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3 分类: 内科 查看: 7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忽视自己的饮食健康。由于工作或学习压力大,导致不能有规律的进食,从而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最常见的就是慢性腹泻。现在正值秋季,最近温差也很大,很多宝宝在这个时候都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也是很担心的。那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婴幼儿拉肚子该怎么治?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1拉肚子的原因
1、生理性稀便
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乳容易被宝宝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排便次数会较多,会出现假腹泻现象。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
2、病理性因素
(1)非感染因素
喂养不当:爸妈给新生宝宝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会容易导致宝宝积食,从而引起腹泻。
对奶粉过敏:100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宝宝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2)病毒或细菌感染
患感冒:宝宝在患感冒时,会经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
病毒或细菌感染: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能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可分为肠道内感染、肠道外感染。肠道内感染主要发生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由于奶具不洁而导致病从口入。
最严重的要算新生儿流行性腹泻了。肠道外感染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毒素的影响或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致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肠蠕动增加而引起腹泻。在新生儿患肺炎和败血症时,细菌有时也可从肠道外或血液中透过肠壁,渗入到肠道内,引起肠炎。
2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婴幼儿拉肚子该怎么治
1、一般疗法
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内,是母乳喂养,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可以用宝宝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制品继续喂养,轻症的宝宝适当减少吸奶量。
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
专家建议,可以给些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补充钾;喂新鲜制作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捣碎;鼓励宝宝进食,每日至少喂6次。
2、液体疗法
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的宝宝。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的孩子。
3、药物治疗
如小儿腹泻3天不见好转或出现多次水样便;频繁呕吐;明显口渴;不能正常饮食,发烧,大便带血的症状时,不要犹豫,赶快带宝宝去找医生。
4、对症治疗
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每岁l毫升欣,一日3次,或多酶片一次l片,一日3次。依病情对症处理。
3拉肚子腹泻怎么办
(一)怠性腹泻饮食治疗
1.急性期禁食:急性腹泻一般病发是比较急,在病发的时候好是要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还有必须要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不用禁食的患者,这个时候饮食要清淡,多以流食为主。像是蛋白水,米汤等等食物,以咸为主。早期好不要吃牛奶这种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如果症状已经缓解了,这个时候改为低脂流质饮食,饮食一定要易消化,多吃一些流食或是比较松软的食物,像是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饮食选择: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6.饮食禁忌: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二)慢性腹泻饮食治疗
1.低脂少渣饮食:每天脂肪40g左右,过多不易消化并加重胃肠道负担,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腹泻。故植物油也应限制,并注意烹调方法,以蒸、煮、氽、烩、烧等为主,禁用油煎炸、爆炒、滑溜等。可用食物有瘦肉、鸡、虾、鱼、豆制品等。注意少渣,粗纤维多的食物能刺激肠蠕动,使腹泻加重,当腹泻次数多时好暂时不吃或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给予鲜果汁、番茄汁以补充维生素;少渣饮食可减少肠蠕动、减轻腹泻,故宜进食细挂面、粥、烂饭等。
2.高蛋白高热能:慢性腹泻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并造成体内贮存的热能消耗。为改善营养状况,应给予高蛋白高热能饮食,并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增加过快,营养素不能完全吸收,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可供给蛋白质lOOg/d左右,热能10.46~12,55MJ(2500~3000kcal)。
禁忌食物:如粗粮、生冷瓜果、冷拌莱等,含粗纤维多的韭菜、芹菜、榨菜等;坚硬不易消化的肉类如火腿、香肠、腌肉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芥末、辣椒粉,以及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食物。
4宝宝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消化器官未完全成熟
由于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所以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然而,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
由于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所以饮食稍有改变,如对添加的离乳食品不适应、短时间添加的种类太多,或一次喂得太多、突然断奶;或是饮食不当,如吃了不易消化的蛋白质食物;气温低身体受凉加快了肠蠕动、天太热,消化液分泌减少及秋天温差大、小肚子易受凉等,都可引起腹泻。
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
由于全身及胃肠道免疫力较低,所以只要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
细菌感染
如果宝宝拉肚子严重(有时伴有呕吐),同时,还出现腹痛、脓血便、发烧等现象,那往往是细菌(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这种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但有些也可能会非常严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类里含有的大肠杆菌引发的感染)。因此,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要马上带他去看医生。
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引起宝宝拉肚子。比如贾第虫病(也叫“梨形鞭毛虫病”)就是由一种寄生在肠道内的、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寄生虫引起的。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更换尿布后勤洗手,是终止寄生虫感染传播的好方法。
5为什么喝中药会拉肚子
第1种情况:寒药致泻。
服用药性寒凉的处方时,某些脾胃虚弱者常常会有腹泻现象,程度较轻者,一天有1~2次稀便,可认为正常,不必处理;程度较重者,通过减少寒凉药剂量或加用温脾止泻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腹泻(如从每天4、5次稀便减至1、2次),但不建议完全止泻,因为过度减轻寒药剂量或加用温药可能使疗效大幅降低。另外,当清热中药与某些抗生素合用时,也容易出现腹泻,其机理类似于“两寒相加”。
第2种情况:“润”药滑肠。
某些兼具润肠作用的药物也常引起腹泻,如地黄、白芍、桃仁、首乌、苁蓉等,换用功效近似但无润肠作用的药物,可以基本消除腹泻。减轻药量的办法也适用于此。不过,不论更换药物还是减少剂量都有可能降低预期疗效。部分病人服此类中药初期有腹泻现象,但数日后即自动适应(不再腹泻),无需处理。
第3种情况:饮食不慎。
有时候,中药本身并不足以产生副作用,但饮食不慎可能“叠加”药物的偏性,从而引发腹泻。比如,在服寒性中药的同时喝绿豆百合汤,很容易让人“一泄如注”。同理,服汤药时过食油腻也有滑肠之弊。所以,吃中药时饮食最好清淡些,各种“食疗方”一律停下。
第4种情况:泻药致下。
中药里有专门的泻药,吃了本应腹泻,腹泻了病才能好,这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下法”。 须注意,“下法”用药,中病即止:如果一天原本应该吃三碗药的,吃了一碗就腹泻了,其余两碗就不要吃了。泻药致下,虽属“正常”,但要防止泻下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