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外科

胎儿胆管囊肿怎么办呢

时间:2023-05-23 分类: 外科 查看: 28

很多的孕妇妈妈在进行三维彩超检查的时候,检查出胎儿的胆囊不是很正常,会比正常的胆囊要大上很多,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会发生在怀孕25周到28周左右,通过核磁共振的检查我们才知道,这种症状叫做胎儿胆管囊肿,那么这种疾病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又应该要如何来进行治疗?

1揭秘胆囊肿瘤的护理办法

1、勤洗发,洗头的间隔最好是2-5天,同时注意合理的晾干头发,最好让头发自然干燥。

2、早晚梳发,每天早晚各梳发百次,能刺激头皮,改善头发间的通风。由于头皮是容易出汗弄脏的地方,勤于梳发可有助于防脱发和头皮屑的发生。

3、更换梳发的方向,梳发的方向如果保持不变,头发缝儿分开的地方,由于常常被阳光照射的关系,将会特别的干燥或变薄。有时不妨改变一下头发分开的方向,有利于避免脱发。

4、避免用脱脂性强或碱性洗发剂洗头,应根据自己的发质选用。

5、戒烟,节制饮酒,不熬夜或尽量少熬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

6、消除精神压抑感,多做深呼吸,保持乐观心情。

7、减少染发烫发,会使头发失去光泽和弹性,甚至变黄变枯。染发、烫发间隔时间至少要3-6个月。

8、注意帽子,头盔的通风,避免暴晒。

9、注意饮食,不吃辛辣油腻食物。辛辣和油腻的食物虽不是脱发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其刺激毛囊分泌过多油脂,且容易造成头皮脂溢性皮炎和毛囊炎,间接导致脱发增多,因此患有脂溢性脱发患者应尽量少食辛辣和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10.如由头部皮肤病导致毛囊受损而引发的脱发,要到皮肤科就诊,积极治疗。

2胎儿胆管囊肿怎么办呢

1、什么是胆总管囊肿?

答:是连接肝脏的胆总管扩张,一般表现为囊性肿物,称之为胆总管囊肿(胆管扩张症)。

2、胎儿为什么会发生胆总管囊肿?

答:因为胆总管囊肿为胚胎性疾病,胆总管在胎儿18-20周的时候开始排泄胆汁,如果胆总管狭窄或堵塞,胆总管就会扩张形成囊肿。

3、胎儿胆总管囊肿最早什么时候可以发现?

答:胎儿胆管在胚胎4周开始发育,5周已经形成,约在孕8周时肝内胆小管形成,但直到13-16周胆管才与肠管相通,此时胆汁才开始分泌并排泄至肠道。如果胆总管有狭窄或堵塞,胆总管扩张形成囊肿,那么最早在胎儿15-20周就可以发现胆总管囊肿。

4、如何确定胎儿胆总管囊肿?

答:目前孕期胎儿产前三维B超可以初步确定。其他腹腔囊性肿物:肠系膜囊肿、肾囊肿、囊性畸胎瘤等需要鉴别,但主要是和胆总管闭锁型胆道闭锁的鉴别,因为后者B超表现与胆总管囊肿几乎一致,而预后极差。

5、怎样鉴别胎儿胆总管囊肿和胆道闭锁(胆总管闭锁型)?

答:超声下胆总管囊肿的胆囊可清楚显示,胆道闭锁的胆囊显示不清或未见;胆总管囊肿可逐渐增大,胆道闭锁则无明显增大;生后胆总管囊肿黄疸多数不明显,黄疸呈波动性,时重时轻;胆道闭锁黄疸早期发生,进行性加重,肝功能受损重。

3预防胆囊肿瘤需要注意哪些事

胆囊肿瘤患者在化疗之后饮食比较少,所以要多吃些高蛋白、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要保持营养都均匀的达到,不要偏食。化疗之后的患者不宜多吃冷食,因为猛的接触到冷食之后胃肠道忽然受凉,就有可能导致肠胃痉挛,所以切忌要注意吃东西的时候要趁热吃。患者每天的饮水量一定要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可以多喝些绿茶、淡盐水和热果汁,记住一定要暖热之后在喝。

嗜油腻饮食者可增加患胆囊炎胆石症的机会,故也就增加了患胆囊肿瘤的可能性。积极治疗癌病变前,迟早社除可能引起癌变的诱因,如积极治疗胆囊炎,对于有症状的胆结石或较大的结石要尽早行胆囊切除术。

