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肛肠科

直肠息肉溃疡怎么治疗

时间:2023-05-24 分类: 肛肠科 查看: 6

现在的人们为了工作,生活都变得没有规律的,很多人都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现象,但是大家都不以为然,都认为只是一点小毛病,每个人都有的,所以都没有在意,最终导致身体出现更加严重的疾病,直肠息肉溃疡是现在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那么直肠息肉溃疡该怎么治疗呢?下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1直肠息肉的病理病机

(1)管状腺瘤:最为常见,多数是单个,有蒂,直径一般在1cm以下,在肠黏膜表面隆起如米粒或黄豆大,表面光滑或呈细颗粒,颜色接近正常黏膜,质软;大腺瘤如樱桃或草莓,表面有浅沟或分叶状,色暗红,很少癌变,镜下形态可有不同程度改变,轻者为轻度腺体增多,上皮细胞无异常,重者不仅腺体明显增生,上皮细胞的形态及染色也呈不典型改变,核分裂增多,进一步发展出现腺体细胞多形性,间质浸润,即被认为是重度不典型增生或癌变。

(2)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呈绒毛状,菜花状突出于黏膜表面,病变范围限于黏膜层,瘤体质地柔软,广基无蒂,体积较管状腺瘤大,镜下绒毛状突起呈分支状,形成一个细长乳头状花冠肿物,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90%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易癌变。

(3)幼年性息肉:又称先天性息肉,属错构瘤性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有70%~80%发生在直肠,多为单发,小于1cm,青春期后有自然消失倾向。

(4)炎性息肉(假性息肉):发生在大肠炎性疾病的再生与修复阶段,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n病,肠结核,血吸虫病等,常为多发,无蒂,体积较小,直径很少超过5mm,是其特征,颜色多较浅,有的亦可以有蒂,病程较长时可增大至几厘米,镜下见腺体变长伴有腺腔内反折,形成锯齿样外观,核分裂活性增加仅仅见于基底部,上皮细胞具有不明显的位于基底的细胞核,胞浆丰富,充满黏液,表面上皮下的基底膜增厚,表面上皮呈微乳头外观,增生性息肉(化生性息肉),多发生在直肠,多在4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形遗传性疾病,大肠内布满息肉状腺瘤,大小不等,可有蒂或无蒂,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多在12岁以后发生。

2直肠息肉溃疡怎么治疗

在临床上中医治疗直肠息肉溃疡的药物和具体的治疗的方法也包括多种,这完全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的,中医讲究的辩证论治,不同人同一病治法用医都是不同的,而且传统中医治疗一般只能暂时缓解相关症状,疗程长,经济负担重,患者也很容易对药物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不利于有效治疗,因此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上要谨慎。

这里有一直肠溃疡方剂,药方为地榆炭10克,全当归10克,秦皮10克,炒槐花15克,石榴果皮15克,黄连3克。加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直火煎煮,去药渣再浓煎至5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1次,3次为1疗程。中医治疗直肠溃疡一般有3种方法:

1、扶正固肠,调节肠道微生菌平衡,促进肠道黏膜再生修复,提高机体免疫力;

2、排毒化腐,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收敛利湿,调和肠胃,通肠止泄;

3、健脾补肾、益气除湿为治本之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治标之用,辨证施治,最忌长期应用大苦大寒之剂,亦可配合中药针以扶正。

3直肠息肉的日常预防措施

1、保持乐观

用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2、生活规律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肠息肉。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细胞增生,突变疾病远离自己。

3、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4、饮食清淡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绿色食品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锻炼身体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4直肠息肉饮食禁忌事项是什么

直肠息肉,又称直肠腺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单发性直肠息肉多见于2~8岁儿童,极少发生恶变;多发性好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家族遗传性,病变范围广,易发生恶变。此病的主要症状是大便表面带血,除到医院就诊治疗外,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宜吃酸、辣、辛等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

直肠息肉被人们认为是癌前病变,这就提醒人们一旦发现直肠息肉就要及时治疗,当然,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上直肠息肉的饮食禁忌。

直肠息肉是直肠良性肿瘤的一种,是直肠内有粘膜覆盖的肿物,呈小的结节状粘膜隆起或为大的带蒂的肿物,一般为单个,少数为多个,若很多息肉聚集直肠或累及结肠者谓之息肉病。息肉源于炎症的称炎性息肉;粘膜呈增生性改变的无蒂结节称增生性息肉;由肠上皮生长的有腺瘤性息肉、绒毛乳头状腺瘤息肉,此类息肉容易恶变。

直肠息肉的症状表现有:1、便血:直肠息肉也有便血的症状,便血无痛,息肉便血的出血量比较少。如果排便的时候挤压会导致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 ,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的特点是带血,但没有滴血的情况。2、脱垂:息肉较大或者数量比较多的时候,会因为重力的关系而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 ,可并发直肠脱垂。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直肠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5小孩直肠息肉的具体症状表现

小儿肠息肉主要在直肠,患者以2~8岁最多。传统观点认为儿童肠息肉常为良性,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大,不足为虑。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全感并不可靠。小儿肠息肉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并非永远良性,随着肠息肉数量的增多,时间的延长,肿瘤性改变的危险性增大。专家们建议,为了保险起见,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可观察1年外,8岁以上小儿肠息肉和8岁以下儿童的多发性息肉应在诊断明确后全部切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在一年的观察期间不消失者,亦应切除。因此,凡有不明原因的肠出血的儿童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如进行乙状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并及时予以处理,以免后患。

小儿肠息肉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血附于大便表面,与大便不相混,出血量常不大,但极像内痔出血,因此在儿童期有类似内痔出血症状时,首先应考虑到

直肠息肉病的可能。息肉蒂较长时,用力排便可脱出肛门口外,排便后又缩回。个别高位的息肉可能受来回脱垂而引起结肠肠套叠,临床诊断除上述症状外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在小儿排空大

便后,检查者戴手套涂润滑剂,缓慢将食指或中指伸入肛门内仔细扪诊,常能扪到长蒂,稍硬,活动而光滑的圆球形息肉。经反复扪诊未发现息肉者。

小儿肠息肉一旦确诊应尽快治疗。较高位的肠息肉按上述操作进镜找准息肉、固定不动,用nd:yag激光经镜孔进入直接基底部切割。由于nd:yag光纤进入较长、光刀头摆动幅度大,切割困难,可用0。1~0。2mm细钢金属做成光纤刀柄,把光纤固定在金属柄上,刀头外露3mm,直接像刀运用于基底切割。较高位息肉呈广基型者,光刀与息肉相距2~3mm,输出40w激光照射,至息

肉呈灰白即可,不必立即剥离,待其自然脱落修复,既快速又安全有较。低位小儿肠息肉可经肛门镜下用激光于基底切除,光刀切割时必须慎重,不应损伤肠壁或造成穿孔。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直肠息肉流血是怎么回事
下一组:直肠息肉会出现疼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