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药品 查看: 13
药物本身的肝脏毒性。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毒工作。带着“三分毒”的药品更容易直接伤害肝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合理的养肝护肝,那么会伤肝的药物有哪些呢?如何养肝护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长期服药伤肝怎么办
药物性肝炎的表现
药物引起肝炎通常会发生在用药后的1-4周,具体表现和其它肝炎大致相同,有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者,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尿黄、肝区不适等,肝脏肿大伴有压痛,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血象中嗜酸细胞升高;有以胆汁淤积为主者,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胆汁淤积,并伴有肝细胞损害,表现为皮肤、巩膜、小便黄染,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严重的药物肝损害也会引起大片肝坏死发生,出现黄疸、凝血机制障碍、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有可能危及生命。
对症处理药物性肝炎
一旦确诊为药物性肝炎,应该立即停用与肝损害有关的或可疑的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在几天内病情是否得以改善,但也有一些患者在停药后几周内病情仍会继续加重,并需要数月的时间才能康复。
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类,饮食不佳者静脉输注葡萄糖,加速药物的排泄。同时采用保肝、降酶治疗并根据引起肝脏中毒的具体药物种类,应用对症的解毒药物,如异烟肼引起的药物肝炎,可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静脉点滴。对于过敏体质、黄疸较深者,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待病情改善后,逐渐减量。
如何预防药物性肝炎
尽量少用或不用肝毒性药物是避免药物性肝炎的关键办法;对原有药物过敏史及肝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更要谨慎,尽量少用药。一方面,医生要注意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凡属过敏体质者,药物的选用、剂量、给药途径等应倍加慎重;另一方面,患者一定要严格掌握药物剂量,用药前了解其毒副作用,就诊时应把肝功能受损的病情告诉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减小药量、延长用药间歇期或者选用对肝脏影响较小的药物。
对必须用药者,尽量选用同类药物中肝毒性较小的药物,或用其他药物代替。非用不可者,可短期或交替使用,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越多,形成新的肝毒性物质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应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此外,新药物使用时,一定要定期检查肝功,监测各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联合用药时,需要考虑到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肝损坏的叠加和加强作用。
2会伤肝的药物
脏造成损害,导致“药源性肝病”。据统计,约有500多种药物可引起肝脏损伤,用药后出现肝炎样的症状或伴有肝功能异常。
排名第一“抗生素药物”:红霉素、头孢类、克林霉素、利福平、磺胺、两性霉素B等,都可能诱发肝脏损害。
排名第二“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氨基比林、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不但可以引起过敏反应,而且还会造成胆汁淤滞或肝炎样病变。
排名第三“循环系统用药”:普萘洛尔(心得安)、呋塞米(速尿)有使转氨酶升高的可能,如是过敏体质,还可造成肝炎型肝损害。
排名第四“消化系统用药”:吗丁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排名第五“口服降糖药”:优降糖、降糖灵等也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3药物伤肝的原因有哪些
药物本身的肝脏毒性。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负责几乎所有进入人体的食物和药物的解毒工作。带着“三分毒”的药品更容易直接伤害肝脏。统计显示,可引发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超过900种。尤其是抗结核药、降脂药、抗生素、抗肿瘤药、解热镇痛药、安眠药等6类药物。在代谢过程中,上述药物的化学成 分会对肝脏细胞产生破坏作用。例如抗结核药及其代谢产物对大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干扰或破坏这些大分子,如遗传物质DNA与RNA的正常代谢,从而引起 肝损伤。因此,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应避免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
