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常识 > 中医

泄肝火的食物有哪些

时间:2023-06-02 分类: 中医 查看: 32

秋天是一个敏感季节,在这个时候,难免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现象,肝火旺盛,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口腔性疾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消化和吸收,日常生活当中,泄肝火的食物有很多,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泄肝火的食物有哪些呢!

1春季养生养肝为先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穴位等方面入手。

春季养肝3个穴位

1、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2、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把有助于将肝火基本上泄发出去了。

3、大敦穴

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

大敦穴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治疗肝火旺的偏方

一、莲子汤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同,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食疗法:石膏粉30克(切忌过量),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3泄肝火的食物有哪些

食疗方面,去肝火的食物和水果还是很多的,养肝护肝的食谱可以这么说,平时要多吃豆类食品,还有鱼,鸡肉等高蛋白肉类,这些食物往往脂肪、热量都很少,能及时给肝脏补充营养,减少肝脏负担;多吃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比如小白菜、青椒、西红柿、胡萝卜、苋菜、芝麻、青色卷心菜、梨、香蕉、苹果、西瓜、葡萄等都不错,不但可以帮助肝脏排毒,而且能补充肝脏纤维,对受损的肝脏有修复作用。

另外,也可以选择中药养肝茶来调理。我以前也经常出现肝火不好的症状,有时候甚至出现双眼突然看不见东西的情况,不过自从我开始和汉方甘泰茶之后,肝部就一直很健康了。这款茶是一位爱好养生的朋友给我推荐的,我喝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感觉以前的肝部不适的状况都消失了。

对于阴虚肝火旺的症状,我们除了要考虑此刻怎样消除肝火之外,还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要怎样避免阴虚肝火旺等肝部疾病的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从平时生活中养肝护肝做起。你工作忙,但是工作间隙忙里偷闲、泡茶喝水的时间还是有的吧。汉方甘泰茶就是一款饮用很方便的产品,每天只要泡茶的时间,你就可以养肝护肝了。

泄肝火食物的讲解,以上已经做出了回答。用食疗方法来调解自己的肝脏,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它不同于药物,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副作用,但是我们要经常去吃这些健康的食物才行,不要因为日常的疏忽,而造成了不健康的因素。

4肝火旺的原因

肝火旺,中医称“肝火上升”,是属人体内脏气血调节出了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

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不严重时,会出现皮肤干裂,口舌生疮,心烦肺热等。因此,肝火上升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调节营养,去火养肝。平时有人在与人争执时大发雷霆,所以也比作大动肝火,肝火旺。

发脾气也伤肝的,因此,无论遇上什么事不要发火生气,以免伤肝。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脏在人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项就是解毒。

肝脏具有解毒的功能,所有的毒素及下腹腔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都要经过它处理,平时所吃的油腻、辛辣及化学合成的药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这时肝脏充血并且下腹腔静脉受压,就导致肝火上升。

睡眠不够或是睡眠质量不好,也会造成肝火上升,调理肝脏,养肝护肝。

除此之外,肝火旺也有可能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生闷气等都会引起肝火上升,所以调整自己的情绪也非常重要。要预防肝火旺,除了睡眠足够,心情放松,要适当的清肝火。

造成肝火旺的原因主要有一以下几点。

1.平时所吃的油腻、辛辣及化学合成的药物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致使血液循环不畅,这时肝脏充血并且下腹腔静脉受压,就导致肝火上升。

2.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生闷气等都会引起肝火上升,所以调整自己的情绪也非常重要。

3.如果体内血流不畅通,阻止肝脏在解毒过程中及下腹腔血液的回流也会使肝脏充血。

4.由于多数乙肝患者的肝脏存在病变,这就使得机体产生的许多有害物质和毒素在体内过多堆积,相比正常人来说,更容易导致肝火旺的发生。

5.如果体内存在毒素,阻碍对营养成分吸收,气血不足,影响肝正常功能。

5肝火旺的八种表现

1、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3、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章。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4、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等方。

5、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6、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一。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8、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展开全文
输入文字:
上一组:肾阴肾阳同补可以吗
下一组:湿气重可以拔火罐吗