饰,然后运输到表面,植入细胞膜中,HA需要宿主细胞蛋白酶将其裂解成HA1和HA2,但两者仍以二硫键相连,这种裂解可生成传染性病毒,并以出芽方式从质膜排出细胞。
4、抗原性变异
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变的频率很高,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漂移和转变,抗原漂移可引起HA和/或NA的次要抗原变化,而抗原转变可引起HA和/或NA的主要抗原变化。
(1)抗原性转变:抗原性转变是当细胞感染两种不同流感病毒时,病毒基因组的片段特性允许发生片段重组,从而引起转变,它有可能产生256种遗传学上不同的毒力各异的子代病毒。
(2)抗原性漂移: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HA和/或NA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
温馨提示:如果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有过接触,首先不要恐慌,因为毕竟家禽将病传染给人的几率很低。但是,如果与病禽有过接触,出现感冒样症状,应当马上去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什么是禽流感病毒
什么是禽流感病毒?传染科医院的专家解释说,禽流感病毒(AIV)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3个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
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H5N2、H7N7、H9N2),可经6~9个月禽间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株(H5N1)。
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禽流感病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个别造成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生了变异的病毒。
变异的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如猪既可感染人流感病毒,又可能感染禽流感病毒,每种病毒都具有8个基因片段,从理论上讲,可以形成256个新的重组病毒;二是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C加热30min或煮沸(100°C)2min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在pH﹤4.1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
病毒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5禽流感怎么治疗
1、对症治疗
(1)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
(2)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Reye综合征。
2、抗流感病毒治疗
(1)使用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不错,但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晚,要注意,应该是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2)有一种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的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用法是:为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试验研究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有抑制作用。
(3)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抑制禽流感病毒株的复制。金刚烷胺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