用药过量。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会长莫莉·库克博士曾强调,过量使 用处方药已达到近10~15年来最严重的状况。临床发现,感冒药、安眠药、平喘药、止痛药、抗生素等最容易用过量。这几种药物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少患者按 说明书服用后,症状却没有按照预期及时消除,于是他们会不遵医嘱的间隔再次服用,导致过量。而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在很多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 和止痛药中都含有,也容易造成叠加使用。建议患者不要同时吃多种同类药,服药前仔细看说明书,如果不确定,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
多药同用。很多药物本身对于肝脏的损害并不太明显,但如果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对肝脏的影响可能变大。两种甚至多种药物同时作用,肝脏难以抵挡“双重打击”,损 伤的几率自然更大。例如别嘌醇与巯基嘌呤合用可增加药物的肝毒性。乙醇也可加重药物的肝毒性,因此服用伤肝药物期间不宜饮酒。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还曾警告,在服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时,饮用大量柚子汁或新鲜柚子,可能促使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肝脏损伤。
中药使用不当。不少人认为中药性情温和,对身体的毒性作用较小。事实上,中药讲究辨证论治,配伍减毒,以减小对肝脏的影响。但有些药材也会存在肝毒性, 比如复方制剂壮骨关节丸、消银片(丸)、六神丸、葛根汤、防风通圣散、湿毒清、消咳喘片、牛黄解毒片、天麻丸等。而且,中药必须经中医师严格辨证,把握好 量,才能尽可能降低毒性。所以,服用中药或中成药,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咨询,不可擅自轻信民间偏方,乱服中草药。
4喝牛奶可以护肝吗
牛奶营养价值高,尤其是其富含优质蛋白,中国膳食宝塔建议每日摄入一定量的奶及奶制品。乙友饮食自然也少不了牛奶这个好东西,然而,与常人不同,乙友喝牛奶需注意几点:
1.乙肝急性期或是慢性乙肝活动期,伴随有消化道症状如厌油、恶心、呕吐、腹胀时,不宜喝牛奶,因为牛奶容易加重上述症状。建议在消化道症状改善,身体处于恢复期时饮用牛奶。肝硬化并有肝昏迷或是有肝昏迷倾向者,不宜饮用牛奶。因为此刻需限制蛋白,否则容易诱发肝昏迷的发生。
2.年长的乙友不建议经常喝牛奶。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生率会渐渐增加,而牛奶中的乳糖可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半乳糖,后者量过多时可沉积在眼睛的晶状体内,从而引发白内障。因此,年长者不建议经常喝牛奶。
3.喝牛奶应慢,小口饮用,量不宜过多。因为牛奶含有5%乳糖,在身体乳糖酶不足时,大量或是大口的喝牛奶,则乳糖不容易消耗吸收,易造成腹胀、腹泻。建议小口喝牛奶,最好是等到口中的唾液与牛奶混匀了再吞咽。有的乙友喜欢甜食,在牛奶里加糖,殊不知这样将不利于牛奶中钙质的吸收,而且还将促使胃肠内细菌发酵产气,引起腹胀。
4.不宜空腹喝牛奶。牛奶中的优质蛋白质在空腹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其修复旧组织、构造新组织的功效,因为蛋白质将被几天用于代替碳水化合物产热以供机体消耗所用。
5养肝护肝的食物
脂肪不是肝脏的敌人
看着身边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以为脂肪是肝脏的大敌。实际上,不管有没有脂肪肝,脂肪都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少了它,肝脏就没法正常工作。刘士敬说:“有些患者查出脂肪肝后就开始只吃蔬菜和水果,这是很大的误区。”即使得了脂肪肝,也不用彻底与肉类告别。大连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兴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要养肝护肝,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最好分别占20%,剩下的60%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等。肝脏需要脂肪,但不代表需要过多的脂肪,所以瘦肉、低脂牛奶、虾等低脂食物是首选。
蛋白质可以修复肝脏
比如:牛奶、鱼、鸡肉、鸡蛋、豆腐、芝麻、松子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都是肝脏最喜爱的。
这些食物中丰富的蛋白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刘士敬说,正常人每天摄取的优质蛋白应该多于90克,对于肝功能受到损害以及减弱的人来说,适当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更有利于肝脏恢复健康,防止它进一步受到伤害。患有急性肝炎的人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能少于80克;患有肝硬化的病人则不能少于100克。
肝脏爱吃糖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糖是保护肝脏的重要物质。每克葡萄糖能提供人体所需要能量的70%左右,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于缺乏能量的状态,就会影响肝脏功能。糖还能合成一种叫肝糖原的物质,储存在肝脏中,可以防止摄入体内的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除糖尿病患者外,普通人可以按体重计算每天自己应该吃多少糖。每公斤体重摄取1克糖,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天可摄取的糖不应超过60克。按照这样的标准,不但不会减寿,还会对健康有益。一般来说,糖类的主要来源有米饭、面食、白糖、蜂蜜、果汁、水果等。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1罐可乐约含糖37克,3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1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