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分类: 外科 查看: 29
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有什么?众所周知,癌瘤并非不治之症,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那么,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有什么?有什么饮食的禁忌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介绍吧。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女性一生中乳房是怎样变化的
乳房是女性的性征器官,它的变化是随着女性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它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垂体、卵巢等内分泌器官的作用下进行调节变化,只是外观上没有明显的改变而已。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女性每天忙忙碌碌,几乎顾不上注意自己的保健,也更忽略了乳房的保健。但专家指出,女性乳房一生都需要呵护,而且在每个时期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和呵护重点。
婴儿期
乳房变化:整个婴幼儿期乳房都处于静止状态。但出生一周左右,有60%的初生儿乳头下面出现蚕豆大小的硬结,双侧乳腺肿大,有时甚至有少量分泌物溢出。
呵护原则:别挤、别揉,听之任之。乳房是个受激素影响很大的器官,激素变化它就异常,婴儿出生后母体的激素供应突然中断,它立刻发现了。大约3周以后,婴儿自己调整好体内平衡,乳房自然恢复正常并进入静止期。
少女期
乳房变化:从9~10岁开始,乳房因卵巢分泌激素的刺激,出现乳核,并慢慢增大,到15岁时基本成型。不过刚开始,乳房因为脂肪细胞含量较少,所以比较有韧性,有些人可能两乳房大小不同,随着身体的发育,这种差别会自然消失。
呵护原则:抓住时机,协助发育。乳房的大小虽然和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在此时打好基础也会出现超常发挥。我们可以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多做胸部运动,例如俯卧撑、游泳及各种球类运动,随时保持挺胸收腹;二是注意均衡营养,不偏食,特别是补充足够的脂肪和水分,并且一定要穿合适的胸衣。
成年期月经时
乳房变化:乳房在月经前7~10天,受体内雌激素影响开始增大,直到月经来潮激素水平下降,乳房逐渐复原,至月经后7~8天恢复正常。
呵护原则:月经前1周内,要远离辛辣刺激,尽量吃清淡高纤维食物,以免激素过于活跃,加剧经期乳房胀痛。
妊娠时
乳房变化:妊娠期乳腺发育的程度是决定乳汁分泌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乳房重约200克,妊娠后皮下静脉曲张,腺体管腔扩大,乳晕颜色变深,乳房体积增大,妊娠末期乳房可达400~800克。
呵护原则:孕期乳房按摩。在怀孕满6个月后进行,方法是用手托住乳房,自乳房底部开始向乳头方向按摩,同时揉捏乳头以增加韧性。
哺乳时
乳房变化:产后2~3天内,在催乳素的作用下,各乳腺小叶分泌活动增加,交替分泌乳汁,乳房迅速胀大而坚实。随着规律哺乳的建立,乳房会规律地充盈、排空,再充盈、再排空。
呵护原则:产后乳汁容易淤积,造成乳腺小结,甚至急性乳腺炎。每次哺乳前,揉一揉或热敷一下乳房,有助于疏通乳汁通路。哺乳时让婴儿多吸有不适感的乳房,可以促进乳房疾病的好转。
中年以后
乳房变化:由于卵巢分泌的激素开始减少,乳房缺乏雌激素的刺激而逐渐萎缩,腺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乳房体积变小,即使增大也是脂肪在增加。
呵护原则:此时乳房疾病发生率增高,应该定期做专业检查。对突然出现的异常感觉、乳房体积形态的改变、乳头溢液等情况,要立即就诊。
2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
1、乳腺小叶癌早期症状
1.1、肿块肿块常为无痛性,单个,不规则,大多为实性,较硬,活动度较差。乳腺的外上象限是乳腺癌的好发部位。
1.2、局部皮肤改变乳房皮肤出现“酒窝征”是一个重要体征,由于库柏氏韧带牵扯或肿瘤与皮肤粘连所造成。当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桔皮样水肿,部分出现静脉曲张、卫星结节。
1.3、乳头改变当乳腺病灶侵犯到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人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乳头糜烂也是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2、乳腺小叶癌的病因
