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7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措施,目前抗病毒治疗有两大类药物一类是干扰素,一类是核苷类似物。病毒彻底清除且永不复发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心愿,但是当前的治疗手段还远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抗病毒治疗前让患者了解治疗的预期有利于患者更好地依从治疗方案。我们可以把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显效过程粗略地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慢性乙肝需要如何诊断
大家知道什么是慢性乙肝么,其实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感染较久的乙肝患者,了解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有重要意义。那么,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是什么?那么小编来为大家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慢性乙肝的诊断的手段吧!
很多的患者在得知自己身患乙肝这种疾病的时候,感到很是束手无策,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有个好的心态,在了解一些乙肝诊断的知识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乙肝病程超过半年未痊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hbv标记物检查: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抗hbcigm滴度低于1:32或阴性,血清hbsag或hbv-dna任何一项阳性,病程持续半年以上。肝脏病理组织检查可出现三类情况:慢性小叶性肝炎主要是肝小叶内的炎症和肝细胞的变性及坏死;慢性间隔性肝炎主要是汇管区有纤维细胞向小叶内伸展形成间隔;慢性门脉性肝炎门脉区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致使门脉区增大。
2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起效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肝功能恢复正常,病毒定量阴转,这是我们进行抗病毒的基本目标,多数患者经过核苷类似物治疗都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病毒定量阴转,肝功恢复正常提示病毒复制明显减弱或者停止,肝脏的炎症活动减轻或者消失,疾病一般不会继续进展。应用核苷类似物的患者大多很容易达到这一层次,值得注意的是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意味着马上停止治疗,如果很快停药,病毒复制容易反弹,因此仍应继续巩固治疗,争取实现第二个层次的目标。
第二个层次:肝功持续正常,HBVDNA持续阴性,e抗原血清学转换(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在实现第一个目标之后继续巩固治疗,有部分患者可以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e抗原阴转、e抗体出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预示着机体免疫系统和乙肝病毒之间的力量消长发生重大转机,实现了免疫控制。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是停药的基本前提。根据我国2010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e抗原血清转换后(前提是病毒定量已经阴转,同时肝功正常)再继续应用一年可以考虑停药。之所以把e抗原血清转换确立为停药指征,是因为达到这一目标后,患者停药后相对不容易反弹。但并不是肯定不反弹。
.第三个层次:是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上实现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原的阴转预示着HBVDNA的全面清除,临床上接近痊愈的状态。实现这个目标后再停止用药,反弹的几率更小或者不反弹。当前长期应用核苷类似物治疗或者核苷类似物联合干扰素治疗,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实现了表面抗原的阴转(请大家务必注意,“越来越多”只是跟以前没有抗病毒治疗的人群比较,实际上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还是少数人群),这无疑对广大的乙肝患者是一个福音。但是这还不是当前大多数患者能够实现的。
3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乙肝是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一旦传染上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常常被忽视,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乙肝五项检查就更为重要,定期做乙肝检查对我们了解自身情况,及时发现病情有很大作用。那么,做乙肝五项检查要注意什么呢?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共同了解一下。
指出,显然保证检查结果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很有必要的,而乙肝五项检查是一种化验试验,主要是检测人体内的乙肝病毒抗原情况。不过一般不受人体内敏感物质的影响,乙肝五项检查前没有太过于严格的注意事项,比如说不能吃东西、不能做剧烈运动等等,但检查前还是建议不要喝酒,不要吃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的药物、食物等等。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在检查乙肝五项的同时,还需配合检查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影像学检查,检查前则需特别注意:
一、空腹:检查前需要8-12个小时禁食。
二、不宜进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主要是因为肝功能检查结果中包含谷丙、谷草转氨酶以及胆红素等机体敏感指标,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选择正规医院:正规的大医院设备先进,医生经验丰富,自然对检查的结果的判断也更准确。
4乙肝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主要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
2、医源性传染: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被乙型肝炎病毒(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3、输血传播: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4、破损的皮肤黏膜:包括一起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
5、性传播:乙肝患者可以通过性传染,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在家庭中,夫妻间如有一人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另一方一定要接种乙肝疫苗,获得抗体;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
6、父婴传播:乙肝的父婴传播主要是孩子出生后,由于孩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缺乏,通过生活中的密切接触,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感染方式,我们称之为水平传播。这种生活密切接触的感染主要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免疫系统不健全的孩子中,因此,更应该引起注意。
5打乙肝疫苗的条件
1、很多人感染乙肝病毒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往往没有症状。因此,要想知道是否感染过乙肝病毒,必须查乙肝五项。另外,有些单位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体,不能说明是否感染过乙肝,因为少数慢性感染者乙肝表面抗体表现为阴性。总之,只有在乙肝五项全部为阴性的情况下,才能打乙肝疫苗。不过,如果已经感染过病毒,由于没查乙肝五项,误打了疫苗,也不会造成不良后果。
2、肝功能正常是打乙肝疫苗的另一个条件。因此,打疫苗前要查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很多急慢性疾病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下,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应查明原因,进行治疗,等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行接种。
总之,人与人体质不同,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抗体浓度和有效时间也不同,有些人只能维持两三年,约半数的人可以维持15年左右的有效浓度。另外,对感染乙肝病毒危险期高的人,当体内乙肝抗体消失或过低时,应复种乙肝疫苗。但是是否需要加强接种乙肝疫苗要看抗体滴度,即使过了10年,只要抗体滴度仍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就不必打乙肝疫苗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