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分类: 外科 查看: 40
在《大学》一书中,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说,入静在学习创作、开发智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渊源于颜回。《庄子》上有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老年人以静养生的方法有哪些?中老年人如何养生方法?一起来看下。
1中老年人如何养生方法
中老年人应该注意生态情志养生,以培养出快乐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保持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越来越关注健康,重视养生。
那么,到底该从什么角度阐述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呢?笔者认为,生态养生是最有时代特征、最符合现代人养生保健需要的全新养生法典。
以前本站有文章:生活中如何养生,中老年人尤其应该注意生态养生。而这种养生之道的主要原则分为三个方面,即养神、养性、养气。
根在养神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精盈、气充、神全”,为养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就在于养神。
养神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要做的是“安心”,即养成理智和冷静的态度。中老年人在养生方面,应该心情安闲,心思若定,心除杂念,心清如镜,以便真气顺畅,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形体劳作但不致疲倦,身体健康而无疾患。
此外,休眠也是养神的方法。绿色睡眠是中老年人休眠养神的理想方式。
贵在养性
养性,也称养德,养性养德是中医摄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润身”、“仁者寿”,释家的“积德行善”,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养德行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养性的原则,无外乎仁礼、性善、知足、忍让、宽容这几个方面。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若想养生,必先治其身。如果一方面想延年益寿,另一方面又追求名利权势,无异于缘木求鱼。中老年人不求名利,看淡曾经拥有的权势,自然不会产生失落感。至于荣辱得失,更是不必计较。轻得失、淡荣辱,不为情志上的悲喜所左右的养生思想,是养生史上的一种静养观点。若为小事斤斤计较,便有违养生的本意了。
此外,还要注意舒畅情志。读书吟诗,漫游山林,可畅情悦心,增添兴趣,有利于增寿。
重在养气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老年人退休后的养生知识可以学习一下,因此,要想健康长寿,不单单是靠药物的治疗,而且还要保养人体的真元之气。
养气要避免三种“气”:馁气、闷气、怨气。
此外,生闷气对人体危害甚大。清代名人阎敬铭曾写《不气歌》以自慰,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说气病治非易,气之危害太可惧,诚恐因病将命弃,我今尝够气中气,不气不气就不气。”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应该是中老年人排解闷气的灵丹妙药。
2老年人以静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在《大学》一书中,孔子曰:“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就是说,入静在学习创作、开发智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指出:“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渊源于颜回。《庄子》上有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颜回的静坐外忘其形,内超其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它表明静坐可以达到高超境界。
钓鱼也是一种静坐的功夫。垂钓时需要心情平静,环境宁静。静对钓鱼有好处,对人的心血管系统也有好处。在静的环境下垂钓,人的心脏搏动有规律,血压也较稳定。垂钓对治疗中老年人高血压和神经衰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通过钓鱼、静坐,不少高血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血压也逐渐趋于正常。还有些人常为失眠所苦,大多是由用脑过度、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的,经过垂钓静坐,精神放松后病情就有了好转。正是“湖边垂钓胜药补,养心养性病邪除”。
静坐、静养中还可“冥思遐想”,以意志与疾病作斗争是理想的心理疗法,也是松弛思想的一种体操。冥想时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想象绮丽的风光、美妙的鸟语、灿烂的星光、壮丽的山川等,这些对健脑提神大有好处。
老年人肌肉弹性降低、骨质日益疏松,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增加,所以应在静养中适当运动,动静结合才更有助于益寿延年。
3适合老年人的养生小动作
耸肩
将双肩上提,缓慢放松,一提一松,反复做5分钟左右。可活血通络,防治肩周炎。
鼓掌
两手掌心相对,鼓掌动作宜缓慢,用力要适度,连击24次为一组。在掌心、手指末端和手背的经络上,布满了许多敏感的穴位点。鼓掌不但能健脑益智、增强记忆、还可以治疗手部麻木痉挛等疾病。
踮脚
将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再重复,每次做5分钟左右。此法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伸懒腰
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身体各部肌肉血流加速,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最好躺在床上,进行全身放松的伸懒腰,能抻拉到全身上下各个关节和肌肉。
4老人折寿的5个坏习惯
1、晚餐过迟
晚饭时间过迟,并且是进食难消化的食物,会加重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促使动脉硬化的发生。有人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在晚间让大鼠进食高脂肪饮食,然后马上入睡,这些大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急剧上升。如果在早上或中午同样进食这些高脂肪饮食,则对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影响不大。
2、喜吃精粮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3、过食肥甘
过多地食用动物油、肥肉和一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猪肉、猪肝、皮蛋、蟹黄、奶油等,可引起血脂升高,但并非要绝对禁食上述食物。近糖分摄入太多,过剩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随着血脂增高,冠状动脉发生血栓的机会也就增多。还有研究发现,糖能使肝脏合成脂类的作用增强。正常人吃高糖饮食3周后,血中甘油三酯可升高1倍多。若给高血脂病人吃高糖饮食,甘油三酯也可增加4~5倍。
4、偏食挑食
偏食挑食往往造成营养素吸收不完全。如果绿叶蔬菜吃得少,常会发生维生素C缺乏,而维生素C可以降低胆固醇,减轻或防止动脉硬化。如果豆制品吃得少,就不能增加胆固醇在粪便中的排泄。还有人不吃大蒜、洋葱,嫌它们有特殊气味,殊不知大蒜、洋葱有着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5、烟酒成癖
世界科学界已公认,大部分心血管疾病与吸烟有关。长期过度饮酒,则能引起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心脏功能减弱,心脏变得肥大,特别是长期大量喝啤酒的人,更容易出现这种心脏变化,医学上称它为“啤酒酒精能影响人的脂类代谢,并使机体从血中清除脂类的能力降低,从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机会。
5老人用药四大坏习惯
一是四五种药一起吃。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药的种类也不少。但在同一时间内用药种类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因此,开药时一定要问清医生,容易“打架”的药最好在服用时间上尽量间隔开。
二是偏听偏信。许多老年人患病初期,都抱有希望尽早治愈的急切心理,一旦短期内达不到预期疗效,便更换医院、更换药品,或者偏听偏信,根据别人用药经验进行治疗,甚至听信小广告的虚假宣传,滥用“祖传秘方”“灵丹妙药”。殊不知,很多慢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根据医嘱坚持用药,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才能尽量保持健康的身体状况。
三是不遵医嘱。主要有两种情况:超量服药和减量服药。前者是由于部分老年患者治病心切,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以为这样可以好得快一些,结果常常是增大了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另一种情况是老年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一定了解,担心产生依赖性或副作用,擅自减少用药剂量,甚至认为症状减轻就可以停药,结果却耽误了治疗。
四是乱用补药。老百姓一种比较普遍的偏见,认为以人参为代表的滋补品再怎么吃都对身体有好处。可实际上,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只有明确的虚证才需要服用相应的补品。但也不宜久服,长时间服用会引起腹泻、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性欲亢奋、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