2.1、雌酮和雌二醇: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 绝经后继高。
2.2、家族遗传史。
2.3、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不孕、未哺乳。
2.4、乳腺小叶上皮高度增生。
2.5、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
2.6、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北美、北欧高4倍。
3、乳腺小叶癌的治疗
乳腺小叶原位癌的治疗,我们需分情况对待,对于一般小叶原位癌患者,仅进行随访观察,每半年复查一次即可。但对于特殊的高危患者,如有乳腺癌家族史、BRCA1/2突变等,可以考虑双侧全乳切除联合或不联合乳房重建术。
鉴于小叶原位癌患者双侧乳腺发生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相等,所以,小叶原位癌患者若考虑全乳切除就需要做双侧全乳切除。避免原位癌向浸润性癌纵向发展,但这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术后还需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或肿瘤浸润情况考虑服用他莫昔芬降低浸润性癌的发生危险,可将乳腺癌危险降低约50%。而绝经后患者可以考虑应用瑞罗昔芬,它与他莫昔芬预防价值相同,但子宫内膜癌危险较低。
3小叶增生和乳腺癌区别
区别一:疼痛
小叶增生:双侧乳房同时会有胀痛感,有周期性,即在月经前期出现或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
乳腺癌:多数无乳房疼痛的症状,个别患者可能会在肿块部位有刺痛感。
区别二:肿块
小叶增生:双侧乳房内皆可出现结节或肿块,大小不等,质地柔韧,不坚硬,边界不清。
乳腺癌:多为孤立性的单个肿块,一般只出现在一侧乳房内,肿块质地坚硬,与周围的界限不清。肿块周围可以出现一些特征性的改变,如皮肤凹陷、捅皮样变、乳头凹陷和不对称等,严重时可以出现皮肤破溃和溃疡。患者还可以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到晚期可以出现其他器官的转移,如肝、肺、骨骼、脑等的转移。
2、引起小叶增生的原因有哪些
乳腺小叶增生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既非炎症,也非肿瘤,是一种良性疾病。
大多数学者公认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病主要与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特别是与卵巢功能失调相关。因为乳腺组织受卵巢内分泌周期性调节,产生相应的增殖和复旧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的激素分泌失调和(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3、引起乳腺癌的原因是什么
激素分泌紊乱:所谓激素分泌紊乱主要是指雌激素的分泌紊乱。因为在乳腺癌高发年龄是40~60岁的妇女。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妇女雌激素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的时期。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分泌增多,这样可以使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而发生癌变。
生育和授乳: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调查证明、没有生育或有了生育而很少授乳的妇女发生乳腺癌要比多次授乳,授乳时间长的妇女多。这说明多生育,多授乳可能是增加发生乳腺癌的机会。
4乳腺疾病有哪几种
1.乳腺炎:(发于 20-40 岁女性)
病因:
1.由于乳头内陷,导致厌氧菌的逆流感。
2.哺乳期,过力吮吸导管扩张,乳头破损等引起的逆流感染者较多见腺管堵塞,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发炎。
3.中医方面:情怀不畅,肝气不能正常疏泄而气滞血瘀形成结节包块。
疾状:红,肿,热,胀,痛,痒,严重的会形成脓肿
2. 乳腺增生:(90%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病因:
1.内分泌失调,如睡眠不足、饮食不良、情绪压力等均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使雌激素分泌过高而刺激腺体增生。
2.乳房腺体毒素积累,没有及时疏通,腺叶营养和毒素无法正常代谢,及而久之形成增。
3.中医方面:情怀不畅,脾气暴躁,肝气不能正常疏泄而气滞血瘀形成结节包块。
