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6
乙肝是我们现行比较流行的一种疾病,此病不仅发病人数非常多,而且还会传染给身边朋友及家人,因此对于乙肝的症状我们一定要详细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及早发现尽快治疗。专家指出,乙肝疾病有很长的潜伏期,患者如果出现食欲不振、黄疸、恶性及肝区痛时请尽快就医,以免得了乙肝而不自知。
1患上乙肝的女性影响怀孕吗
乙肝属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只要得了乙肝患者体会就会携带乙肝病毒。乙肝这种疾病主要是有乙型肝炎病毒侵入导致的。只要肝功能正常的的人都是可以怀孕的,但是对于乙肝患者来说在怀孕阶段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在新生儿在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并且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
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以下乙肝情况影响怀孕:
1、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较为明显,且肝功能波动较大,常伴有蛋白比例倒置或低蛋白血症。
2、慢性乙肝患者伴有严重的肝外系统表现,如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乙肝病毒感染时间较长且肝脏损害严重,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有明显的血小板减少,脾脏功能亢进,凝血功能障碍的。
4、乙肝病毒感染者伴有妇产科疾患不宜怀孕者,如有重复剖宫产史者。
5、现症的急性乙肝,伴有明显的肝功能异常,在没有使病情稳定以前,最好暂缓怀孕。
2乙型肝炎早期有哪些症状
乙肝的临床过程:潜伏期45-160日,平均90日。感染的病毒量可能是潜伏期差别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大量输血或针刺传播都可以有或长或短的潜伏期。乙肝临床过程可分几个病期。
黄疽前期的乙肝症状:有非特异的前驱症状,与短暂的病毒血症相应的低热,关节酸痛,常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乙肝患者同时有不适、疲乏,突出症状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疽前期可发生肝外病变和血清病样综合征:关节痛和关节炎、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炎性病变、肾脏病变、紫癜、浆液膜炎、心肌炎、胰腺炎等。文献中有详尽描述,但我国病人中少见。黄疽前期乙肝的症状轻重和时间长短可有很大不同,可自数日至2周。也可无明显黄疽前期,而以黄疸为最早的症状。
黄疸期乙肝症状:最初发现常是尿黄,反映血清直接胆红素浓度升高;继而巩膜和皮肤黄染,粪便颜色变浅。黄疽1—2周内达高峰,此时大多热退、胃肠道症状明显好转。食欲好转是乙肝病情由极期开始缓解的常见标志。肝脏轻度肿大、质软,有触痛和叩击痛。小部分病人肋下可触及脾脏。血管蜘蛛痣可短暂出现。黄疸的消退要比其上升的时间缓慢得多,乙肝整个黄疽期1—6周。
恢复期乙肝症状:随着黄疸的消退,乙肝症状逐渐好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逐渐降低,急性乙肝的胆红素下降常早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极大多数病人在3-4个月内恢复。小儿急性乙肝恢复比成人要快。在恢复期中病人仍可有疲乏和不适。临床和血清学恢复后,肝组织病变减轻,但完全恢复须在半年以后。
3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
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等血制品或其它血源性传播。
2、母婴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3、医源性传播
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4、性接触传播
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因人而异。
5、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成为隐匿的乙肝病毒传播途径。但是一般被污染的物品含病毒量是非常低的,达不到致病目的,往往很快被消灭,所以此类传播极为少见。
4乙肝有什么危害和影响
一、是感染率高: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达60%左右,其中约1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全国大约有7亿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约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二、是预后较差: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约25%的人最终将转化为慢性肝病,包括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性肝炎病人约1000余万例,每年死亡约30余万例,其中一半是因肝癌而死亡。
三、是无特效药物: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特效药物消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一旦发病只能对症治疗。我国每年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直接费用超过1000亿元。
四、是影响正常生活:一个人如果感染了乙肝病毒,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干扰了正常生活,影响了升学、就业、入伍、婚嫁,而且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乙肝的影响:
1、择业影响 病毒性肝炎由于是传染病,我国传染病法明确规定肝炎患者不允许从事饮食及护幼工作。而社会上绝大多数行业和单位对肝病患者都会拒之门外。
2、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影响 肝病患者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同事、同学聚餐或其他集体活动时,往往会成为拒绝的对象,有的人甚至会断绝同肝病患者的往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
3、择偶影响 肝病患者在择偶时,对方一旦知道你患有肝炎,都会在第一时间逃掉。
4、生育影响 一旦夫妻双方任何一方患有肝病,就会将病毒直接传染给下一代。
5、心理影响 目前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闻肝炎而色变”,躲避肝炎患者如同躲避瘟神一样,缺乏对患者的理解,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十分沉重的打击。
6、经济负担 肝病久治不愈,多数患者需终身用药,昂贵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7、乙肝病毒传染性极强 肝病病毒随各种体液排出体外后,由于病毒的生存能力极强,普通的消毒措施根本无法将病毒杀灭 ,故家庭成员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器具等,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病毒,很容易引发肝病。
8、社会影响 大量的肝病患者生活在社会上,就会有大量的病毒排泄到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就会让更多的健康人增加感染几率,增加肝病患者的数量,给公共卫生建设带来极大的影响,给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
5中医治疗乙肝的三种方法
1、毒为实邪,解毒排毒
乙肝多因郁、瘀、毒形成,“郁”为气病,有木土之分。“瘀”为血病,在经在络。而毒为实邪,是乙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故贯肝病之始末。肝脏是一个强有力的解毒器官,能将人体代谢过程的有害废物进行解毒,排出体外。如肝功发生障碍,其解毒功能降低,有毒物质即对机体,尤其是特适性的肝脏产生损害,在治疗上“不离于肝、也不止于肝”——扶土抑木,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泻火疏木。重在利胆,因肝胆相照,胆为肝脏排泄胆汁,为肝排邪泄毒。在上者因而越之,在下者引而竭之,在胆者自当利之。
2、气滞血淤,活血化瘀
几乎所有的乙肝患者的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改变,大多由气滞血瘀造成,情绪不畅,并非肝郁的唯一原因,湿热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可以致郁致瘀,肝之清阳被遏,也是一种郁滞,气为血帅,气滞血瘀,血脉不通,则瘀血内生,临床上两胁疼痛,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舌质暗有瘀斑,面色黑或晦暗,皮肤发硬甚至开裂说明瘀血阻滞,是乙肝的基本病机之一。
3、脾气易虚,顾护脾胃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治疗乙肝,尤其应重视益气健脾,因为益气健脾法具有补充元气,健运脾胃,升清阳,固卫表,止虚汗,退虚热,解毒,利水、生津救脱等扶正作用。尚有生血、摄血(止血)、活血祛瘀、消肿排脓等间接作用。能调节机体多种免疫功能,促进细胞的转化,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抗体生成,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