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分类: 外科 查看: 12
大家都知道一旦头部受到撞击是很有可能会患得脑震荡的,同样,因为自己的一时马虎得了脑震荡后也是很有可能会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万一有后遗症就糟糕了,毕竟头部受伤引发的后遗症着实会让人一惊一乍怪可怕的。那么如何调理脑震荡后遗症?下面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脑震荡的预后
脑震荡预后良好,多数病人在2周内恢复正常,但有少数病人也可能发生颅内继发病变或其他并发症,因此,在对症治疗期间必须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状况、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并应根据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
小儿的头部很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并因此引起脑震荡,父母应格 外引起注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头部受伤的原因各不相同。3-4个月的婴儿刚会翻身,家人稍不注意,就会从床上跌落。6-7个月的怀抱婴儿,由于好动,不当心,可以从成人手里后翻坠地。学走路和刚会行走时,在接近楼梯口那一步台阶时,常会缺乏自控能力,发生滚落等现象。 当小儿跌倒头部着地时,如所碰到的是水泥地、磁砖地等硬物,容易受到较严重的伤害,父母应警惕是否会因此而引起脑震荡。
小儿发生碰撞受伤后,会立即出现暂时的意识障碍,如哭不出、意识迷糊等情况,历时约半小时。受伤轻者仅有意识恍惚(神志迷糊),重者可发生意识丧失(昏迷不醒)、烦躁不安、轻度休克、面色苍白或恶心呕吐。有的嗜睡,在数小时或过夜以后清醒,在意识恢复后仍可伴有头痛(小儿用手敲头部)、烦躁不安、呕吐或眩晕等现象,有的甚至可长时间失去知觉。如出现这类现象,则可能颅骨骨折、头部血肿、脑出血等。
急救处理:凡遇小儿头部着地受到损伤时,都应加以足够的重视。情况较轻者,可卧床休息1—2天,如无特殊表现才可以下床活动,并应持续观察一周。如发现头部伴有血肿,应去医院拍片检查,判明有无颅骨骨折。凡有明显意识障碍,伴有休克的,应立即平卧、固定头部,急送三级医院抢救。
2如何调理脑震荡后遗症
部分脑震荡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恢复期治疗。
医生检查虽然没有发现病人有神经功能的异常。
但病人常诉自觉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思考问题迟缓、判断能力差等症状。
以及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不同改变,如多汗、心悸、眩晕、耳鸣。
经过辅助检查(如脑电图、CT等),排除颅内其它实质性损害,这种情况下称为“脑震荡后遗症” ,又称“脑外伤后综合症”。
很多人误以为脑震荡后遗症是不治之症。
其实是可以调理恢复的。
锻炼头部的运动方法
患者双手叉腰,两眼平视前方,再将头部缓慢向左侧倒,逐渐向后慢慢旋转至右侧,然后恢复至两眼平视前方的位置,紧接着头向右侧倒,再逆方向转动一周。
每天旋转次数先少后多,循序渐进,以不至发生头昏为度。
此法能加强颈部肌肉的灵活性。
以促进增加大脑血液供应。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做早操、练气功、打太极拳以及散步等对脑震荡后遗症患者尤其适宜。
脑震荡后遗症恢复期,病人可服用脑复新、脑安泰之类药物,以帮助大脑功能恢复。
如果病人愿意服用中药,也可请中医师辨证下药。
恢复期病人生活上要做到起居有常、生活有节、戒除吸烟、喝酒的习惯。
3脑震荡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过去一直认为脑震荡仅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并无可见的器质性损害,在大体解剖和病理组织学上均未发现病变,所表现的一过性脑功能抑制,可能与暴力所引起的脑细胞分子紊乱、神经传导阻滞、脑血液循环调节障碍、中间神经元受损以及中线脑室内脑脊液冲击波等因素有关。近代,据神经系统电生理的研究,认为因脑干网状结构受损,影响上行性活化系统的功能才是引起意识障碍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学说还不能满意地解释脑震荡的所有现象,比如有因脑震荡而致死的病例,职业拳师发生慢性脑萎缩损害甚至痴呆,以及业余拳击者亦有脑功能轻度障碍的报道。
(二)发病机制
脑震荡致伤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有的各种学说都不能全面解释所有与脑震荡有关的问题。对脑震荡所表现的伤后短暂性意识障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可能与暴力所致的脑血液循环障碍、脑室系统内脑脊液冲击、脑中间神经元受损及脑细胞生理代谢紊乱所致的异常放电等因素有关。近年来认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才是引起意识丧失的关键因素,其依据:
1.以上诸因素皆可引起脑干的直接与间接受损。
2.脑震荡动物实验中发现延髓有线粒体、尼氏体、染色体改变,有的伴溶酶体膜破裂。
3.生物化学研究中,脑震荡病人的脑脊液化验中,乙酰胆碱、钾离子浓度升高,此两种物质浓度升高使神经元突触发生传导阻滞,从而使脑干网状结构不能维持人的觉醒状态,出现意识障碍。
4.临床发现,轻型脑震荡病人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有一半病例有器质性损害。
5.晚近认为脑震荡、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致伤机制相似,只是损伤程度不同,是病理程度不同的连续体,有人将脑震荡归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最轻类型,只不过病变局限、损害更趋于功能性而易于自行修复,因此意识障碍呈一过性。
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暴力作用于头部,可以造成冲击点、对冲部位、延髓及高颈髓的组织学改变。实验观察到,伤后瞬间脑血流增加,但数分钟后脑血流量反而显著减少(约为正常的1/2),半小时后脑血流始恢复正常,颅内压在着力后的瞬间立即升高,数分钟后颅内压即趋下降。脑的大体标本上看不到明显变化。光镜下仅能见到轻度变化,如毛细血管充血,神经元胞体肿大和脑水肿等变化。电镜下观察,在着力部位,脑皮质、延髓和上部颈髓见到神经元的线粒体明显肿胀,轴突肿胀,白质部位有细胞外水肿的改变,提示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这些改变在伤后0.5h可出现,1h后最明显,并多在24h内自然消失。这种病理变化可解释伤后的短暂性脑干症状。生物化学研究发现,脑震荡后不仅有脑脊液中乙酰胆碱升高,钾离子浓度增加,而且有许多影响轴突传导或脑细胞代谢的酶系统发生紊乱,导致继发损害。从新的临床观察中亦发现,轻型脑震荡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半数显示有器质性损害,国外学者采用前瞻性研究,对连续712例GCS15分的轻微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作CT扫描检查,发现有急性损伤病变者占9.6%。
4脑震荡的检查
腰椎穿刺颅内压正常,部分病人可出现颅内压降低,脑脊液无色透明,不含血,白细胞数正常,生化检查亦多在正常范围,有的可查出乙酰胆碱含量大增,胆碱酯酶活性降低,钾离子浓度升高。
1、颅骨X线检查:无骨折发现。
2、颅脑CT扫描:颅骨及颅内无明显异常改变。
3、脑电图检查:伤后数月脑电图多属正常。
4、脑血流检查:伤后早期可有脑血流量减少。
5脑震荡并发症
脑震荡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说来以大脑皮层功能减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癔病样症状为主。此病属于中医"眩晕"、"不寐"、"郁证"范围。系由于突然的头部外伤,使精神产生高度的惊恐,从而使肾精暗耗,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空。或外伤击头招致髓海膜络血脉损伤,从而导致气滞血瘀和水湿潴留症状。或因内伤心脾,生化不旺,血行不周,致血虚不能上奉于脑。
严重时可并发脑水肿,脑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