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肛肠科

脱肛气功治疗的具体疗法

时间:2023-05-24 分类: 肛肠科 查看: 37

直肠壁部分或全层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直肠壁部分下移,即直肠黏膜下移,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若下移的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脱肛气功治疗的具体疗法有什么?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如何有效预防脱肛

1、提肛运动:静坐,放松,将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合上双眼,配合吸气时,向上收提肛门,提肛门后稍闭一下气,然后配合呼气时,全身放松。每次练90下。一日三次,放在便后和睡前进行一次。

2、仰卧屈膝运动:仰卧屈膝,抬头,右手伸到左膝,然后松弛复原;再屈膝抬头,左手伸到右膝,松弛复原。每次运动30次。

3、快速收缩运动:可快速收缩肛门,每分钟进行30次,一日可作2-3次。

4、指扩运动:右手食指涂适量润滑剂,先在肛门口按揉1分钟,然后缓缓伸入肛门达2个指节,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扩肛3分钟,要均匀用力,切忌使用不适当的暴力,可在便后及睡前各进行一次。特别适用于肛门术后病人以及有肛管环形狭窄和晚期肛裂病人。

2脱肛气功治疗的具体疗法

晨起便后,选一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两脚分开比肩稍宽,呈现骑马式站立。百会朝天,沉肩坠肘,虚腋松腕,含胸拔背,松腰适腹,眼、唇微闭,目视前方若有若无。舌抵上腭,心静神宁,意守阙神(即肚脐)。

意念天之清气,悠缓细匀地从鼻经胸入腹,而聚于神阙。同时十个脚趾用力抓地,刚劲站立口意念地之大气从涌泉经双下肢后内侧达会阴从肛门进入腹内,斯时猛缩肛门,令天地之气在神阙交融,并用此气将肛门紧系于神阙,屏气1分钟左右。

然后以1波浪式的推进,并呈散射状地由体内向外慢慢排气。排气时,舌体还原,脚趾和肛门慢慢放松,回复如常。

排气毕,复如是“吸气提肛”,终而复始。患者须根据自己的耐力和临床症状,每次练10~30分钟不等。练功完毕,恢复松静站立。叩齿30~50下后,鼓漱30~50次,而后口中津液分3次徐徐吞下,送入神阙,散于胸腹,渍之脏腑。

3得了脱肛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脱肛多数因中气不足,虚证居多。平时宜多食木耳、茄子、山药、芡实、鸡肉、羊肉、无花果、香菜等食物以增加营养,补其不足。

脱肛患者饮食有忌:(1) 忌辣椒、蒜、花椒、烈性酒等刺激性食物。(2) 忌肥甘厚味之品,如肥肉、多油汤类、糯米饭、糍粑等黏滞难消化食物。(3) 久泻者忌蜂蜜、葱、蒜、豆类、土豆、萝卜、芹菜、韭菜等质粗通便食品。(4) 忌烟、酒。

脱肛患者饮食有宜:(1) 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如菠菜、小白菜、蕹菜、香蕉、梨、苹果以及山药、扁豆、莲子、鳝鱼、甲鱼、猪瘦肉、猪肠、糯米粥、莲子汤等补脾健胃、益气升提的食品。(2) 饮食宜营养丰富,多食蛋类、瘦肉、动物内脏、豆类及豆制品、鱼类。(3) 宜多食酵母、粗粮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4) 久泻者宜食含纤维素少的水果,如香蕉、菠萝、苹果泥以及各种青菜菜泥,少油腻、富脂肪食品。

脱肛吃什么之适用于老幼直肠脱垂者配方:大米、小米。制法:大米、小米洗净加水煮至半熟,再加入豆浆1斤,搅匀煮熟,可食用。脱肛吃什么之适用于小儿直肠脱垂患者配方:黄芪30克,猪大肠头。制法:将新鲜猪大肠头洗净,反复清洗并除味后备用。然后将黄芪洗净用纱布包好,与备用的猪大肠头一起放入冷水中煮,使大肠头煮烂,弃药渣,加盐、酒等佐料后食用。

