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传染科

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隔离呢

时间:2023-05-23 分类: 传染科 查看: 16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的传染源是宿主型小型啮齿动物(家鼠、野鼠),这些小动物的尿、血液及粪便都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途径。流行性出血热的潜伏期很长,一般为2到3个星期不等。主要表现为头痛、全身关节痛、呕吐恶心、发热及腹泻,皮肤出现血点或淤斑等症状。那么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隔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流行性出血热预防

(一)灭鼠和防鼠 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在流行地区要大力组织群众,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进行灭鼠,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

目前常用的有机械法和毒饵法等,机械法可用鼠夹,鼠笼等捕杀鼠类,毒饵法主要用鼠类爱吃的食物作诱饵,按一定比例掺入灭鼠药制成毒饵,投放在鼠洞或鼠经常出没的地方,灭家鼠常用的有敌鼠钠,杀鼠灵,灭野鼠的有磷化锌,毒鼠磷,万敌鼠钠,氯敌鼠等,毒饵法灭鼠收效高,但缺点是使用不慎可引起人,畜中毒,故在田野投放毒饵的3天内应派人看守,3天后应将多余的毒饵收回销毁,家庭中在晚上入睡前安放毒饵,白天收回,因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灭鼠工作应持之以恒,略有放松,即前功尽弃。

在灭鼠为主的前提下,同时作好防鼠工作,床铺不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新建和改建住宅时,要安装防鼠设施。

(二)灭螨,防螨要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经常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洒灭螨,清除室内外草堆。

(三)加强食品卫生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食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四)做好消毒工作 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尸体及其排泄物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五)注意个人防护 在疫区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堆,劳动时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

2流行性出血热如何隔离呢

流行性出血热要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隔离治疗。具体隔离方法为:

①病人住单间病室,同类病人可同住一室,关闭门窗,禁止陪伴和探视病人;

②进人病室的医务人员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鞋,注意手清洗与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③病人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敷料等严格消毒;

④室内采用单向正压通气,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定期喷洒消毒液或紫外线照射。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青壮年的发病率比较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的死亡为率为20%-90%,治愈后肝、肾等脏器功能有会有比较严重的损害,总的来说预防是消灭此疾病的关键,各个家庭一定要做好环境、食品卫生,积极防鼠、灭鼠。

3流行性出血热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 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 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 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疫试验等,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 上,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鉴别诊断

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败血症,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有皮肤出血斑者应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区别,蛋白尿应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区别,腹痛应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相区别,消化道出血应与溃疡病出血相区别,咯血应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咯血相区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少尿期则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需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本病有典型临床表现和独特的病期经过,以及血清学检测等,均有助于鉴别。

4流行性出血热的症状有哪些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以汉坦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状较重,而汉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马拉病毒引起者症状较轻。

1.临床分期 本病潜伏期4~46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五期经过,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出现越期现象,而重症患者则出现发热期,休克和少尿期之间的重叠。

(1)发热期:除发热外主要表现有全身中毒症,毛细血管损伤和肾损害征。

①发热: 少数患者起病时以低热,胃肠不适和呼吸道感染样前驱症状开始,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温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少数达10天以上,一般体温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轻型患者热退后症状缓解,重症患者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

②全身中毒症:多数患者出现全身酸痛,头痛和腰痛,少数患者出现眼眶疼痛并以眼球转动时为甚,头痛,腰痛,眼眶痛一般称为“三痛”,头痛为脑血管扩张充血所致;腰痛为肾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以及腹膜后水肿有关;眼眶痛是眼球周围组织水肿所致,重者可伴有眼压升高和视力模糊。

多数患者可以出现胃肠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呃逆,亦可有腹痛,腹泻,腹痛剧烈者,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而进行手术,此类患者多系肠系膜局部极度充血和水肿所致,腹泻可带黏液和血,易误诊为肠炎或痢疾。

部分患者可出现嗜睡,烦躁,谵妄或抽搐等神经精神症状,此类患者多数发展为重型。

③毛细血管损害征: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皮肤充血主要见于颜面,颈,胸等部潮红,重者呈酒醉貌,黏膜充血见于眼结膜,口腔的软腭和咽部,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及胸背部,常呈搔抓样,条索点状瘀点,黏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有鼻出血,咯血,黑便或血尿,如在病程第4天至第6天,腰,臀部或注射部位出现大片瘀斑,可能为DIC所致,此是重症表现,渗出水肿征主要表现在球结膜水肿,轻者眼球转动时球结膜似涟漪,重者球结膜呈水泡样,甚至突出眼裂,部分患者出现眼睑和脸部水肿,亦可出现腹水,一般渗出水肿征越重,病情越重。

④肾损害:主要表现尿蛋白阳性,镜检可发现管型等。

(2)低血压休克期:一般发生于第4~6病日,迟者可于第9病日左右出现,多数患者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在热退后发生休克,这是与细菌性感染不同之处。

