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药品 查看: 25
黄姑鱼(albiflora croaker)属硬骨鱼纲、 鲈形目、 石首鱼科、黄姑鱼属。又称黄婆鸡、黄姑子、 花䱛。是近海暖温性中下层经济鱼类,分布于中国沿海、朝鲜、日本南部。具有发声能力,特别是生殖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主要摄食底栖动物。黄姑鱼的越冬场在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外海。
1黄姑鱼的副作用有哪些
黄姑鱼是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并且口味非常好,但是身体的不同时期食用对身体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同的,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黄姑鱼,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副作用
无副作用
禁忌人群
结核病患者服药时要忌吃黄姑鱼、痛风患者不宜食用、出血性患者不宜多吃、肝硬化病人应禁食黄姑鱼。
黄姑鱼虽然营养价值很丰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了解了哪些人不适合吃黄姑鱼以后,希望我们都能结合自身的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另外平时在饮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卫生。
2黄姑鱼的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为20~25厘米,呈长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吻短钝。吻褶分为2叶,吻缘孔5个。口亚前位。下颌稍短于上颌。两颌齿细小,上颌外行齿及下颌内侧齿较大。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凸,宽大于眼径。颏孔为似五孔型:中央为一下陷肉垫状浅孔,两侧颏孔各2个。体被栉鳞。背鳍1个,始于胸鳍起点稍后背上,末基位于臀鳍末基与尾鳍基之间近中央,具11鳍棘,28~30鳍条。臀鳍具2鳍棘,7鳍条,第二鳍棘粗长。鳔圆筒形,鳔侧具22对缨须状侧肢。耳石腹面蝌蚪状印迹的头区昂仰,伸达耳石前缘,尾区为丁形浅沟,尾柄较粗,长为高的2.4~3倍。[1]
体灰橙色,体侧有许多灰黑色波状条纹,斜向前下方,在侧线上下方不连续,腹面银白色。背鳍灰橙色,每鳍条基部有1黑色小点。胸鳍、腹鳍及臀鳍淡橙色,基部均带红色。尾鳍橙色
3黄姑鱼的生活习性
黄姑鱼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鳔具有发声能力。在6~30.5℃的水温范围内,能正常生活,最佳的水温为18~28℃。适宜盐度范围14~32‰。
黄姑鱼有洄游习性,冬季在济州岛西侧的黄海中部越冬,春季向鸭绿江口、黄河口、莱州湾、吕泗洋、海州湾一带移动。5~8月在鸭绿江口、黄河口、辽东湾、连云港、舟山群岛一带产卵洄游。秋季,水温下降,鱼群由渤海进入黄海中部,然后返回越冬场。[1]
浅色黄姑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适温范围8~33℃,最适生长水温为24~29℃,产卵水温24~28℃,性成熟年龄为Ⅱ龄,3龄全部性成熟。生长适盐范围10~40。
4怎样识别黄花鱼和黄姑鱼
黄花鱼,学名大黄鱼,属于名贵鱼种,是我国主要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海域自然产量已锐减,但人工养殖已发展起来,已有较多黄花鱼上市出售,还有部分进口产品。黄花鱼鱼体呈长椭圆形,侧扁,背侧中央枕骨刺不明显,尾柄较细长,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鱼鳍黄色或灰黄色,唇桔红色,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三分之二以上披小圆鳞。
黄姑鱼鱼体延长侧扁,背部稍隆起,略呈弧形。成鱼体长20厘米~30厘米,头较小,尾部稍短,体背部浅灰色,两侧浅黄色,胸、腹及臀鳍基部略带红色或橙黄色,有多条黑褐色波状细纹斜向前方,尾鳍呈楔形。
对于染色的黄姑鱼,用白卫生纸一擦其鱼身,纸上一般会留下明显黄色;而冷冻成一大坨(成块)的染色黄姑鱼,有的冰面也会呈现黄色。假黄花鱼浸泡水中约5分钟,水可能变成啤酒色,所以购买时要注意以免上当。
5黄姑鱼的主要种类
黄姑鱼的近似种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有5种。
常见的有:
①箕作黄姑鱼(N.mitsukurii)。体背侧具许多斜向前下方的灰黑色波状条纹,口闭时上颌和下颌等长,分布于日本南部沿海,为该地区经济鱼类。偶见于东海,中国曾记录于旅顺。
②半花黄姑鱼(N.semi—fasciata)。体侧仅在头后的侧线上方有浅色波状带纹多条,体之后半部条纹不明显。原产中国广东沿海,近年在泰国、新几内亚沿海均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