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分类: 骨科 查看: 9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人体中正常的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失去平衡,进而使骨骼变得更为疏松脆弱,增加了骨折的发生风险。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腰部、脊柱和腕部。骨质疏松是老人骨折的隐患。那么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骨质疏松的5种治疗方法
1、饮食治疗
营养不良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骨骼由钙、磷和蛋白质组成,各种元素必须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无论何种元素的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骨骼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膳食结构,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的合理供给,是预治骨质疏松的主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膳食结构:指膳食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必须做到品种齐全、数量适量、比例合理等是人体内各类营养素达到平衡状态。
2、运动治疗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要的,适当的健身运动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身体的健康水平,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说,运动是件必须而且又害怕的事,害怕运动导致骨折,女性运动导致闭经等使骨质的流失,但是骨质疏松需要靠运动来增加骨量,所以选择运动对骨质疏松患者很重要。
运动选择:跳舞、散步、慢跑、爬山、爬楼梯、踢球或打球,这些运动都是在身体的纵轴给骨骼压力,不易造成骨折。
3、西药治疗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种类繁多,可分为防止骨质丢失的骨吸收抑制剂,促进骨形成的骨形成刺激剂,所以药物治疗是一个综合的治疗,再补充钙的同时还要补充其他制剂。以达到骨总量的上升。
补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首先应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钙补充剂,保证胃肠道的功能,为维持血钙的水平稳定,建议在晚上补钙,效果更好。补钙的同时还应补充其他营养素:维生素D、磷、酸性介质以及蛋白质等。
4、中医治疗
在中国的中医学上没有“骨质疏松症”这一名词,本病被规划到中医的“虚劳”、腰痛等范畴,中医究其根本病位,则责在脾肾。且中药治疗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
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山茱萸等组成。
功效:温补脾肾
5、物理疗法
对骨质疏松的病人,腰背疼痛除了进行腰背肌肉的功能锻炼外,还可以进行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热水袋热毛巾敷疼痛部位、红外线照射、超声波、短波、磁疗、按摩等疗法。
2骨质疏松是老人骨折的隐患
“约70-80%的中老年骨折就是由骨质疏松引起的!”华东医院骨质疏松防治研究中心主任朱汉民教授昨天下午明确表示,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种可以治疗并且也需要治疗的疾病,而进行早期诊断,则是预防骨折发生的第一步。
在上海率先启动的“银丝带”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可持续的公众健康教育平台,通过系列化、多层次的活动,唤起广大女性对骨骼健康的重视,以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上海站系列活动在社区、超市、公园等中老年女性常去的场所,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请各大医院专科医生提供咨询和骨密度测试等服务;同时还计划走进商务楼、健身中心等进行面对面宣教,呼吁年轻女性从现在起关心母亲的骨骼健康,帮助母亲了解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活动得到了市妇联的大力支持。
市六医院骨质疏松科主任章振林教授则称,仅靠饮食调整和摄入钙片并不能真正解决骨骼健康问题。中老年女性必须到正规医院接受定期的骨密度检测。如发现症状,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改变,完全能够有效降低骨折的风险。
专家介绍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密度和骨强度降低的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人体中正常的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失去平衡,进而使骨骼变得更为疏松脆弱,增加了骨折的发生风险。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腰部、脊柱和腕部。
3骨质疏松的10个警示信号
1.天生偏瘦或骨架较小。骨架较小的人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年龄会更早。人们在20~25岁时骨质密度达到峰值,从30~40岁开始下降。莱克博士建议,30多岁时最应注意增强骨骼健康,具体措施包括:多吃奶制品等富钙食物,多进行跑步和跳跃等冲击力较大的运动。40多岁时,继续保持饮食营养,增加钙镁和维生素D,多做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骨质流失。
2.吸烟。多项研究表明吸烟会降低骨质密度。成年期经常吸烟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更高。莱克博士表示,研究发现,无论什么年龄戒烟,都会使骨骼受益。但是戒烟越早越好。