低血压或休克持续时间,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6天以上,一般为1~3天,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和正确有关,多数患者开始出现血容量不足时,能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皮肤,内脏血管收缩,而维持正常血压,此时由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可使心跳增快,当血容量继续下降,则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此时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等,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轻型患者可不发生低血压或休克,少数顽固性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血流灌注不良,而出现发绀,并促使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此时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昏迷,抽搐和广泛出血。

(3)少尿期:少尿期是继低血压休克期而出现,部分患者临床上没有明显低血压休克期,由发热期直接进入少尿期,亦有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者,此时应和肾前性少尿相鉴别,一般认为尿量<500ml/24h为少尿,<50m1/24h为无尿,少数患者无明显少尿而存在氮质血症,称为无少尿型肾功能不全,这是肾小球受损而肾小管受损不严重,只影响肾小球对肌酸酐和尿素氮的排泄,少尿期一般发生于第5~8病日,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10余天,一般为2~5天。

尿中有膜状物排出者为重症,少尿期的临床表现为尿毒症,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患者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①尿毒症:由于尿素氮和氨类刺激作用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口腔溃疡等胃肠症状,常有顽固性呃逆,可出现头昏,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昏迷,抽搐等神经症状,多数患者此期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或DIC等而使出血现象加重,表现在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便血,呕血,咯血,血尿和阴道出血,少数患者尚可出现颅内出血或其他内脏出血。

②酸中毒:由于酸性代谢物质的蓄积而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增快或库斯莫尔(Kussmaul)大呼吸。

③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水,钠潴留,使组织水肿加重,患者可出现颜面,四肢水肿,甚至出现腹水,此期电解质紊乱主要是高血钾,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钙,少数患者亦可发生低血钾和高血镁,由于低血钾和高血钾均能引起心律失常,因此宜定期检测血清钾和心电图予以鉴别,低血钠主要表现为头昏,倦怠,严重者出现视力模糊和脑水肿症状,低血钙可引起手足搐搦。

④高血容量综合征:表现为体表静脉充盈,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因而脉搏洪大,脸部胀满和心率增快。

本期病情轻重与少尿持续时间和氮质血症的高低相平行,若尿素氮上升2 1mmol/(L·d)以上,为高分解型肾衰竭,预后较差。

(4)多尿期:此期为新生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善,加以尿素氮等潴留物质引起高渗性利尿作用,使尿量明显增加,多数患者少尿期后进入此期,少数患者可由发热期或低血压期转入此期,多尿期一般出现在病程第9~14天,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数月之久,根据尿量和氮质血症情况可分为三期。

①移行期:尿量由500ml/d增至2000ml/d,此期虽尿量增加但尿素氮和肌酸酐等反而升高,症状加重,不少患者因并发症而死于此期,宜特别注意观察病情。

②多尿早期:尿量超过2000ml/d,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

③多尿后期:尿量超过3000ml/d,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精神食欲逐日好转,此期尿量可达4000~8000ml/d,少数可达15000ml/d以上。

此期若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发生继发性休克,亦可发生低血钠,低血钾等症状。

(5)恢复期:经多尿期后,尿量恢复为2000ml/d左右,精神,食欲基本恢复,一般尚需1~3个月,体力才能完全恢复,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肾功能障碍,心肌劳损和垂体功能减退等症状。

2.临床分型 根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和出血,休克,肾功损害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5型。

(1)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除出血点外无其他出血现象,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2)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球结膜水肿,病程中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脉压小于3.5kPa(26mmHg),有明显出血及少尿期,尿蛋白 ;

(3)重型:体温≥40 ℃,中毒症及渗出征严重,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并出现休克,有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少尿持续5天以内或无尿2天以内;

(4)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并出现以下之一情况者,①难治性休克;②有重要脏器出血;③少尿超出5天或无尿2天以上,BUN>42.84mmol/L;④出现心力衰竭,肺水肿;⑤出现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中枢神经合并症;⑥严重继发感染;

(5)非典型:发热38℃以下,皮肤黏膜可有散在出血点,尿蛋白±,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者。

查看详情>>

5流行性出血热的饮食

1、高热期饮食

高热期病人由于体温高、出汗多、代谢增强对机体消耗很大,因此,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良蛋白质等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全流饮食或半流饮食。如牛奶、豆浆、红枣米粥、莲子汤、天然果汁、藕粉、鸡蛋汤、面条、挂面等,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以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尽可能让病人多饮水和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及增加维生素的摄人,满足身体需要。宜吃低盐饮食,若进盐过多可加重组织水肿和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少尿期饮食

肾脏血管损害是出

3、恢复期的护理: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糖、多维生素饮食。注意休息,一般需l一3个月左右,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重型病例可适当延长时间。

查看详情>>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流行腮腺炎的预防措施有什么
下一组:肝炎传染病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