4脱肛的发病机制

(1)滑疝学说:脱肛患者有一个共同,恒定的解剖特点,就是直肠前陷凹异常低而深,早在1912年Moschointg就描述了这一现象,并认为这在脱肛的病因上具有重要意义,提出脱肛是一种滑疝,直肠前陷凹(cul-de-sac) 腹膜反折过低,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过深,构成疝囊,当腹腔压力增高时,直肠前壁受压,腹腔内容物将直肠前壁推入直肠腔内,并经肛管向外脱出,支持这一理论的证据为,当临床检查时,令病员蹲下使直肠脱出,可见直肠腔偏后,不居中央,说明直肠前壁脱出比后壁多,指诊时,当手指伸入肠腔后,用拇指和示指轻捏肠壁时,可感到两手指间扪及有较多的组织,可包含下降的直肠腹膜返折,小肠以及脱垂的肠段,并不只是两层肠壁,目前认为这是导致脱肛最重要的发病机制。

(2)会阴下降综合征学说:1966年Parks提出,认为腹壁收缩用力时直肠前壁通常更紧密地覆盖在肛管上口,但不突入其中,即活瓣(flap valve)自制理论,若由于某种原因直肠排空不正常,则求助于进一步的腹壁用力,致盆底肌肉弹性下降甚至消失,整个盆底下降由于耻骨直肠肌和括约肌上部被拉长而变成漏斗形,下端直肠中的粪便被压于漏斗形的肛门直肠区,但排出粪便的力量是结肠来的蠕动,将粪团推向下,把直肠前壁推开而开启活瓣,粪便落入肛管形成强烈的排便感觉,而腹部用力通过直肠前壁将粪便压入肛管,从而加速粪便的排出,正常排空直肠后有反射性盆底肌收缩使直肠下端前壁退回,盖于肛管上方,活瓣并恢复关闭肛管,此即为便后的复位反射,并恢复肛直肠角,如果长期,过度腹壁用力加压排便长达数年以上,则便后的盆底复位反射效果下降,直肠前壁黏膜陷入肛管不易复位,并刺激齿线的神经末梢产生坠胀感,使患者更用力排便,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会阴持续下降而形成会阴下降综合征(dr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如果继续发展则导致套叠或脱垂。

但也有认为活瓣对维持自制作用不大,腹内压升高时靠括约肌反射性压力升高,形成压力屏障来维持自制,但同意活瓣即肛管上口上方的直肠前壁可发生直肠前壁脱垂,导致梗阻性排便。

1985年Swash提出分娩可引起支配盆底横纹肌的阴部神经损伤,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在分娩时胎儿过大或过重,第2产程延长,产钳的应用等,尤其是多胎,多数初产妇的损伤可很快恢复,而多次分娩者因反复损伤而不能恢复,造成排便困难至用力排便,反复会阴下降牵拉阴部神经而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直肠套叠,即:阴道分娩→括约肌神经性变性→会阴下降→顽固性排便用力→直肠套叠。

Johansson和Berman也赞同会阴下降综合征与直肠内脱垂是同一疾病,认为可能存在下列过程:肥胖,高龄,分娩,肛门手术或炎症后狭窄等→过度用力排便→黏膜脱垂→直肠孤立性溃疡综合征和会阴下降综合征→直肠套叠。

(3)肠套叠学说:1967年Devadhar提出,认为首先是直肠黏膜感觉下降,引起直肠扩张,大块粪便嵌塞,反射性引起强有力的直肠肌肉系统收缩,强调存在“关键点”—最大的感觉减弱并引起肌肉过度收缩的一点,处于恒定的可预知的位置,一般在骶骨岬下5cm处,直肠肌肉系统的过度收缩力长期集中于这一点,使直肠前壁凹入直肠腔,逐渐产生套叠样变化,最终形成脱垂。