3.每天饮酒超过250毫升。研究发现,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因为酒精会导致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饮酒对女性骨骼的影响比男性更大。莱克博士建议,为了保护骨骼,务必减少饮酒量或戒酒。以茶或温牛奶加蜂蜜取而代之。
4.由于乳糖不耐受等原因而不喝牛奶。牛奶是最佳壮骨食物,补充钙质十分关键,维生素D强化牛奶更关键。莱克博士建议,经常饮用牛奶和维生素D及钙镁等矿物质强化豆奶,都有助于增强骨质,防止骨松。
5.出现饮食紊乱症。厌食症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盏警示红灯。过度减肥容易降低激素水平,导致月经紊乱,雌激素水平降低会直接影响到女性骨骼健康。专家建议,厌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应及时治疗,恢复正常饮食习惯。另外还应确保经常饮用牛奶,补充钙镁维D补剂,以保证骨骼和牙齿健康。
6.女性月经紊乱或闭经早。雌激素水平偏低容易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或提早闭经。而雌激素偏低会直接导致骨质流失。饮食紊乱、运动过量以及多囊卵巢病(PCOS)都会导致女性雌激素偏低。专家建议,发现月经不规则应及时就医。
7.有一级、二级亲属在50岁前或绝经前罹患骨质疏松症。家族史也是骨质疏松症的一大重要信号。如果家族中有骨质病史、姿势不良、身高缩短等问题,那么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就相对更大。专家建议,弄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过骨质疏松症,如实将家族史告诉医生,以便正确预测骨松危险。
8.白人或亚洲人、女性及50岁以上人群。3种危险因素中有1种,则骨质减少危险增加,若3种全有,那么骨折危险会大增。60岁以上人群更应当心,因为骨质减少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大。专家表示,75岁以上女性中,骨折发病率高达90%。50岁以上人群应测骨密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9.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素类药物会扰乱激素水平,导致骨骼中钙、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的流失。克罗恩病、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罹患骨质疏松症危险更大。女性患者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甲状腺素和抗抑郁药也容易导致骨质流失。服用这些药物时,务必高度关注骨密度变化情况,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双磷酸盐类增强骨密度药物。
10.近两年发生过一次以上骨折,或者发生过异常严重的骨折。不少患者是在小臂、脚踝等处发生骨折时发现自己有骨质减少问题。莱克博士建议,发现或怀疑有骨质减少问题,应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密度。该测定结果有助于医生判断骨折危险。
4骨质疏松患者常见补钙误区
误区一:单纯补钙就能预防骨质疏松
日常生活中,多数患者认为补钙就是多吃含钙食物、吃含钙的药物,忽略每天维生素和其他食物营养的摄入量。
正确做法: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普遍不足。补钙就像提供修补墙壁用的水泥,虽有一定作用,但提供水泥并不等于补墙,还要有泥水匠的操作。因此,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三者缺一不可!
误区二:补钙多喝骨头汤即可,无需服用钙片
很多人认为动物骨头中的钙可以弥补人体钙缺乏的需要,因此,多喝骨头汤、多吃含钙食品就可,无需再服用钙片。,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5公斤猪骨头所熬制猪骨汤中所含钙量仅有1.9毫克。因此,要补充缺乏的钙,至少每天要喝400碗骨头汤。动物骨头里虽然含有钙,但很难溶于水。在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脂肪,经常食用,对老年人还可能引起其他问题。骨头中的铅也一起溶解出来,长期、大量饮食骨汤,可引发铅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正确做法:定时定量服用钙片,骨汤为日常补钙的辅助方法。
误区三:肾结石患者要限制钙的摄入
以前,肾结石患者多认为补钙会使病情加重,即便体内钙元素严重缺乏,也会尽量限制钙的摄入。近年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反而可以减少患肾结石的危险性。研究者分析认为,发生肾结石的原因不是因为钙太多,而是人体中钙代谢发生了紊乱。
5骨质疏松患者的日常护理
1、控制饮食:
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要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2、禁烟禁酒:
禁烟禁酒忌咖啡是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方法。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 ,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 ,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中应该避免上述不良习惯。
3、防止缺钙:
防止缺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中需要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打游戏、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4、积极锻炼:
多进行户外运动。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 ,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 ,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5、保持良好心情:
骨质疏松的日常护理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