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分类: 中医 查看: 14
研究证明,西药治疗高血压见效比较快,但是副作用比较大,对胃不好;而中医的话虽然见效比较慢,但是副作用比较小,并能长期保持病情稳定,所以越来越多的患者选用中药来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很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高发于中老年人身上,现在也有不少年轻人都患有轻微的高血压。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高血压的呢?下面一起来看下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1治疗高血压有六个验方
验方1:夏枯草12克,龙胆草6克,益母草9克,白芍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2: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钩藤15克。水煎服。用药一周后决明子加至30克,水煎分2次服用。
验方3:泽泻60克,益母草15克,夏枯草20克,草决明15克,钩藤15克,桑寄生2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验方4:青葙子30克,水煎2次,分3次服用,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验方5:桑叶15克,菊花15克,地龙15克,钩藤45克,草决明30克,桑寄生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验方6: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以沸水冲泡当茶饮用。
2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1.菊槐绿茶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以沸水沏。待浓后频频饮用。平时可常饮。
功效清热、散风。治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
2.醋浸花生米
生花生米、醋各适量。生花生米(带衣者)半碗,用好醋倒至满碗,浸泡7天。每日早晚各吃10粒。血压下降后可隔数日服用1次。
功效:清热、活血。对保护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有较好的作用。
3.银耳炖灵芝
长白山赤灵芝8克,银耳6.5克,冰糖25克。将灵芝、银耳洗净,用小火炖2~3小时,至银耳熬成稠汁,取出灵芝残渣,分3次服用。可降血压,治疗失眠多梦、心神不安。
3中医如何治疗高血压
1、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养血安胎,主要用于痹症血不养筋,肝肾不足的筋骨痿弱,腰膝酸软等症,亦常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治疗,每次10~15克。
2、葛根,是常用的祛风解表药,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伴有颈项强痛者疗效显著,每次15~30克。
3、川芎,性味辛温,可祛风活血止痛,主要适用于头身疼痛以及血瘀气滞的痛经、闭经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症,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临床报道用于治疗高血压病与利血平合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常用量每次9~15克。
4、野菊花,清热解毒,有降低血压作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单味煎服,亦可与夏枯草、草决明同用,每次10~15克。
5、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头痛、目眩、耳鸣、烦热、失眠等肝热证候者,可配伍决明子、黄芩、菊花等,水煎服,每次15~30克。
6、罗布麻叶,平肝熄风清热,对消除头痛头晕、头胀、失眠等症状有良好作用。以单味代茶饮用,每次6~10克。
7、钩藤,平肝熄风清热,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目赤等症,常与石决明、白芍同用,每次20~30克。
8、天麻,平肝熄风,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症。常与川芎配伍,如天麻丸。若为湿痰眩晕可配用半夏、白术、茯苓等健脾燥湿药物,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这是常见的降压中药材之一,它每次用9~12克。
4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
治标法则针对高血压病的表象,缓解高血压病的症状,一般用于高血压病早期的治疗,也可贯通于该病的各个阶段。可以单独应用,但常与治本法则联用。治标法则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①平肝潜阳法:平熄肝阳,缓解高血压病交感神经亢奋的症候群,用于肝阳上亢型。常用的方剂有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
②祛痰化湿法:平肝化痰,和胃化湿。适用于痰湿阻络型,尤其是偏于肥胖者,常用方剂有半夏白术天麻汤。
③宁心安神法:此法以宁心安神为主,必要时可佐以重镇安神之晶。适用于高血压病早期患者,在其他症型中出现心悸不宁等兴奋之症时亦可选用。常用方剂有天王补心丹、知柏地黄丸、朱砂安神丸等。
5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降压枕疗法
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石膏亦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其性大寒,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雅疼等功能,及袪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石膏性大寒,用石膏枕头,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石膏降压枕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