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27
在临床上,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疾病的患者,很多的疾病的出现往往也给人们的生活打来了很多的不便,其中让大家比较忧心的疾病就是流行性出血热,并且这类疾病在恢复期的阶段,往往也是需要注意一定的护理的,那么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怎么护理?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1出血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病毒性出血热是一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和休克为主要临床特征。
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主要的。病毒进入人体后,经复制增生产生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和休克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病毒血症亦可引起各个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与坏死,并导致功能障碍。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各重要脏器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管腔内纤维蛋白或血小板血栓形成。实质器官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肝小叶中心坏死,亦可见灶状或点状坏死。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和充血,肺泡内有蛋白渗出液,肺毛细血管可有纤维蛋白血栓。
肾脏体积增大,镜检可见肾小球血管壁及肾小囊基底增厚,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除自溶现象外,尚可见浊肿和管内少量红细胞。肾髓质内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因而挤压周围肾小管,使管腔变狭窄甚至闭塞。肾小管上皮有节段性变性坏死。此外,心肌、肾上腺、胰腺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坏死区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脑膜呈非化脓性脑膜炎变化,脑实质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出血及淋巴细胞浸润。皮质及脑干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细胞变性、噬神经细胞现象和小胶质细胞增生。
2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怎么护理
1.经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到2000mL以下,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但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因此,应嘱患者注意休息,一般为1~3个月,补充营养,开放伙食,适当增加糖、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不用补液,宜强调伙食调理。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护理人员往往在患者病情较重时警惕性较高,待患者病情稳定,相应的病情观察会疏漏。而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因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疾病对各脏器造成损害广泛,给患者造成肌体消耗较多,故恢复期患者身体虚弱,护理疏忽往往会酿成错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类患者因卧床时间长,起床活动心切,故护理人员事先做好健康宣教,让患者知道疾病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晓之以理,使患者理解与接受。逐步增加活动量,以利于患者顺利康复。
3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流行性出血热是以发热、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病系疫源性疾病,在山区、平原、森林、江河湖泊、低洼地带都有发生。婴幼儿很少患本病,儿童多见于10岁以上者。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较急,发热是本病的首发和必有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之间,热型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少数表现为不规则发热。热程多数为3~7天,有的可长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持续约1~3天后,患者可出现肾脏损伤症状。
发热的程度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情和预后都有很大影响。轻型患者一般发热不太高,热程亦较短,热退后症状逐渐缓解。重症患者体温可达40℃以上,且持续性高热不退,热退以后病情亦不会减轻,甚至反而加重。小儿流行性出血热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较成人轻,预后也较成人好。
流行性出血热在发热期应积极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状。高热最好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不宜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防大汗进一步丧失体液。同时尚应该积极补充血容量,以改善微循环。
4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预防
(一)灭鼠和防鼠 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目前常用的有机械法和毒饵法等,机械法可用鼠夹,鼠笼等捕杀鼠类,毒饵法主要用鼠类爱吃的食物作诱饵,按一定比例掺入灭鼠药制成毒饵,投放在鼠洞或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灭家鼠常用的有敌鼠钠,杀鼠灵,灭野鼠的有磷化锌,毒鼠磷,万敌鼠钠,氯敌鼠等,毒饵法灭鼠收效高,但缺点是使用不慎可引起人,畜中毒,故在田野投放毒饵的3天内应派人看守,3天后应将多余的毒饵收回销毁,家庭中在晚上入睡前安放毒饵,白天收回,因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灭鼠工作应持之以恒,略有放松,即前功尽弃。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
(二)灭螨,防螨 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三)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查看详情>>5流行性出血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1.腔道出血、 呕血,便血最为常见,可引起继发性休克,腹腔出血,鼻腔和阴道出血等均较常见。
2.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发病早期因病毒侵犯中枢神经而引起脑炎和脑膜炎,休克期和少尿期因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和高血容量综合征等引起的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可出现头痛,呕吐,神志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节律改变或偏瘫等,CT检查有助于以上诊断。
3.肺水肿 是本病常见的合并症,临床上有两种情况。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肺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高使肺间质大量渗液,此外肺内微小血管的血栓形成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减少均能促成ARDS,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30~40次/min,早期没有明显发绀和肺部啰音,中期可出现发绀,肺都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干湿啰音,X线胸片,可见双侧斑点状或片状阴影,肺野外带阴影浓,而边缘薄,呈毛玻璃样,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Pa02)降低至8.0kPa(60mmHg)以下,并进行性降低,肺泡动脉分压明显增高,达4.0kPa(30mmHg)以上,常见于休克期和少尿期,新近美国报告发生在新墨西哥州等地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以ARDS为主要表现,常于发病第2~6天内因呼吸窘迫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2)心力衰竭:可以由肺毛细血管受损,肺泡内大量渗液所致,亦可由高容量或心肌受损所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咳泡沫样粉红色痰,发绀和满肺啰音。
4.胸腔积液和肺不张 普马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多见,Kanerva对125例PUUV引起的HFRS患者进行检查,发现28%的患者存在胸膜积液或肺不张,而肺水肿罕见,这些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而认为毛细血管漏出及炎症可能是肺部异常的原因。
5.继发感染 多见于少尿期和多尿早期,以肺部和泌尿系感染以及败血症多见,为免疫功能下降和导尿等操作所致,易引起继发性休克而使病情加重。
6.自发性肾破裂 多发生于少尿期,由于严重肾髓质出血所致,常因恶心,呕吐或咳嗽等,使腹腔或胸腔压力突然升高,引起肾血管内压力升高而促进出血,突然坐起或翻身,使腰大肌急剧收缩,肾脏受挤压亦易引起肾破裂,临床表现为患者突感腰部或腹部剧痛,严重者血压下降,冷汗淋漓,若血液渗入腹腔,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穿有鲜血,B超检查能发现肾周围及腹腔包块中有液平段,如能及时手术能降低病死率。
7.心脏损害和心力衰竭 汉坦病毒能侵犯心肌,而引起心肌损害,临床上常见为心动过缓和心律失常,由于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等使心肌负担过重,因而可出现心力衰竭。
8.肝损害 4%~60%患者ALT升高,少数患者出现黄疸或明显肝功能损害,肝损害以SEOV感染多见,是病毒损害肝脏所致。
9.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极少数HFRS患者在少尿期或多尿期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检查血糖明显升高,常大于22.9~33.6mmol/L,血钠>145mmol/L,尿酮阴性,血浆渗透压>350mmol/L,这是HFRS患者胰腺β细胞受病毒侵犯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过量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补糖,补钠过多和过度利尿导致脱水所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