动物实验时,亚硝酸基胺等致痛剂可诱发胆囊肿瘤。胆囊息肉中的胆囊腺瘤、腺肌瘤是胆囊肿瘤相关性息肉,可发生癌变。

因此,了解了可能导致胆囊肿瘤的发病因素,从而进行相关疾病的防治,就有可能减少胆囊肿瘤的发生,达到预防的目的。

4引起胆囊肿瘤的原因都有哪些

发病机制

不同病变的病理学特点简要归纳如下。

胆囊良性肿瘤

腺瘤:腺瘤是来自于胆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肿瘤,约占胆囊良性病变的23%(表3),约占同期胆囊切除病例的1%,女性比较多见。小儿偶见报道。部分病例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胆囊腺瘤大多数为单发,少数多发;可发生在胆囊的任何部位;褐色至红色;平均直径(5.5±3.1)mm(1~25 mm),大多数腺瘤小于10mm。

概括地说,胆囊良性肿瘤病因尚不清楚,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又可分为胆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两种类型。前者系由于胆囊压力过高或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固醇颗粒沉淀于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层,组织细胞过度膨胀造成;亦有学者认为是由于黏膜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成;后者则由于炎症刺激造成组织间质的腺性上皮增生,并由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胆囊腺肌瘤属于胆囊增生性病变之一,是由于胆囊黏膜增生肥厚。罗-阿窦数目增多并扩大成囊状,穿至肌层深部,窦与胆囊腔之间有管道相通,形成假性憩室。

胆囊肿瘤病人多无特殊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或不适,一般症状不重,可耐受。如果病变位于胆囊颈部,可影响胆囊的排空,常于餐后发生右上腹的疼痛或绞痛,尤其在脂餐后。其他症状包括消化不良,偶有恶心、呕吐等,均缺乏特异性。部分病人可无症状,在健康检查或人群普查时才被发现。

5胆囊肿瘤的检查方法

1、超声检查:B超为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简便、经济和病变检出率高和易普及等优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共同特点是向胆囊腔内隆起的回声光团,与胆囊壁相连,不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固醇息肉常为多发,息肉样,有蒂,常小于10mm,蒂长者可在胆囊内摆动,高辉度不均一的回声光团,无声影,不随体位变动而移位。炎性息肉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多无蒂,直径常小于10mm,最大可达30mm,有蒂或无蒂,呈低辉度回声、无声影。腺肌瘤样增生B超下可见突入肥厚胆囊壁内的小圆形囊泡影像和散在的回声光点。超声检查的误诊率或漏诊率受胆囊内结石的影响,往往是发现了结石,遗漏了病变。也有因病变太小而未被发现者。

超声内镜检查(EUS)可清楚地显示出胆囊壁的3层结构,从内向外显示,回声稍高的黏膜和黏膜下层,低回声的肌纤维层和高回声的浆膜下层和浆膜层。在胆固醇息肉、腺瘤及胆囊癌的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对于B超难以确诊的病例,用EUS检查有效。胆固醇息肉为高回声光点组成的聚集像或多粒子状结构,胆囊壁3层结构清楚。胆囊癌为乳头状明显低回声团块,胆囊壁的层次破坏或消失,并可了解肿瘤浸润的深度。此法对胆囊壁息肉样病变的显像效果明显优于普通B超检查,但对于胆囊底部病变的检查效果较差。

2、X线胆囊造影:包括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及内镜逆行性胆道造影等,是一项有用的诊断方法。影像特点主要为大小不等充盈缺损。但是大多数报道认为胆囊造影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偏低,一般约为50%(27.3%~53%)。检出率低受胆囊功能不良、病变过小或胆囊内结石等因素的影响。

3、CT检查:胆囊息肉样病变的CT检出率低于B超,高于胆囊造影,检出率为40%~80%不等。其影像学特点与B超显像相似。如果在胆囊造影条件下行CT检查,显像更为清楚。

4、选择性胆囊动脉造影:根据影像上羽毛状浓染像、动脉的狭窄或闭塞等特点,可区别胆囊肿瘤或非肿瘤病变。但是早期的胆囊癌和胆囊肿瘤均可能没有胆囊动脉的狭窄和闭塞像或均有肿瘤的浓染像,两者间的鉴别较困难。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正常脾脏大小为多少
下一组:胆道梗阻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