生理性症状:经前乳房胀痛,两侧能摸到边缘有不清晰的包块,质地软韧,触压疼痛, 与皮肤有粘连,随生理周期的改变而改变。
病理性症状:粒状,结节状,条索状,团状,不滑动,一直疼或无直觉,不随周期改变。
3. 乳腺纤维瘤(9%的机率形成小叶癌)
病因: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其原因是较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到敏感的腺体组织,多发于青春期和孕期,位置常发于终未导管小叶单位的上皮及间质。分单发性,继发性和多发性。
症状:圆形,椭圆形,可滑动,表面光滑,边缘明显,质地较硬无痛感不随生理周期而改变。
4. 乳腺癌(恶性肿瘤)
病因:内在的和外界的致癌因子长期作用于乳腺组织,突变基因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致,不受机体正常生理控制,呈无控制的自主增生,并具浸润邻近组织和发生远处转移的能力,破坏所在宿主的组织结构危及生命。
症状:出现不痛的乳房肿块或乳房局部变硬;乳头凹陷,乳头异样分泌物,尤其带血分泌物;乳房外形改变,局部凹陷或凸出,皮肤有橘皮样变化,红肿或溃烂;肿大的腋下淋巴等。
5乳腺癌的病理分类
乳癌组织形态较为复杂,类型众多,而且往往在同一块癌组织中,甚至同一张切片内可有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目前国际、国内的乳癌病理分类,在实际应用中仍未统一。国内乳癌病理分类如下 :
1、非浸润性癌:指癌瘤最早阶段,病变局限于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突破基底膜时称非浸润癌。
1)小叶原位癌: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未梢导管上皮的癌,约占乳腺癌的1.5%。切面呈粉红色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病变大多呈多灶性,癌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一致,但排列紊乱,导管周围基底膜完整,常累及双侧,发展缓慢。
2)导管内癌:发生于中心导管的原位癌,病变可累及导管范围广或呈多中心,散在分布,切面呈颗粒状带灰白或淡黄色小点,犹如皮肤粉刺样内容物。
2、早期浸润癌:从非浸润性癌到浸润性癌是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其间经过早期浸润阶段,根据形态的不同,分为二类。
1)早期浸润小叶癌:小叶原位癌穿过基底膜,向小叶内间质浸润,但尚未浸润至小叶范围之外。
2)早期浸润导管癌:导管内癌少量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但浸润范围小。
3、浸润性癌 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形成各种形态癌组织与间质相混杂的图像。浸润型癌又分为浸润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又根据癌组织和间质比例多寡分为:单纯癌、硬癌、髓样癌。
1)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①单纯癌:较多见,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癌组织主质和间质成分接近,癌细胞常集聚成小巢,片状或粗索状。
②硬癌:约占乳腺癌总数的10%左右,癌主质少,间质多为特点。体积小,质地硬,切面瓷白色,癌边缘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
③髓样癌:约占乳癌总数10~20%,癌组织主质为多,间质少。瘤体可达巨大体积,切面灰白色,中心部常有坏死。根据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个亚型:淋巴细胞浸润少的为非黄型髓样癌,浸润多者为典型髓样癌。后者预后好,常划入特殊型浸润癌内。
2)浸润性特殊型癌
①乳头状癌:大导管内癌,极少由大导管内乳头状瘤演变来。多见于50~60岁妇女,肿块单发或多发,部分有乳头溢液,大多血性,溢液涂片可找到癌细胞。切面呈棕红色结节,质脆,结节内有粉红色腐肉样或乳头状组织。此癌生长缓慢,转移也较晚。当癌实质一半以上表现为腺管样结构时,可诊断为腺癌。
②粘液腺癌:又名胶样癌,较少见。发病年龄大,生长缓慢,境界清楚,切面半透明胶冻样物,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粘液,恶性程度较低,腋下淋巴转移较少见。
腺样癌:又称乳腺派杰氏病。此癌形态上特征为:乳头、乳晕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和表皮内出现一种大而有特征性的派杰氏细胞。此癌多数合并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部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