1968年Broden和Snellman Devadhar和Theuarkauf等分别通过直肠,乙状结肠,Douglas窝,阴道和膀胱腔内注入造影剂,用放射线电影摄像技术观察脱肛时内脏运动情况,发现脱垂开始时,先是直肠套叠,套叠的起始点往往在距肛缘6~8cm处,而受累的肠子并非单纯只有直肠前壁,而是整个直肠一圈肠壁向下套叠下降,当其尖端降至直肠下端后,即经肛门向外脱出,当脱垂部分完全下降时,可以包括直肠腹膜返折-Douglas窝和小肠一并经肛门脱出,但在脱垂或套叠下降的早期,即使已从肛门脱出,可以没有小肠,至于为何会引起直肠套叠,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

Devadhar指出,脱肛时,直肠前壁脱出并不比后壁多,同时肠腔并不偏后,依然居中,但当最大程度用力向下屏气时,前面部分肠壁往往脱出更多,肠腔也不在中央,在脱肛病人中只有少数属于这一类型。

(4)提肌功能障碍综合征学说:1981年Shafik提出,认为由于长期用力排便,神经病变或全身衰竭引起提肌板下垂,直肠尾骨缝,裂隙韧带和提肌悬带下脱并分离,提肌裂隙增宽并下降使直肠颈处于腹内压的直接作用下,引起所有裂隙内脏器都失去提肌及其韧带的支持而松弛,这时若用力排便,在下降的粪便之前提肌收缩未能开放直肠颈,此时增加的腹内压通过宽的提肌裂隙传导,进一步关闭直肠颈,引起套叠和脱垂。

Butler,Muir和Todd也指出:大多数脱肛的病人中都存在肛门括约肌包括肛提肌的肌力减退,即使早期病例也不例外,同时,在马尾病变的患者中,显示出盆底肌肉和肛管括约肌松弛,但临床上并无明显证据表明肛管括约肌和盆底肌肉松弛是神经系统病变所致,Porter报道在肌电图测定中可显示出这些肌肉在脱肛与正常人之间是不同的,正常人直肠以气囊扩张可反射性抑制外括约肌和肛提肌的静止活动,就像排便前和排便时一样,在脱肛时,这种反射性抑制明显延长,因此,极可能这种括约肌功能的紊乱是原发的发病因素,而肌肉松弛,深的直肠前陷凹以及直肠活动的亢进都是继发性因素,实际上,脱肛病人可以具有正常的盆底和括约功能,Goligher见到3例脱肛回纳后,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完全正常,Broden和Snellman从摄影中看到脱肛最初是直肠套叠,并起始于盆底以上,表示盆底肌肉松弛并非原发因素,Fry,Griffiths和Smart从这些肌肉随意收缩活动的摄影中再次证实脱肛的最初原因并非盆底软弱,在15例脱肛中12例盆底活动正常。

5脱肛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临床分类

根据脱垂程度,分为部分性脱垂和完全性脱垂2种。

(1)部分性脱垂:为直肠下端黏膜与肌层分离,且向下移位形成皱襞,故又称黏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其脱出组织较少,长度为2~5cm,可以是部分黏膜或全圈黏膜下脱,可呈放射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黏膜,与肛门之间无沟状隙。

(2)完全性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严重时直肠和肛管均翻出肛门外,脱出组织多,长度常超过10cm,形状呈宝塔状,黏膜皱襞呈环状排列,脱垂部分为两层折叠的肠壁组织,成人大多是完全脱垂,女性较多,常伴有肛门功能不良。

2.症状与体征

脱肛病人常有慢性便秘,排粪无规律的病史,起病缓慢,早期感觉直肠胀满,排粪不净,以后感觉排便时有肿块脱出而便后自行缩回,疾病后期咳嗽,用力或行走时都会脱出,需用手托住肛门,如直肠脱出后未及时托回,可发生肿胀,炎症,甚至绞窄坏死,病人常感大便排不尽,肛门口有黏液流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和里急后重,有时伴有腰部,下腹部或会阴部酸痛不适。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北鼻难入睡 训练指南请收好
下一组:屁股打针造成硬结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